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雅长林场12a生光皮桦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光皮桦的生物量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如下:(1)光皮桦人工林平均单株总生物量为115.45kg/株,其中树干占有的生物量最大,比重达到56.54%,细根占的比重最小,仅占0.24%。不同器官生物量大小排序为:树干(65.28kg)〉树枝(14.95kg)〉树皮(12.90kg)〉根蔸(11.76kg)〉粗根(5.37kg)〉树叶(4.23kg)〉中根(0.71kg)〉细根(0.28kg)。(2)光皮桦乔木层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93.52%,其生物量为122.38t·hm^2。林下植被生物量含量较少,仅8.48t·hm^-2,占林分总生物量的6.48%。不同结构层次生物量大小排序为乔木层(122.38t)〉枯落物层(4.26t)〉灌木层(2.35t)〉草本层(1.87t)。
简介:顺昌县榜山村8年生一代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米槠林与6年生二代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米槠林的群落学特征、测树学特征、生物量及生产力等的对比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二代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米槠林分生产力较一代高38.5%,同时保持较高的物种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一代及二代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米槠林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平均生长量分别为5.2t/(hm2·a)及7.2t/(hm2·a),胸径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59cm/a及0.70cm/a,树高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80m/a和1.17m/a,蓄积量平均生长量分别为8.1m3/(hm2·a)和10.6m3/(hm2·a),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233和2.064,物种均匀度分别为0.447和0.495.
简介:根据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环保监测样点的监测结果和广西大明山、湖南朱亭县等不同森林类型的定位研究材料,采用“等效益替代原则”,定量分析和评价了国家造林项目实施和建成后的生态效益,为正确地指导人工林建设和保护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项目实施5年来产生生态效益为59163万元,其中,保土效益1681万元,水源涵养效益2847万元,保肥效益1385万元;项目建成后热带和亚热带片项目区每年涵养水源效益15756万元、保土效益630万元、保肥效益275万元,生态效益合计19亿元.利用世行贷款营造大面积的人工林由于严格地执行了“国家造林项目环境保护规程”不仅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