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如意金黄散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 2014年 3月到 2015年 3月,在湖南省湘潭县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纳入标准的患者 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 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如意金黄散外敷(每天 1次,治疗 1周),对照组 30例在同样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每天 1次,治疗 1周),以 MOMAC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对所记录数据用 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 1周后,治疗组临床控制 4例,显效 18例,有效 5例,无效 3例,总有效率 90%,对照组临床控制 2例,显效 11例,有效 12例,无效 5例,总有效率 83.3%。 结论 如意金黄散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有效方法。
简介:目的观察非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s)、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及关节镜下行膝关节清理后注射透明质酸钠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13例(122膝),Ⅰ期57膝,Ⅱ期53膝,Ⅲ期12膝,观察膝关节疼痛、肿胀、积液及肿胀等症状的缓解和关节活动度、行走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应用NSAIDs及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Ⅰ期膝骨性关节炎优良率为91.2%;关节镜下行膝关节清理后注射透明质酸钠,对Ⅱ期膝骨性关节炎优良率为66.0%,对Ⅲ期患者的症状均有所缓解。结论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或关节镜下行膝关节清理后注射透明质酸钠对Ⅰ,Ⅱ期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及功能改善是目前较好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骨关节炎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进一步对比关节松动术与玻璃酸钠导入的应用成果。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6 月~ 20 20 年 5 月 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 作为研究的对象。 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 分 组法,并对 68 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 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导入措施,观察组则为关节松动术与玻璃酸钠导入,分析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和效果。 结果: 从 治疗 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治疗总疗效率 为 94.1% ,对照组为 79.4%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关节活动度、关节积液量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优于对照组,由此我们认为关节康复情况上具有治疗差异。最后在了 Lysholm 膝关节量表评分中,观察组患者为( 88.3±2.8 )分,对照组患者为( 67.9±3.8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 关节松动术与玻璃酸钠导入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骨关节炎患者的病情,优化各项指标,从而提升了治疗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风寒湿痹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医疗干预阶段联合使用针灸疗法与中药汤剂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样本限定本院收治的风寒湿痹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于2019年5月到2021年7月共计收录50例,其中接受常规中药汤剂治疗的25例为对照组,接受针灸疗法与中药汤剂的25例患者为干预组,分析组间疗效差异。结果:干预组疗效占比96.00%(24/25)、对照组疗效占比76.00%(19/25)(P<0.05);HSS膝关节评分中,干预组六项功能分值较之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差异显著,软件分析存在意义(P<0.05);QOL生活质量评分中,干预组六项功能评价分值较之对照组同项数据差异显著,软件分析存在意义(P<0.05)。讨论:风寒湿痹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病情干预中,使用中医针药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突出,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改善的同时,更促进患者生理状态的有效改善,有着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实施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的具体效中择选共计74例,借助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计37例并分别为其实施常规开放式手术以及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对比分析其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其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用时以及住院用时等指标数据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其手术优良率数据也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合理开展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既可以显著缩短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又能够提升手术的优良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取得良好的恢复效果,推荐参考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吸全麻联合单次骶管麻醉在1岁以下幼婴儿肠套叠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肠套叠的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麻醉采用静吸全麻,观察组患儿麻醉采用静吸全麻联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儿在手术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中T2和术毕T3的心率(HR)、血糖,以及术中麻醉药用量,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清醒出室时间。结果两组患儿的心率(HR)、血糖在T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T1、T2、T3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清醒出室时间,术中麻醉药品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岁婴儿在进行肠套叠手术时采用全麻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不仅能够提高术中麻醉效果,并能减少对患儿心率的影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缩短,麻醉药品用量减少,还能为患儿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