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9~10月,对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4类20种浮游动物,其中轮虫类9种,占45.0%;原生动物7种,占35.0%;桡足类3种,占15.0%;枝角类1种,占5.0%;数量均值为1132ind.L-1。原生动物数量较多,占69.4%;轮虫类次之,占30.3%;桡足类仅占0.3%;生物量均值为0.206mg·L-1。轮虫类生物量最高,0.137mg·L-1,占66.5%;桡足类0.045mg·L-1,占21.9%;原生动物仅占11.6%;优势种类为原生动物的沙壳虫Difflugiasp.、侠盗虫StrobiLidiumsp.、焰毛虫Askenasiasp.;轮虫类的蒲达臂尾轮虫Brachionusbudapestiensi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cochlearis和桡足类的无节幼体nauplius为主。多样性指数H’、J显示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H’平均值为1.58,J平均值为0.81,表明保护区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比较丰富,物种分布均匀度较好,为保护鱼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 标签: 逊别拉河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 简介:光合细菌固定是一生物新技术,本文报导了利用这一技术去除水体中氨氮的效果,在运输鲤鱼鱼种中比添加游离光合细菌运输成活率提高10.9%;比对照组成活率提高13.9%。氨氮去除率敞口篓(96.44%),优于密封篓(71%)。本文并对固定光合细菌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固定化光合细菌 鲤鱼鱼种 运输成活率 氨氮去除率 水质净化
  • 简介:  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和水质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水产经济动物养殖的工厂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从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也日益增多.工厂养殖具有易控制、设备利用率高等优点,主要分为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两种方式.工厂循环水养殖系统可以避免工厂流水养殖的能耗大、水温和水质不稳定等缺点,且具有节水、环保和高效率等优点,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是现代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养殖系统 净化方法 含氮物质
  • 简介:罗非鱼类(Tilapia属鱼类约有100种、亚种)广泛分布于非洲内陆水域,其资源相当丰富(维多利亚湖、乍得湖等大湖泊的年产量为1—3万吨),已成为当地居民宝贵的动物蛋白源。由于罗非鱼具有味道鲜美、生长快、繁殖力强,同时能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生产动物性蛋白等种种特长,所以世界各地都有养殖。在我国,以尼罗罗非鱼(T.nilotica)为养殖品种进行企业养殖已获成功,

  • 标签: 尼罗罗非鱼 染色体工程 培育 繁殖力 利用 生长
  • 简介:在集约养猪生产中,一些对猪群产生刺激并影响猪正常生理活动的因素(如:营养、环境、管理及疾病等)统称为应激因子,随着集约程度的提高,这些应激因子也日趋增多,动物受应激因子作用后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机体分解代谢增强而合成代谢降低,性机能紊乱,严重时可引起一系列应激综合症,如肉质下降、急性肠胃疾病及咬尾症等。发生咬尾症的猪群,轻者把尾巴咬半截,重者把尾巴咬光。被咬伤部位如不及时处理治疗,引起伤口感染,成关节红肿和跛行,

  • 标签: 集约化猪场 猪咬尾症 机体免疫力 防制 应激因子 肠胃疾病
  • 简介:笔者在农村养殖小区规模发展调查中发现,近几年农村畜禽规模养殖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解决,必将影响到农村养殖小区进一步发展。

  • 标签: 规模化发展 养殖小区 农村 苏北地区 调研 规模化养殖
  • 简介:虎斑乌贼个体大、肉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近岸水产动物。尽管国外在1978年就开始进行了乌贼的繁育和人工养殖,而直至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还较少。国内虎斑乌贼主要是通过海域捕捞获得,人工规模养殖尚未出现。虎斑乌贼人工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个体发育不良,存活率低等情况。据了解,广东每年海洋捕捞有近2万吨乌贼,平均个体都在0.5公斤以下,其中有2000吨为活捕。

  • 标签: 乌贼 暂养育肥 工厂化 规模养殖 海洋捕捞
  • 简介:阐述了规模猪场制定重大疽病防控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一些规模猪场重大疫病防控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和制定应急预案的注意事项,特别说明了规模猪场发生重大疫病,特别是发生一、二类传染病和大面积中毒等发病率高或死亡率高、危害严重的疾病时的应急工作方案。预案不是万能的。没有预案是万万不能的。

  • 标签: 猪场 疫病 应急预案
  • 简介:猪群繁殖力是养猪生产水平高低和是否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核心.而后备母猪的生产性能对整个种猪群的生产潜力十分重要,因其不仅影响头胎的生产成绩,可以影响两三胎、甚至更长;同时猪场疾病的控制和净化也应从后备猪开始,控制好源头.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传人基础母猪群,提高母猪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 标签: 规模化猪场 生产性能 后备母猪 南方 生产潜力 经济效益
  • 简介:大鲵(Andriasdavdianus)为我国特有物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其叫声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南、湖北、陕西、贵州四大区域,因人为过度利用与捕杀,大鲵生息环境破坏严重,对野生大鲵的生存构成了威胁,

  • 标签: 大鲵 人工养殖 北方地区 工厂化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实验
  • 简介:经对上海市12家规模猪场猪瘟感染状况的调查。发现临床上主要表现母猪的繁殖障碍型猪瘟和育肥肉猪群的温和型猪瘟形式,病症上趋于非典型。经ELISA检测。来自7个区县20个规模猪场的不同生产阶段的猪群中。生产公母猪猪瘟带毒率最高。达23,5%,哺乳仔猪和保育猪分别为1.68%和2.52%,育肥肉猪为7.14%;对BVD带毒状况调查。仅在育肥肉猪中检出阳性2头,占0.84%,检测结果与猪瘟临床发病情况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猪瘟 ELISA 感染状况调查 血清学调查
  • 简介:在专用鲟鱼苗培育池内,以水蚯蚓为饲料,对俄罗斯鲟稚鱼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性培育实验。从开食起培育期25d,稚鱼由全长1.5cm、均重0.03g,增至5.1cm、0.83g,成活率91%,饲料系数4.01。实验发现,俄罗斯鲟稚鱼摄食凶猛、食量大,在供饵不足时,互食现象较严重。

  • 标签: 俄罗斯鲟 稚鱼培育 规模化养殖 开食 鲟鱼 成活率
  • 简介:随着养猪生产方式的改变,家庭散养正逐步过渡为规模养殖。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繁殖障碍中主要疾病之一,此病对规模猪场影响很大,该病常带来配种受胎率不高、死胎多、产后母猪食欲不振、少奶,乳猪发生黄白痢等诸多疾病,如果发展成顽固性子宫炎后,则会增加生产母猪淘汰率,根据对2个猪场调查发现因子宫内膜炎原因占淘汰生产母猪比例达55%~60%。

  • 标签: 子宫内膜炎 规模化猪场 产后母猪 防治 生产母猪 规模化养殖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土地和用水成本逐年上升,政府对养殖废水排放的控制日趋严格,市场对健康、安全的绿色水产品需求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近年来,不少有经济实力的水产企业都在大力发展工厂养殖。工厂养殖是一种高度机械、自动的技术密集型集约养殖产业,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界的制约。目前,广东省已建设有256.6万平方米的工厂化生产车间。

  • 标签: 工厂化养殖 养殖模式 设施渔业 发展前景 技术密集型 经济社会
  • 简介:梅县水产局和梅江区水产局承担国家“丰收计划”项目“池塘模式养殖增产技术”。1991年实施面积689.3公顷(10340亩)总产量4848.3吨,每公顷产量6522公斤(亩产434.8公斤),增产1933.5公斤(亩增128.9公斤),成本下降13%,全面超额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1992年4月9日由省水产局主持了技术鉴定。与会专家认为该项成果达到国内同类条件池塘养鱼的先进水平。

  • 标签: 增产技术 池塘养鱼 养殖 亩产 水产 山区
  • 简介: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肠炎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主要危害仔猪的细菌性传染病。黄痢主要侵害出生12h~3日龄仔猪,临诊时以仔猪排黄色浆状稀粪及迅速死亡为主要特征;白痢主要危害10~30日龄仔猪,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糊状腥臭黏腻稀粪为主要特征。病原以O8、O45、O60、O101、O115、O138、O139、O141、O149、O147等群较为常见,多数具有K88(L)表面抗原,能产生肠毒素。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且流行面广.终年发生.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一直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我国近几年来关于仔猪黄白痢防治技术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供大家参考。

  • 标签: 仔猪黄白痢 防治技术 集约化猪场 致病性大肠杆菌 细菌性传染病 30日龄
  • 简介:潮州市农委水产科承担国家“丰收计划”项目“池塘模式养殖增产技术”。1991年实施面积667.9公顷(10019亩),总产量5536.7吨,平均每公顷8289.7公斤(亩产552.6公斤),每公顷增产1915.4公斤(亩增产127.6公斤),增收2700元(亩增收180元),成本下降12%,全面超额完成了合同规定的指标。1992年4月9日由省水产局主持了技术鉴定。

  • 标签: 增产技术 池塘 养殖 亩产 水产 模式化
  • 简介: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属鲶形目、细科,原产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并很快在中南省区大面积推广。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一渔场从2001年起,连年从四川引入斑点叉尾鮰夏花育种并养成食用鱼,至2004年以后,每年产出商品规格0.5.1.5k左右的斑点叉尾鮰食用鱼5万kg以上,初步形成了一套规模高效养殖的生产技术,并于2005年承担了黑龙江省农业重点科技开发项目斑点又尾鮰的繁育养殖。2007年人工繁殖又获得成功。

  • 标签: 高效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 规模化 寒冷地区 科技开发项目 大面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