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使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45~86岁,平均70岁。根据Evans-Jensen分型,ⅠB型3例,ⅡA型6例,ⅡB型8例,Ⅲ型15例。结果32例均获得6个多月随访,平均4个月骨性愈合,除1例早期负重出现髋内翻畸形,其他病例未出现股骨近端再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断钉等并发症。结论PFNA适于治疗各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适用于粉碎性或骨质较差的骨质疏松老年人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量丢失少等优点。
简介:目的探讨跟骨外侧低位手术切口对涉及跟距关节跟骨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手术治疗38例40足距下关节塌陷性跟骨骨折患者,按照Sander分型,Ⅱ型20例22足,Ⅲ型15例15足,Ⅳ型3例3足。骨折手术切口采用跟骨外侧低位切口,骨折内固定材料选用跟骨"Y"型钛板。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跟骨外侧切口术后全部愈合,跟骨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20周。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定,优28足,良9足,中3足,优良率为92.5%。结论涉及跟距关节面跟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可以尽可能恢复跟骨形态和关节面平整,而采用跟骨外侧低位手术切口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3年至2005年,对58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采用有成角稳定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其中二部分骨折38例,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6例,经三角肌胸大肌间入路,钝性分开三角肌,间接复位并尽量减少对骨折血运的破坏,将锁定钢板置于肱骨的侧方,大结节下方5mm处,克氏针临时固定,锁定螺钉固定钢板,将移位的大小结节固定于钢板上。结果术后患者平均随访11.5个月,按Neer功能评定,术后功能优21例,良28例,可7例,差2例,仅有2例肱骨头坏死,其中1例术后功能较好。结论锁定钢板有高度的稳定性,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粉碎性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多节段脊柱骨折(MSF)的诊断表述与手术治疗.方法总结Scofix器械治疗的46例MSF,按ASIA分级、感觉运动评分、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及后凸畸形矫正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6例MSF,累及椎体100个节段,关键损伤部位骨折类型以爆裂骨折和骨折脱位为主(82.6%).平均随访2.5年.脊髓不完全性损伤病例的ASIA分级分别提高了1~2级,感觉运动评分行t检验,B、C级术前与随访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脊髓完全性损伤病例(A级)的ASIA分级无改善,感觉运动评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但分别平均提高19.3分和15.9分.结论MSF的诊断表述应明确多节段骨折的关键部位及骨折的性质(按关键损伤部位排序)、脊髓损伤的程度,以便于临床比较;固定节段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固定节段.
简介:老年人发生股骨骨折的风险系数高,且患者年龄大,术后恢复慢,需要加强康复训练,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那么,对于老年人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应该怎样进行康复训练呢?一起来看看吧。
简介:踝关节为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屈伸活动是踝关节的主要功能,活动的同时将机体的负重形式由垂直柱转化为弓状平面[1]。踝关节骨折为常见骨折,骨折后肿胀常常较为严重,目前对于骨折后肿胀的治疗方法较多,本文就踝关节骨折后肿胀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简介:循证临床指南是在广泛收集临床证据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制定出的临床指导意见,有较强的实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成人急性枢椎骨折循证临床诊疗指南》[1](以下简称《指南》)是国内首部关于枢椎骨折的循证临床指南,在借鉴国外指南的基础上,特别针对国内脊柱外科的医疗现状,对成人急性枢椎骨折提出了诊疗的基本推荐准则。指南是根据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形成的。为了使指南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其所包含的推荐意见应与最新发表的研究证据相一致,而每天都有大量新的临床研究发表[2],指南编者需要持续检测和评估新文献,以确定指南是否需要更新,并根据相应更新流程进行定期更新。这样,指南才是当前最先进诊治水平的体现,才能为使用者提供最佳的决策建议[3-4]。
简介:目的观察强骨饮防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再发对侧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取本科室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得到完整随访的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基础用药组和强骨饮组,每组各40例。其中常规康复组为常规骨折康复治疗,其余两组在常规骨折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基础用药组给予钙尔奇D片和阿法骨化醇胶囊;而强骨饮组给予强骨饮颗粒。均术后随访1年,记录3组病例术后对侧再发骨折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对侧股骨大转子、股骨颈骨密度变化情况,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105例获得随访,15例失访。术后1年再发对侧粗隆间骨折4例,其中常规康复组3例、基础用药组1例和强骨饮组0例,经统计再骨折发生率分别为8.57%,2.85%,0.0%,强骨饮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骨饮组治疗1年后股骨大转子和股骨颈骨密度分别为0.672±0.052g/m^2、0.574±0.063g/m^2,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稍高于基础用药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饮可有效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对侧股骨大转子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增加骨强度,有效降低再发对侧粗隆间骨折风险。
简介: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前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7年3月,收治平均年龄为31.2岁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44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评定,A级2例,B级13例,C级19例,D级10例。根据伤情26例选择前路手术,18例选择后路手术。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神经损伤症状无加重。44例获得9~52个月,平均38.8个月随访。除2例完全性截瘫患者神经功能无变化外,其余病例均有明显恢复,前后路手术Frankel分级分别平均恢复1.8与1.4级。结论前后路手术各有其特点,前路手术减压更为充分,神经功能恢复较好,融合成功率较高,脊柱序列维持较好。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可塑性解剖型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跟骨后距关节面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83例96个足跟骨后关节面粉碎性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可塑性解剖钛钢板固定。其中急诊手术44足,择期手术52足。术后随访时间18~36个月。结果近期并发皮缘部分坏死9足,其中急诊手术发生4足,发生率9.1%(4/44);择期手术组发生5足,发生率9.6%(5/52)。远期治疗效果按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分,优54足,良26足,可16足,优良率83.3%(80/96)。经统计学分析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骨折类型之间治疗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塑性解剖钛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治疗跟骨后距关节面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比较对疗效无影响,骨折类型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