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BMD)变化以及FRAX评估AS患者10年内发生骨折概率情况。方法AS组:2010年6月~2011年6月,住院AS患者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男:女=2.2:1,年龄34.57±13.67岁;健康对照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男:女=2.1:1,年龄32.96±12.58岁。分别检测双股骨颈、腰椎1-4BMD与T值;AS组患者均检测血清CRP、Ca2+、P3-、ALP含量与ESR;AS组患者双侧骶髂关节做CT扫描并分级;根据FRAX测定两组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和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方差检验及χ2检验。结果①AS组男性、女性双股骨颈BMD值(0.938±0.176,0.942±0.150)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180±0.139,1.172±0.123);AS组男性、女性腰椎.一。BMD值(1.040±0.183,1.071±0.19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170±0.117,1.181±0.113);②AS组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分别是45.24%和66.67%;③AS组双股骨颈、腰椎1-4BMD与血清Ca2+含量呈正相关性(r=0.435,0.566);④AS组CT第Ⅳ级双股骨颈BMD值(0.731±0.087)明显低于第Ⅰ、Ⅱ级值(0.991±0.137,1.002±0.140);而各级腰椎1-4B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⑤应用FRAX评估As组10年内髋部骨折概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A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BMD降低,导致继发性OP或骨量减少,FRAX测评结果显示AS患者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危险性明显增加,应引起医生与患者足够重视,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 标签: 强直性 脊柱炎 骨密度 FRAX 骨折 危险性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罗哌卡因脊神经后支阻滞多模式镇痛方案在老年人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围手术期镇痛中应用。方法行PLIF老年患者(年龄≥65岁)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20)、常规多模式镇痛组(B组,n=20)和脊神经后支阻滞多模式镇痛组(C组,n=20),记录3组患者术前6h及术后6、12、24、48、72h及1周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1、3、7d及出院时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额外使用镇痛药物例数。结果术前6h,VAS评分B、C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h,C组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及1周,B、C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Bromage评分C组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d及出院时,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腰椎 脊柱融合术 麻醉 局部 镇痛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棘突椎板复合体截骨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手术要点,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经棘突椎板截骨将椎管后部结构整块取下,处理完椎管内病变后再将后部结构原位回植固定,完成椎管成形.随访病例126例,男85例,女41例,年龄16~78岁,平均47岁.其中椎间盘突出症23例,椎管狭窄及合并椎间盘突出42例,椎管内占位性疾患32例,胸、腰椎骨折29例;患病节段位于胸段13例,胸腰段25例,腰段88例;单节段59例,2个节段42例,3个节段25例;未做内固定105例,附加内固定21例.结果所有病例脊髓或神经根损伤均未加重,无感染,术后7~10d摄X线片观察,棘突椎板均恢复原位连续性,截骨区无1例发生移位.随访1~3年,复查截骨回置区情况,摄X线片复查,回植组织均无移位,全部骨性愈合.本组126例中,优82例,良33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91.3%.结论该术式能够充分显露椎管,保留椎管解剖结构,术后能保持脊柱稳定性,防止瘢痕粘连压迫硬膜及神经根,是一种接近于解剖性重建成形术.

  • 标签: 截骨 椎板 棘突 原位回植 椎管成形术 节段
  • 简介:目的探讨腓肠外侧动脉穿支皮瓣转位修复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切取后形成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手足背部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4-52岁,平均42岁。缺损范围9cm×7cm~10cm×8cm。择期实施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同期采取腓肠外侧动脉穿支皮瓣转位覆盖由腓动脉穿支皮瓣切取后形成创面。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创面直接缝合,无需植皮。结论应用腓肠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切取后所形成创面,外形美观。

  • 标签: 外科皮瓣 显微技术 手足部 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丙戊酸(VPA)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应用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影响。方法:原代培养胎鼠大脑大脑皮层来源神经干细胞,在条件培养基中加入bFGF和VPA,分为VPA+bFGF混合组,bFGF组和VPH组,观察各组神经干细胞球增殖差异。结果:原代培养后第1d,混合组中神经干细胞球数量比VPA组和bFGF组中稍多(P〉0.05),但神经干细胞球直径相差并不明显(P〉0.05);第3d时,VPA和bFGF混合组中神经干细胞球数量比另两组中明显增多,直径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第7d和第10d时,混合组神经干细胞球直径大约是VPA组和bFGF组1.5倍(P〈O.01)。结论:VPA能增强bFGF对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

  • 标签: 干细胞 丙戊酸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细胞增殖
  • 简介:近几年在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方面发生了几起病例死亡事件,对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开展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有关部门对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制定了更为严格规定,但是一些接受基因治疗试验患者良好治疗效果进一步证实了基因治疗可行性。这些信息告诉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病毒载体和转基因技术对宿主细胞可能产生多种不同影响。现已证实在转基因治疗中病毒有可能激活插入点附近原癌基因,因此发现一种不整合人宿主基因或精确定点整合宿主基因病毒载体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基因疗法 RNA干扰 遗传载体 原癌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短柄股骨假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年轻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对15例(20髋)年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DorrC型股骨髓腔采用短柄生物型股骨假体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其中男10例(14髋),女5例(6髋);年龄22~35岁,平均26.5岁。所有病例均合并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按Singh指数分级,Ⅱ级6例,Ⅲ级14例。术后行X线片检查评估假体柄位置,Engh标准评价骨-假体界面稳定性,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获16~41个月(平均27个月)随访。15例(20髋)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62.1±8.7)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94.5±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P=0.000)。术后即刻X线片均显示股骨短柄假体与髓腔紧密压配。末次随访时20髋均有明显股骨骨皮质增厚;15髋有不同程度股骨近端应力遮挡性骨吸收,其中Ⅰ度(股骨矩密度低,且变圆钝)12髋,Ⅱ度(累及小转子)3髋。本组病例无大腿痛发生。结论年轻类风湿患者使用生物型短柄股骨假体可以得到良好匹配并有效保留良好股骨近端骨量,表面钛微孔涂层可有效促进骨长入,短小柄端在髓腔内指向作用可有效避免髋内外翻发生。

  • 标签: 年轻患者 类风湿性关节炎 Dorr C型 短柄股骨假体 髋关节置换
  • 简介:目的探讨骨水泥螺钉强化骨质疏松条件下椎体后,骨水泥不同分布形态对新型空心侧孔骨水泥椎弓根螺钉(Fenestratedpediclescrew,FPS)安全性以及螺钉生物力学影响。方法使用平均年龄76岁完整新鲜脊柱标本(T11-L5)3具,选取18个椎体,平均骨密度为0.542±0.13g/cm2。随机分为三组。侧孔间隔一个螺纹为A组(FPS-1)和侧孔间隔两个螺纹为B组(FPS-2),这两组均通过加压灌注筒装置进行骨水泥钉道灌注1.5ml,C组为常规椎弓根螺钉(conventionalpediclescrewgroup)CPS组,不灌注骨水泥。24小时后行三CT扫描,观察骨水泥椎体内分布;随后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三重建显示:FPS-1组骨水泥均分布于椎体内,FPS-2组有部分骨水泥分布于椎弓根内。最大轴向拔出力:A组(573.2±136.30)N,B组(769.2±92.30)N,C组(361.8±58.84)N。FPS-1组和FPS-2组螺钉稳定性均显著强于CPS组(P〈0.05),且FPS-2组优于FPS-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远端三分之一为侧孔设计安全区域;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形态能够影响螺钉生物力学。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弓根螺钉 骨水泥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在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术中采用寰枢关节360°松解技术治疗僵硬难复性寰枢椎脱位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4年12月,对23例常规方法不能彻底松解僵硬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寰枢关节360°松解TARP内固定术治疗。通过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X线、CT三重建和MRI)判断寰枢椎复位、内固定器位置及脊髓受压改善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颈椎局部症状和肢体麻木无力均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影像学资料显示内固定位置满意,脊髓压迫均彻底解除。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由术前(8.5±3.2)分提高至(13.2±2.1)分;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除1例患者因术中硬膜破裂,二期拆除TARP改为后路枕颈固定,其他患者未发生感染、神经血管损伤、钉板松脱等并发症。结论按常规方法不能完成充分松解由陈旧性骨痂和瘢痕等因素造成僵硬难复性寰枢椎脱位,采用寰枢关节360°松解技术可以获得彻底松解,再行TARP内固定术即可完成寰枢关节完全复位,彻底解除脊髓压迫。

  • 标签: 寰椎 枢椎 脱位 内固定器
  • 简介:Watanabe调查了一组日本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共81例,全部患者均进行了脊柱矫形手术,随访时间〉2年。手术后采用脊柱侧凸研究协会疗效评定方法(SRS-24)结合每一例患者手术后影像学资料测量参数和自我形象改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力图找出术后脊柱畸形残留与手术后影像学测量参数之间关系。

  • 标签: 脊柱侧凸患 脊柱畸形 术后疗效 特发性 残留 日本
  •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模板导航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中应用可行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3月本院采用TILF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选取10例应用3D打印模板导航置钉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一般情况相似的1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下肢无临床表现侧在3D打印模板导航下置入螺钉(模板侧),下肢有临床表现侧切开后经Wiltse入路顺导针置入螺钉(穿刺侧);对照组采用传统徒手法置入椎弓根螺钉。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时间及次数、螺钉置入准确性及脊髓、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模板侧透视时间及次数少于穿刺侧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穿刺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2级螺钉,对照组2级螺钉有4枚。0级螺钉比例,试验组两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3D打印模板导航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应用于TLIF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是可行。虽然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皮肤移动、体位变化对置钉准确性影响,但仍是一种新、可选择微创置钉技术。

  • 标签: 腰椎 椎管狭窄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计算机辅助设计 成像
  • 简介:腰椎骨折是脊柱骨折最常见类型,并且多合并神经损伤,但仍有一部分无神经损伤腰椎爆裂骨折,在治疗上未引起足够重视,治疗方法选择上也有较大分歧。我科于1998年10月~2005年10月行后路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腰椎爆裂骨折患者47例。

  • 标签: 腰椎 脊柱骨折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患者骨转换情况与骨质疏松关系,为控制患者骨折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患者494例纳入研究,分别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1c)与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D,25-VD),I型胶原氨基延长肽(typeIcollagenamino-lengtheningpeptide,P1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β-Cross),骨钙素(osteocalcin,OC)。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HbA1c<7.0%)、B组(7.0%≤HbA1c<9.0%)、C组(HbA1c≥9.0%),同期非糖尿病体检人群45例作为对照组。对不同分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与25羟维生素D、I型胶原氨基延长肽、β胶原降解产物、骨钙素均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11、-0.10、-0.10、-0.19.对照组4项骨代谢标志物均高于A、B、C3个糖尿病患者组(P<0.05),糖尿病患者A组骨钙素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影响骨转换标志物水平。骨钙素在骨转换标志物中是更为敏感实验室检测指标,可能在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诊断和治疗监测中更值得关注。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骨转换标志物 骨钙素 骨质疏松 糖尿病
  • 作者: 刘凯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2-09-14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1期
  • 机构:乐山市人民医院,四川乐山614000
  • 简介: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工作地点多数是在办公室,这也是舒适工作环境给我们健康带来烦恼。不少办公室工作人员由于长期伏案工作,肩部肌肉韧带长期紧张,也容易出现肩膀疼痛状态,且疼痛感已经影响到生活及工作,那么我们肩周炎症状有哪些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肩周炎该采取什么治疗?平时我们该注意哪些预防肩周炎?

  • 标签: 肩周炎
  • 简介:目的从脊髓损伤局部分离培养巨噬细胞,并鉴定其表达Nogo受体(Nogoreceptors,NgR)情况。方法胰酶消化大鼠损伤脊髓组织获取其脊髓损伤局部巨噬细胞,细胞贴壁后用添加5%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形态及生物学特点,免疫荧光化学方法鉴定其是否表达CD68及NgR。结果原代培养臣噬细胞贴壁生长,细胞形态呈圆形、椭圆形等,可存活约3周,表现为CD68抗原阳性,多数细胞NgR抗原阳性。,结论成功地从脊髓损伤局部分离出巨噬细胞,多数细胞表达NgR抗原。

  • 标签: 脊髓损伤 巨噬细胞 细胞培养技术 荧光抗体技术
  • 简介:目的制备地高辛标记禽OPGcRNA探针。方法将目的片段重组到T载体中,构建chOPG/pGM-Teasy重组质粒,EcORI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分别用SalI和NcoI进行酶切得到线性DNA模板,用Sp6和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地高辛标记正反义RNA探针。运用斑点杂交方法检验探针标记效率,并通过骨组织原位杂交反应进一步检测探针标记是否制备成功。结果成功构建出chOPG/pGM-Teasy质粒。结论获得高效正、反义chOPGRNA探针,为进一步研究OPG在蛋鸡各组织中表达奠定基础。

  • 标签: 体外转录 地高辛标记 chOPG 原位杂交
  • 简介:髌骨纵行骨折是特殊类型髌骨骨折,临床少见,其受伤原因及机制有其特殊性,治疗方法也不同.外力直接作用于髌骨上,常见髌骨粉碎性骨折,但也会出现纵行骨折.本文对8例髌骨纵行骨折进行分析,总结损伤机制及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髌骨纵行骨折 治疗 切开复位 克氏针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Maisonneuve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及诊治方法。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手术治疗18例Maisonneuve骨折患者,男13例,女5例;年龄25~49岁,平均35岁。左侧8例,右侧10例;均为新鲜骨折。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5例,可3例。结论仔细查体及胫腓骨全长X线片可明确诊断,减少漏诊;手术结合早期锻炼治疗Mai-sonneuve骨折疗效满意。

  • 标签: MAISONNEUVE骨折 诊治 体会
  • 简介:目的总结Pilon骨折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间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72例。结果经6个月~2年术后随访,按Boume标准评定骨折疗效,优40例,良26例,差6例,优良率达91.7%。结论Pilon骨折Ⅰ型、移位小于2mmⅡ型骨折应采用保守治疗;移位大于2mmⅡ型骨折和Ⅲ型骨折应结合软组织损伤程度,选择合适内固定,达到骨折固定稳定可靠,以利于早期关节活动,促进骨折愈合。

  • 标签: PILON骨折 保守治疗 内固定
  • 简介:髋臼骨折是临床常见一种严重损伤,这种骨折常伴有股骨头脱位,创伤暴力大,骨折表现复杂等特点,自1993年5月~2002年10月共收治髋臼骨折13例,获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髋臼骨折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 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