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刘先生今年43岁,为某建筑单位工人,负责质量检验与安全排查,近日阴雨天,为保证建筑区域安全,刘先生站在3米左右的钢架上进行检查,但由于湿滑,不慎跌落,左脚先行着地,此时刘先生出现行动受限,且左脚踝处出现肿胀、出血,由同事送至附近医院就医。入院后,医生给予患者细致查体,未发现脏器受损,之后通过行X线片发现左脚踝骨骨折,接收至骨科进行救治。医生为刘先生讲解好相关常识后,根据刘先生意愿选择手术治疗,手术非常成功,现已进入康复阶段,那么骨折早期康复措施有哪些呢?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应用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11年12月共收治单纯性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随机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36例,传统骶棘肌剥离入路手术34例。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后凸Cobb角矫正率、椎体塌陷矫正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等。结果2组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拆除内固定后椎旁肌间隙入路VAS评分高。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术前手法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简介:目的对特发性脊柱侧凸两侧椎旁肌肌纤维分布进行比较,并探讨其与脊柱侧凸病因学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本实验分三组,特发性脊柱侧凸组:20例,平均年龄15.3岁,平均Cobb角为56.8°,顶椎位于T7~12°其中Cobb角>50°11例,Cobb角≤50°9例.先天性脊柱侧凸组:11例,平均年龄13.9岁,平均Cobb角为66.7°,顶椎位于T7~12°对照组:取10例非脊柱侧凸病例作为对照.特发性脊柱侧凸和先天性脊柱侧凸组取顶椎区两侧椎旁肌,对照组取非病变区两侧椎旁肌,进行病理分析.结果特发性脊柱侧凸和先天性脊柱侧凸组凸侧椎旁肌Ⅰ型肌纤维含量和横截面积均显著大于凹侧(P<0.05),对照组两侧无显著差异(P>0.05),特发性脊柱侧凸组中Cobb角>50°的病例凸侧Ⅰ型肌纤维含量显著高于Cobb角≤50°的病例(P<0.05).结论脊柱侧凸两侧椎旁肌肌纤维分布不对称系继发性改变.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患者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及BMD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调查2006年3月至2014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确诊为早期AS患者120例,其中女性57例,平均年龄(31.02±5.94)岁;男性63岁,平均年龄(29.79±6.87)岁。健康人107例,其中女性48例,平均年龄(32.97±6.47)岁;男性59例,平均年龄(29.58±6.65)岁。双光能X线法检测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的BMD与年龄、病程、疾病活动性指标、影像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早期AS男性患者各部位的BMD均较健康人减低(P〈0.01),而女性患者则和健康人无统计学差异。(2)早期AS患者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6例(5%),骨量减少(osteopenia,OT)36例(21.67%)。其中男性早期AS患者腰椎OP者5例(7.93%),OT者29例(46.03%)。早期AS患者中,男性腰椎部位OP、OT发生率较女性高(P〈0.05),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部位OP/OT发生率无差异。(3)中、低年龄组中,早期AS患者的腰椎和股骨颈BMD较健康人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4)男性早期AS患者腰椎BMD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早期AS男性患者即可出现显著BMD下降,OP发生率为7.93%,OT发生率为46.03%。其中腰椎部位BMD减低及OT发生率更为突出。早期AS患者BMD的下降与疾病活动指标无关联。对于男性AS患者,在疾病早期即需要重视OT及OP的诊断与防治。
简介:目的探讨胸腰椎后路手术后切口早期感染的原因与治疗策略。方法2008年12月至2012年10月共进行胸腰椎后路手术615例,非内固定手术318例,后路内固定手术297例。其中胸腰椎后路手术感染9例,非内固定手术术后感染5例。对这14例因胸腰椎退行性脊柱疾病后路手术后切口早期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42-81岁,平均58.6岁。结果14例患者最终切口均甲级愈合,经8-36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随访,未见感染复发。内固定组优7例,良2例,无一般及差评,优良率100%;非内固定组优3例,良1例,一般1例,无差评,优良率80%。结论早期彻底清创,置管冲洗,结合抗生素使用,可有效控制感染,避免内植物取出,是处理胸腰椎后路手术早期切口感染有效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对64例合并血管损伤的膝关节周围骨折,首先采用可靠、快捷的方法稳定骨折,血管损伤分别采用直接修补术、端端吻合术、大隐静脉逆转桥接修复术,移植长度3~11cm。术后常规行小腿筋膜室切开减压。结果2例截肢,4例术后吻合口处血栓形成,62例获6~40个月随访,彩色多普勒仪检查血流速度及血管管径与正常血管段比较无明显差异。59例肢体功能恢复满意,3例残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结论早期诊断和处理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关键,术中选择合理骨折固定物,注重修复顺序及血管吻合的质量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简介:目的评价早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43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男23例,女20例;年龄18~42岁,平均36.5岁。术中切开关节囊,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改善循环等治疗,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4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5年,平均3.2年,术后Harrris评分85~96分。优26例,良13例,差4例,优良率90.6%。术后骨折延迟愈合2例(4.6%),Harrris评分良;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2.3%),Harrris评分差。结论早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中关节囊切开减压以及术后改善循环等综合治疗能够提供坚强有效内固定,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股骨头坏死率,是治疗青壮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椎体支柱块技术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早期疗效。方法2009—2011年本院共有19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支柱块手术治疗,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为27~70岁。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复查CT,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椎体前缘压缩比及Cobb角。结果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个月Cobb角恢复至11.31°±0.50°,术后3个月为10.92°±0.4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为(50.73±7.46)%,术后1个月为(93.05±3.22)%,术后3个月为(92.11±3.59)%,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柱块技术在Ⅱ度或Ⅲ度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运用中恢复了伤椎前中柱的高度及脊椎整体的生理弧度,无继发性塌陷,有效缓解疼痛,早期功能锻炼,早期疗效满意。
简介:目的探讨婴儿早期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声波速度值和出生后年龄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骨定量超声(QUS)仪对167例出生3月内的婴儿进行胫骨声波速度(SOS)测量。其中包括53例早产儿(胎龄:32.6±2.7周)和114例足月儿(胎龄:39.1±1.2周);同时在部分婴儿中测量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LP)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结果①早产儿和足月儿的血钙、磷、ALP和BALP值之间均差异无显著性。②婴儿骨SOS值与ALP呈显著负相关(n=167,r=-0.139,P=0.036)、与BALP也显著负相关(n=32,r=-0.410,P=0.010);SOS值与血钙、血磷及血钙磷乘积无显著性相关。在早产儿中,ALP和BALP与日龄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86(n=53,P=0.019)和0.946(n=7,P=0.001);在足月儿中未发现显著相关性。血磷与日龄呈显著负相关(n=24,r=-0.509,P=0.005)。③ALP与BALP高度相关(n=32,r=0.958,P=0.001),BALP占ALP活力的47.3%。早产儿在出生时BAL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IcTP)显著正相关(n=36,r=0.768,P=0.001)。结论定量超声技术测量SOS有助于我们评估婴儿早期骨状况;在此横向研究中我们发现骨SOS与骨代谢生化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然而,二者间的纵向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简介:目的探讨后方韧带复合体对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早期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科实施后路腰椎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L4~5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A组(30例)行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B组(30例)行切除后方韧带复合体的PLIF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术前、末次随访时测量腰椎X线片上L3~4椎间盘的高度和椎间隙动态角度、L3~4椎体滑移距离并进行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对L3~4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结果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9例患者出现了L3~4节段的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segmentdisease,ASD),B组17例出现了L3~4节段的ASD。其中A、B两组均有2例患者为有症状的ASD。术前两组患者X线片上L3~4椎间盘的高度、椎间隙动态角度、L3~4椎体滑移距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时Pfirrmann分级1级6例,2级22例,3级2例,无4、5级病例。B组末次随访时Pfirrmann分级1级4例,2级24例,3级2例,无4、5级病例。结论腰椎椎间融合术中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可减少术后早期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简介:目的对自行设计的颈椎三维活动度测定仪的测量稳定性进行评估。方法由A、B医师分别对30名健康受试者的颈椎屈伸、侧屈、旋转活动度进行2次重复测量,得出本组受试者颈椎三维活动度的平均值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得出A医师重复测量的组间相关系数(intraclasscorrelationcoefficient,ICC)和95%CI,得出A医师与B医师间重复测量的ICC和95%CI。结果本组受试者的颈椎活动度均值为:屈伸123.0°±8.3°,侧屈86.3°±8.9°,旋转135.1°±8.3°。观察者内屈伸活动度一致性非常好(ICC=0.87),侧屈活动度高度一致(ICC=0.92),旋转活动度高度一致(ICC=0.94);观察者间屈伸活动度一致性非常好(ICC=0.87),侧屈活动度高度一致(ICC=0.90),旋转活动度高度一致(ICC=0.91)。结论本实验证实颈椎三维活动度测定仪具有良好的观察者内信度和观察者间信度,是一种简单实用、稳定精确的颈椎活动度测量工具,适合临床和科研使用。
简介:目的了解中国男性大学生与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和骨密度的差异,并探讨体力活动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校442名男性大学生,其中中国男性大学生294名,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148名,采用国际体力问卷(中文版)收集其近1周内体力活动情况,超声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右跟骨骨密度,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水平以外,中国男性大学生的步行活动水平、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及总体力活动水平均高于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P〈0.05);中国男性大学生的骨密度明显高于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P〈0.05);pearson相关分析,步行活动水平、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均与骨密度无相关性(P〈0.05),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与骨密度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157,P=0.000)。结论中国男性大学生的体力活动水平及骨密度均高于东南亚地区男性学生,可能与民族、遗传基因等有关;高强度体力活动能增加骨密度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