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于直肠患者,进行临床术前工作中应用CT影像诊断的方式,对其分期价值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份到2018年9月份进行治疗的直肠患者,然后对这些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并将这些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患者手术之前的分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其与术后病理学之间的关系。结果和病理学相关内容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展在应用CT影像对直肠患者临床术前分期情况进行诊断以后,在T1-T2期中的正确率达到66.3%,T3期的正确率为79.3%,T4期的正确率为77.3%。结论对直肠患者应用CT检查以后,可以更好的诊断出临床术前分期情况,所产生的效果是很好的,在临床方面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CT影像诊断 直肠癌 临床术前分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改善直肠结肠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将 60例直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30例)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 30例)采用自我护理法,根据测试评分分为优、良、中、差。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优占 43.3%,对照组占 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ᄃ);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直肠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直肠癌术后 生活质量
  • 简介:治疗直肠术后局部复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二次盆腔清扫成功率、控制中可能发生的大出血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作者分析近年12例共13次二次盆腔清扫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表明,早期发现无症状的局部复发是提高二次盆腔清扫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中大出血是手术的主要危险.本组无手术死亡,10例获得较长生存.作者认为,术前充分准备和中控制大出血的能力是确保手术安全的重要条件,术后部分病人可获得长期存活或治愈可能,女性二次盆腔清扫成功机率较高。术后远期存活率也较高。

  • 标签: 盆腔 治疗 术后局部复发 直肠癌术 大出血 术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莱特联合化疗应用于晚期直肠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2 年 6 月 -2014 年 5 月间我院收治的晚期直肠的患者 30 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 15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于临床应用常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具体为 mFOLFOX 6(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四氢叶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化疗治疗基础上,加用康莱特进行输液治疗。对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观察组 15 例患者中,经临床治疗显效 1例,治疗有效 9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达 66.66% ;相比较对照组 15 例患者中,经临床治疗显效 0例,治疗有效 7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46.66%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直肠具有增强化疗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康莱特 化疗 晚期直肠癌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直肠术前分期诊断中CT与MRI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直肠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确诊时间在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以CT和MRI来对患者进行检查,并给予术前分期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来对患者进行分期诊断,将其作为参照,来对CT、MRI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68例直肠患者经过病理学检查后,T1期的有8例、T2期的有9例、T3期的有51例。MRI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直肠术前分期诊断中,MRI检查相较于CT检查的分期准确率明显更高,其能够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直肠癌 术前分期 CT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结直肠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过程中将快速康复模式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展开分析,选入患者为60例,为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所接诊,通过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30例患者,在术后恢复的过程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剩下患者在对其进行术后护理时则将快速康复模式进行运用,即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快速康复模式 结直肠癌 术后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MRI-DWI技术在直肠术前T分期和N分期中的检出率,并探讨其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直肠确诊病患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CT检查组以下简称A组和 MRI-DWI技术检查组以下简称B组各34例,分析检测符合率。结果:B组在直肠术前分期中可准确对T分期和N分期进行区别,且检出率较A组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 MRI-DWI技术在直肠术前分期诊断中可明确直肠术前分期,为临床手术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可提升手术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验诊断结直肠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直肠患者53例设定为对照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3人设定为对照组,对所有参与研究人员进行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验,并分析其在结直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结直肠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各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验能够对结直肠进行比较准确的诊断,为医生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相对比较高效的依据,使患者能够尽早接受治疗。

  • 标签: 血清肿瘤标记物 联合检验 结直肠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直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直肠造口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行延续护理),对比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直肠造口患者护理前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直肠造口患者术后给予延续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直肠癌造口 自我护理能力 影响观察
  • 简介:为了解结直肠患者血清中CEA的水平与该疾病的关系,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87例结直肠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进行CEA检测,同时检测了35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显示:正常组CEA为9.84±2.44ng/ml,术前患病组CEA为38.85±19.21ng/ml,其中结肠癌组为37.43±18.58ng/ml,直肠组为39.72±20.67ng/ml,正常组与患病组比较P〈0.01,结肠癌组与直肠组比较P〉0.05。术后2个月内对48例术前CEA阳性者进行监测,36例CEA降至11.21±3.65ng/ml。结论:CEA水平检测对结直肠患者术前诊断,术后疗效评估及监测肿瘤复发与转移是一种经济,简便易行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结直肠癌 CEA 电化学发光法
  • 简介:背景与临床问题已有研究发现,长期规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与结直肠(CRC)的发病风险降低有关。这些药物在治疗中的使用时机与预后的关系尚未明确。针对诊断前NSAIDs规律用药与患者生存之间的相关性,既往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

  • 标签: 结直肠癌 NSAIDS 阿司匹林 使用时机 规律用药 过渡阶段
  • 简介:目的观察结直肠患者手术时癌细胞微转移情况。方法以K19mRNA及癌胚抗原(CEA)mRNA为标志物,取门静脉血与周围血做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K19mRNA以及CEAmRNA两者的阳性率大致相符,而且与临床分期、病理细胞分化情况相关(P<0.05)。经过2年的随访,阳性、可疑及阴性组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患者血液循环中K19以及CEA两种标志物的检测.具有提示临床情况的意义,并且与患者预后有关。可用于对术后患者的定时复查,以使医师及早做出进一步的治疗计划或及时调整现有治疗计划。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门静脉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BRAF基因突变结直肠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至2015年收治的12例BRAF突变的晚期结直肠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2例BRAF突变患者,男性7例(58.3%),女性5例(41.7%),均为40岁以上;右半结肠2例(16.7%),左半结肠及直肠10例(83.3%);腺癌10例,腺癌及黏液腺癌混合型2例;中分化及低分化各6例,无高分化;8例行DNA错配修复基因免疫组化检测,均为微卫星稳定型;一线治疗客观缓解率为27.3%,疾病控制率为72.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仅为16.4周;中位总生存期(OS)32周。结论:BRAF突变多见于中老年、分化较差、左半结肠的肿瘤,作为结直肠的一种特殊类型,一线化疗敏感性差,预后不良。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BRAF基因 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结直肠期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院内进行手术的30例结直肠患者,随机分两组,参照组15例,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比参照组少,有差异(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结直肠癌 恶性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在低位直肠周围黏膜的表达及浸润范围。方法采用PAP法对60例低位直肠周围黏膜进行CE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直肠CEA阳性肠癌组织切片作阳性对照,用正常羊血清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直肠组织CE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黏膜和正常黏膜(P〈0.001),癌旁黏膜CE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黏膜(P〈0.001)。而直肠CEA阳性程度与沿肠管纵向浸润距离无关(P〉0.05)。CEA在乳头状腺癌与低分化和中分化腺癌表达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头状腺癌、低分化与高分化腺癌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浸润深度与沿肠管纵向浸润距离有一定的关系(P〈0.001),直肠的最大直径与沿肠管纵向浸润距离无关(P〉0.05)。结论CEA在直肠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中的表达,其阳性程度不同,低位直肠CEA阳性程度与沿肠管纵向浸润距离无关,而直肠的浸润深度与沿肠管纵向浸润的距离有关。

  • 标签: 直肠癌 癌胚抗原 浸润范围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同期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的疗效。方法100例局部进展期直肠患者,均进行同期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再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前后肿瘤的直径、分期,放化疗毒副作用以及术后保肛率。结果100例患者同期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直径(2.84±1.65)cm小于同期新辅助放化疗前的(4.65±1.55)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0,P〈0.01)。患者同期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分期情况(T0期0例,T1期0例,T2期0例,T3期40例,T4期60例)优于同期新辅助放化疗前(T0期16例,T1期20例,T2期28例,T3期20例,T4期1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3.54,P〈0.01)。无因放化疗毒副作用而死亡的患者;8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其毒副作用较小。中44例(44%)患者实行保肛治疗,中无死亡情况出现。结论局部进展期直肠在手术治疗前进行同期新辅助放化疗治疗,能有效减小肿瘤直径,从而缩小肿瘤体积,有效改善肿瘤分期,提高保肛率,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预后以及术后的生活质量,经验证,其毒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同期新辅助放化疗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