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开展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意义。方法:从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危重症患者中随机选取 94人,随机分成两组后分别给予常规急诊急救护理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急救时间以及急救护理成功率的差异,进而分析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常规急诊急救护理组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组研究对象急救时间分别为( 28.19±2.53)分钟和( 18.43±2.37)分钟,相比之下,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组研究对象急救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各自的 47例研究对象中分别有 42例和 46例抢救成功,成功率分别为 89.36%和 97.87%,相比之下,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组研究对象抢救成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常规急诊急救护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开展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升其抢救成功率,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产科家庭式分娩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以不断提高自然分娩率 。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09 月 ~ 2019 年 09 月收治的 90 例 初产妇 作为实验对象 , 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 护理效果。对照 组( 45 例):应用 常规分娩准备 ;实验组( 45 例):应用 家庭式分娩准备。 对比 两组 初产妇新生儿 1minApgar 评分、疼痛得分、产时与产后 2h 出血量、自然分娩率 。 结果: 实验组 新生儿 1minApgar 评分为( 9.62 ±0.46 )分、疼痛得分为( 7.03 ±2.24 )分、产时与产后 2h 出血量为( 158.47 ±30.16 ) mL ,各项指标较之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 P<0.05 ) ;实验组 自然分娩率 为 93.33% ( 42/45 ),比对照组高, 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 ( P<0.05 )。 结论: 家庭式分娩模式在产科的应用,使新生儿 Apgar 评分明显提高,且分娩疼痛感得以缓解,出血量少 。
简介:目的探讨产科麻醉镇痛中运用瑞芬太尼的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产科患者,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运用瑞芬太尼麻醉镇痛,参照组运用氯胺酮麻醉,分析不同麻醉用药后患者清醒时间、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出血量、心率与血压情况。结果在心率、血压、出血量、疼痛评分、清醒时间上,研究组各项指数显著少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率上,研究组为10%,显著低于参照组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麻醉镇痛中运用瑞芬太尼可以有效的保证麻醉的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性,镇痛效果明显,术后麻醉恢复时间快,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与安全更有保障。
简介:目的研究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本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2小时、4小时以后其患者的出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运用手术治疗法治疗2小时、4小时以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手术治疗法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出血量,提高治愈效率。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羊水过少产妇妊娠结局,并据此为产科处理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7例妊娠合并羊水过少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27例妊娠羊水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27例产妇中,25例剖宫产,占92.59%;11例产妇羊水污染,占40.74%;20例早产,占74.07%;9例胎儿窘迫,占33.33%;4例新生儿窒息,占14.81%。而对照组27例产妇中,6例剖宫产,占22.22%;0例产妇羊水污染;3例早产,占11.11%;1例胎儿窘迫,占3.70%;0例新生儿窒息。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羊水过少对于不良结局的发生有着显著性影响,需要引起妇产科室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产科处理措施帮助产妇改善妊娠结局,确保母婴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