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体桐绳肌肌腱与同种异体半腱肌腱单骨道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的疗效与差异。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单骨道重建患者115例,分为两组。A组:自体桐绳肌肌腱移植57例,获随访49例,男40例,女9例;年龄16~54岁,平均28.8岁。B组:同种异体半腱肌腱移植58例,获随访52例,男44例,女8例;年龄12~50岁,平均27.9岁。根据骨骺闭合时间,大于21岁自体捐绳肌肌腱组50例、同种异体半腱肌腱组47例,股骨端均采用Rigidfix系统固定;小于21岁自体桐绳肌肌腱组7例、同种异体半腱肌组11例,股骨端采用Endobutton系统固定;胫骨端均采用生物挤压螺钉加自制门型钉悬吊固定。评价项目包括手术时间、发热人数、膝关节活动度、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Lysholm评分及KT2000测定。结果10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31个月,平均22.4个月。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均得到明显改善,除手术时间、发热人数外,物理检查及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都有较好的疗效,移植肌腱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伤情及自身要求来确定。
简介:目的关节镜下缝合桥技术结合肱骨大结节钻孔治疗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关节镜下缝合桥技术结合肱骨大结节钻孔治疗老年退行性肩袖损伤患者19例,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54~77岁,平均61岁;左肩7例,右肩12例。按照Cofield肩袖分类:其中小肩袖撕裂(小于1cm)2例、中肩袖撕裂(1~3cm)13例、大肩袖撕裂(3~5cm)4例、巨大肩袖撕裂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采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LosAngeles,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根据肩关节疼痛、功能、主动向前上举角度、肌力以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进行术前及终末随访评分,本组优12例,良5例,可2例。结论采用缝合桥技术结合肱骨大结节钻孔治疗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避免了由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固定时张力过高,内排锚钉的松动、脱出。内外排之间不占用肩袖解剖止点的骨面,结合肱骨大结节钻孔,促进肩袖修复作用、具有生物力学稳定、固定可靠、操作简单等特点,有利于肩袖修复同时修复大结节囊变。
简介:目前,胸椎侧凸前路矫形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传统后路矫形手术相比,前路矫形手术的矫形力可直接作用于侧方移位和/或旋转的椎体,拥有力学的优势,可获得更好的畸形矫正和平衡重建.前路矫形手术的融合节段可明显缩短,保留更多的活动节段,且无需剥离腰背部肌肉,因此可能降低远期下腰部退变、失代偿以及腰痛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年龄较小、仍有较大生长潜能的青少年,前路矫形手术切除了椎体生长的软骨板,可消除单纯后路矫形手术后远期可能出现畸形加重的"曲轴效应".另外,前路矫形手术是通过缩短而不是延长脊柱来矫正侧凸,减少了因牵拉脊髓而致神经损伤的可能性.对于儿童和体瘦的患者,前路矫形手术还可以避免后路手术的内固定隆起和迟发性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缺点.
简介:脊柱侧凸畸形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其发病机理非常复杂.目前,对畸形矫正最常用的方法是针对患者畸形特点而采用相应的手术治疗,因此不同的术者往往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疗效也完全不同.要达到较为理想、肯定的疗效,关键在于制定标准化、系统化的治疗方案.脊柱侧凸合理的治疗方案,还有助于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及对侧凸最终疗效的评价,便于国内外学者进行交流讨论,对推动我国脊柱畸形领域诊治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许多医疗单位开展了脊柱侧凸畸形的手术治疗,但层次不一,没有完善而系统的治疗方案,难以进行疗效的相互比较.因此,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脊柱侧凸的治疗规范化,促进我国脊柱侧凸治疗水平健康蓬勃地发展.
简介:目的评价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dablepediclescrew,EPS)在骨质疏松情况下的胸腰椎疾病经椎弓根固定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且定期随访至少12个月的骨质疏松合并腰椎疾患行后路手术患者56例(随机、非盲),男25例,女31例;年龄45岁~72岁,平均61.3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13.5个月。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9例,腰椎管狭窄症14例,腰椎滑脱(按Meyerding分级):Ⅰ度7例,Ⅱ度6例,Ⅲ度3例,胸腰椎结核2期后路融合手术6例,压缩性骨折7例、翻修手术4例。术前均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按照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的质量控制要求,采用美国GE公司骨密度仪,检测腰椎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证实BMD平均下降2.7个标准差。手术方式均采用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患者被随机分组,采用EPS螺钉固定28例,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28例;随访观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改良Prolo功能评分,重点通过X线、CT的影像学检查评估螺钉稳定性及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5~24月随访,平均18月;EPS组术后1年有85.7%的患者螺钉位置稳定,脊柱融合率为85.7%,在EPS组中1例患者在第2次手术取钉时出现断钉情况;CPS组术后1年仅有60.0%的患者螺钉位置稳定,脊柱融合率为85.0%,未出现螺钉取出困难情况;术前、术后3个、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VAS及改良Prolo功能评分显示较术前改善,但两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同时所有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有16例(33.3%)、输血病例22例(45.8%),但两组之间并发症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腰椎疾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条件下采用EPS固定是稳定、有效的,EPS相比CPS可获得更强的固定能力,能有效地解决术后螺钉松动、脱落等问�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后路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合并胸腰椎Chance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AS合并胸腰椎Chance骨折的患者182例,均行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固定每个伤椎上下各2个椎体,必要时行扩大内固定术。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41个月。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物无松动和断裂。术后患者脊髓功能恢复良好,Frankel分级均恢复至D级或E级。结论AS合并胸腰椎Chance骨折经单纯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伤椎上下各固定2个椎体,可获得坚固内固定,骨折愈合良好。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无椎体骨折的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无椎体骨折的下颈椎小关节脱位伴不同程度颈髓损伤患者,其中单侧小关节脱位7例,双侧小关节脱位27例。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ASIA)分级:A级5例,B级8例,C级12例,D级7例,E级2例。行前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进行减压、复位、内固定及融合,其中前路手术9例,后路手术14例,前后联合手术11例。结果术中无大血管、气管、食道及脊髓损伤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6.2个月,植骨于术后3~4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前路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等级均提高1或2级,不同入路手术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没有差别。结论采用前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无椎体骨折的下颈椎小关节脱位均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根据颈椎损伤机制、损伤部位及类型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的结果评估跟骨内移截骨术结合改良Kidner手术治疗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19例(25足)经6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的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患者,其中男7例9足,女12例16足;年龄18~52岁,平均(33.2±9.8)岁。患者均为柔韧性平足,伴有不同程度的平足及跟骨外翻畸形,术中切除副舟骨行胫后肌腱止点带线锚钉重建术。术前及末次随访患足采用Maryland功能评分及VAS疼痛评分评定。术前及随访拍摄足负重正侧位X线片并记录负重侧位X线片跟骨倾斜角(Pitch)、跟距角(Kite)及距骨第1跖骨角(Meary’s);负重正位X线片的距舟覆盖角(TCA)、距骨第1跖骨角(T1M1)的改变。结果术后19例(25足)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3.6±7.1)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足Maryland功能评分为(92.1±2.1)分,VAS疼痛评分为(0.7±0.9)分,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负重侧位X线片跟骨倾斜角(Pitch)、跟距角(Kite)及距骨第1跖骨角(Meary’s),负重正位X线片的距舟覆盖角(TCA)、距骨第1跖骨角(T1M1)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末次随防足部疼痛均消失,平足畸形明显改善。结论采用跟骨内移截骨术结合改良Kidner手术治疗副舟骨源性平足症可有效纠正平足畸形,术后患足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简介:目的探讨寰枢椎脱位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手术疗效。方法2012年5月—2015年10月共收治寰枢椎脱位合并颈椎OPLL患者10例,其中易复型寰枢椎脱位8例,采用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并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不可复型寰枢椎脱位2例,采用经口前路松解复位、后路枕颈融合并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其改善率评估临床疗效,采用C2~7Cobb角、颈椎活动度(ROM)、脊髓有效空间(SAC)和椎管狭窄率等评估影像学疗效。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10例患者术后随访18~42个月,平均27.3个月。术后和末次随访时颈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其中JOA改善率优5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0.0%。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颈椎Cobb角及ROM下降。术后SAC较术前明显增加,椎管狭窄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发生术后C5神经根麻痹,1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经非手术治疗均痊愈。随访过程中无颈椎不稳、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发生,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寰枢椎脱位合并颈椎OPLL手术治疗近期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颈椎前路植入PEEKPREVAIL系统手术方式与传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7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EEKPREVAIL系统组35例(前路植入PEEKPREVAIL系统治疗)、传统组32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EEKPREVAIL系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患者(P〈0.05)。PEEKPREVAIL系统组与传统组患者的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disabilityindex,ND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JOA、NDI、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PEEKPREVAIL系统组患者的Odom优良率为91.43%,低于传统组患者的93.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EKPREVAIL系统组术后6个月融合率达到100%,而传统组融合率为9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EKPREVAIL系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低于传统组患者的46.8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植入PEEKPREVAIL系统手术较传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低的优点,且手术效果基本相当。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后支具对锤状指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手外科门诊非手术治疗锤状指的患者70例,并将其设为传统支具组和改良支具组。传统支具组34例,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17~51岁,平均年龄(35±14)岁;右手21例,左手13例;示指5例,中指3例,环指9例,小指17例。改良支具组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14~55岁,平均年龄(33±17)岁;右手23例,左手13例;示指8例,中指4例,环指6例,小指18例。接受治疗后的第2周、4周、6周分别对传统支具和改良后支具的患者进行随访,就支具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良支具组坚持佩戴支具患者的依从性高于传统支具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支具在不影响锤状指治愈率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佩戴支具的依从性。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Load-sharing评分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方法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69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Load-sharing评分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评分为4~6分的患者应用后路手术;对于评分≥7分且保留完整骨折椎后方结构、不伴有脱位的患者,应用前路手术+骨折椎体次切+前路植骨术;对于评分≥7分且骨折椎后方结构破坏或伴有脱位的患者,应用前后路联合手术+骨折椎体次切+前路植骨术。观察记录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后凸角、椎管占位及椎体压缩于手术后均得到恢复,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不完全性神经功能损害患者中,3级神经功能恢复者2例,2级神经功能恢复者14例,1级神经功能恢复者24例。根据Denis分级对术后腰痛评价分级,P149例,P214例,P36例。术后31例恢复原来从事工作或体力劳动,32例更换较轻松工作或轻体力劳动,6例生活能自理但不能参加正常工作及劳动。结论改良Load-sharing评分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withfusion,AC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8月本院行颈前路手术治疗的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常规ACDF组(A组,30例)和显微镜辅助ACDF组(B组,30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以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132.5±8.9)min,B组为(137.0±9.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为(113.6±8.0)mL,B组为(93.7±5.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住院(7.37±1.73)d,B组(6.63±1.1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JOA评分为6.60±1.21,术后12个月为13.83±0.91,改善率为(69.72±7.66)%;B组术前JOA评分为6.87±1.46,术后12个月为14.23±1.17,改善率为(72.51±11.26)%。A组和B组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辅助ACDF和常规ACDF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有效的方法,但显微镜辅助ACDF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优先选择的手术方案。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近期手术椎体再骨折相关原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已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8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显示,分为手术椎体再骨折组(A组,共24例),无再发椎体骨折组(B组,共164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骨密度、手术节段、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弥散形态、骨水泥与椎体上下终板间距离、术后佩戴支具的时间、术后是否规范化使用抗骨质疏松治疗等相关因素,探讨导致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原因。结果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手术节段、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佩戴支具时间等因素在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依从性较B组差,术后6个月A、B两组骨密度T值分别为(-2.46±0.700)、(-2.21±0.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B两组分别为(-2.37±0.896)、(-1.92±0.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椎体内骨水泥弥散形态分为团块状与海绵状,其中A、B两组团块状分布分别为15例、58例,海绵状分布分别为9例、10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0,P〈0.05)。术后3d复查测量A、B两组骨水泥上缘距上终板距离分别为(3.38±0.744)mm、(1.98±0.707)mm,骨水泥下缘距下终板距离分别为(3.13±0.835)mm、(1.82±0.47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术后近期手术椎体再骨折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共同引起的,其中骨水泥弥散形态、骨水泥与椎体上下终板间距离以及骨密度是导致手术椎体再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