简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战略为背景,以一般区域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以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根据投入产出表引申出的分析系数,结合DEA法的相关原理,文章构建了三套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模型,分别揭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效果、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以及经济转型对民生、社会的贡献,为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提供了全新的测度方法,从而为城市经济转型找出出路和指明方向。
简介:中国第一波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红利已经透支。在扩大内需条件下实施深度全球化战略是第二波全球化的主要议题。如果说第一波全球化的内核可以概括为“利用别国的市场用足本国的低端生产要素”,那么第二波全球化的特征则主要表现为“利用本国的市场用足国外的创新要素,加速发展本国的创新经济”。抓住第二波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既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再平衡的需要,也是为了消除在世界经济下行趋势下我国产能过剩的困境,更是为了利用世界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机遇,通过国内市场的吸引力加速引进高级生产要素,大力发展中国的创新经济。据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建议。
简介:通过构建并校准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本文研究了刚性价格和刚性工资模型解释产出持续性的能力。结果表明,刚性工资模型能较好地解释持续性,而刚性价格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弱。同时,本文分别引入了前瞻后顾混合制定价格和工资设置,后顾式定价丰富了产出动态,但前瞻后顾混合制定价格设置并不能增强产出的持续性,而前瞻后顾混合制定工资设置则能产生更强的产出持续性。
简介:基于产业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联构建基本模型,从三次产业整体和细分部门两个层次定量测算2005年一2013年间流通业对各部门的产出贡献率和经济增长拉动率。研究结果表明:从对三次产业产出的贡献来看,流通业对第一产业的产出贡献最大,第三产业次之,对第二产业的产出贡献最小;从对三次产业增速的贡献来看,流通业对第三产业的增长拉动率最高,其次是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增长的拉动率最低。从三次产业细分行业来看,第二产业中,流通业的产出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采矿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中这一排序为运输仓储邮政与信息服务业、房地产及租赁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其他服务业。考虑到各产业实际增速后,流通业对第二产业各部门的增长拉动率与产出贡献率排序一致,对第三产业各部门的增长拉动率最高的是金融业,其次是运输仓储邮政与信息服务业。因而发挥流通业的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应加强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建设,提高流通业服务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能力;加强流通业与其他服务业的产业互动性,通过流通业有效带动其他服务部门快速发展;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开发农村消费市场。
简介:摘要:如今不仅是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全球经济在稳步上升,因此,企业竞争压力也在增加。要想让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需要调节薪酬激励机制,从而提升人工成本的投入与产出效益。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可以有效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员工发挥出自己的潜在能力,从而工作效率也能得到大大的提升。使劳动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益也得到了提升,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持续改进的背景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薪酬激励机制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以有效改善输入和输出劳动力成本的好处,并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通过薪酬激励机制来提高劳动力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益。
简介:[目的/意义]我国的贫困治理事业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脱贫攻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本文对贫困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有利于推动我国减贫事业的发展。[方法/过程]为了检验贫困治理成效,在借鉴投入产出思想以及梳理国家贫困治理工作成效考核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基于投入-产出的贫困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指标赋权方法、无量纲化方法以及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采用2004—2014年度的指标数据,计算我国11个年份的贫困治理效果综合评价得分。[结果/结论]结果发现:综合评价得分排名结果和预想的投入产出结果差距很大。文章还认为,构建的基于投入—产出的贫困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贫困治理投入产出的边际效益,而不是贫困治理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