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介绍了卫科GSP药品管理系统。系统中将最新GSP认证标准融入到药品管理的各个业务环节。以最先进最科学的程序开发流程作为开发指南。在系统设计上将最新GSP认证标准、药品管理业务、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结合在一起。整个管理系统以SQL-SEVER2000为后台数据库,·NET为开发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VisualC#编码。相对于其他编程语言,保证了开发系统的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兼容性强、灵活性大。药品经营企业应用该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标准化、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管理,从而理顺、优化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管理;缩短药品流转过程,提高经济效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与监测消毒灭菌的效果。方法:本次以手术室为场所展开研究,研究期限为2022.01~2023.05,以手术室的各类物品、空气以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采取控制医院感染和监测消毒灭菌等方式对手术室展开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对伤口感染率和灭菌合格率等进行检验和比对,两项指标采样数均为200例。结果:经经验干预后手术室的消毒物品、空气等合格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但干预前后灭菌物品合格率差异较小(P>0.05)。经经验干预后患者的轻度、中度、重度等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控制医院感染与监测消毒灭菌干预后,既能提升灭菌的效果,又能减少感染率,可保障手术的安全性,有借鉴优势和推广价值。
简介:目的明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定义及范畴,厘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概念。方法回顾"监测"的语源学,以及作为术语在疾病监测或公共卫生监测中的定义和范畴;回顾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历史与实践,以及信息技术发展对其的影响;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物警戒"与"药物流行病学"的概念框架。结果"监测"的目标是有危害可能的趋向。"持续"、"系统"、"收集"、"分析"、"解释"、"传播"是术语"监测"的基本元素。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从药物获批上市即开始,收集的数据不仅涉及药物的性质,还涉及药品标准、药品生产、药品储存和药品使用。信息技术极大地推动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结论建议定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为:一项以药品不良反应为目标的公共卫生项目,由一整套持续、系统性地收集、归整、分析和阐释药品对人体的危害方面的数据(包括相关的志愿报告、电子医疗记录和实验室记录等)并及时向所有应该知道的人(监管部门、医务人员或/和公众)反馈的过程组成。目的是认识药品安全问题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鉴别、评价、认识和交流药品非预期的有害作用,进一步认识药品的获益-风险的属性,防范或使药品的有害作用最小化。
简介:目的:测定服用抗癫痫中药制剂患者血清中苯巴比妥、丙戊酸和卡马西平的浓度,以监测抗癫痫中药制剂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患者空腹血清苯巴比妥、丙戊酸和卡马西平的浓度。结果:研究对象为2009年到我院门诊就诊并确诊为癫痫并服用抗癫痫中药制剂的患者57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5例,年龄10~49岁。57份血样中,除42例患者的血样中未检出西药成分外,其余15例患者血清中均检出1~3种西药成分。57例患者中54例病情未得到控制,且2例出现大发作。结论:抗癫痫中药制剂使用时部分存在添加苯巴比妥、丙戊酸和卡马西平这3种抗癫痫西药,中西药合用未考虑药物相互作用、重复用药、超剂量用药等情况,贻误治疗时机,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给患者带来较大损害。因此,临床上使用抗癫痫中药制剂时应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同时也应加强抗癫痫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简介:目的经桡动脉穿刺、置管、连续、动态行血压监测,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血压数据,以指导临床工作。经动脉穿刺导管采取动脉血标本随时测定血气分析,电解质变化;方法选择收治1cm的重患25例,经左桡动脉或右桡动脉穿刺一置管,通过换能器连接到计算机上,以显示器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以及动脉压的波形。记录有创血压(ibp)和无创血压(miBp)数值及测压时间,血压组对照并经统计学分析。结果iBp的测压时间为3秒±0.4秒,niBp的测压时间为23±2秒,iBP的数值比NiBp高18±2mmHg,两组对比,P<0.05。结论有创动脉血压能提供准确、及时的血压数据,便于对危重患者的血压连续、动态监测、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