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nowimaging,CDFI)技术研究前臂内侧皮瓣(MFF)穿支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规律、体表的定位及血流动力学特点,为MFF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健康志愿者年龄20~60岁,采用CDFI技术对其双侧MFF主干血管及穿支血管(管径≥0.5mm)进行检测。被检者前臂呈外展外旋位,进行相关数据测量;记录每侧MFF穿支血管的数目、血管走行类型;对穿支动脉血流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A、UA、CIA、ICUA、URA、穿支(管径≥0.5mm)的管径、走行位置、方向、是否进入皮下组织均可显示,频谱示舒张期血流速度极低近消失,呈低速高阻单向频谱。双侧前臂内侧皮瓣穿支的数量、来源、走行位置、及穿深筋膜处位置并不对称。160侧前臂内侧皮瓣共检测到穿支动脉(管径≥0.5mm)645支,平均4.03支(3~6支),蒂长4~38mm,可见三种类型Ⅰ型肌皮穿支(12.4%);Ⅱ型肌间隙皮穿支(83.7%);Ⅲ型直接皮穿支(3.9%)。最粗大穿支管(外)径1.0±0.3mm。尺动脉及各穿支血管频谱形态表现各异;峰值流速左右侧及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于女性(P<0.05),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技术可直观地显示MFF穿支的来源走行分布,有无变异或缺如,进行体表定位,并可评价血管质量,对MFF的设计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30例在低温下进行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分别采取其术前1天、麻醉诱导后、循环中及术后2小时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ET)含量。同时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显示术前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62,P<005),循环中ET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十分显著(t=5.74,P<0.01)。术后2小时与循环中比较ET水平明显升高,并具显著性差异(t=392,P<0.01)。血球压积(HCT)术前平均为42.08%,术中下降为21.36%。结果提示低温CPB期间可造成患者血浆ET含量的明显变化,其水平变化有助于维持CPB期间和CPB后心血管功能的稳定。
简介:摘要目的增进老年病患者的自理能力,帮助他们从被动接受护理和康复治疗转变为主动参与自我护理和康复治疗,以提高康复依从性。方法将196例老年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分级护理措施基础上运用Orem自护理论制定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实验组护理并发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ADL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以自护理论为依据制定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0Co-γ辐射灭菌石膏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制作三单位固定桥金属模具翻制普通和超硬石膏模型,采用60Co-γ辐射、紫外线照射、髙压蒸汽、微波、甲醛熏蒸、戊二醛浸泡对其消毒后测量各组模型的尺寸精度。结果60Co-γ辐射灭菌后普通和超硬石膏模型的尺寸精度与对照组及其他消毒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0Co-γ辐射灭菌对石膏模型尺寸精度无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麻醉恢复室(PACU)中按摩脚心对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年龄30-64岁,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在PACU中为干预组患者按摩脚心,对照组不按摩脚心,两组患者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所用麻醉方法、麻醉药物及术后镇痛方法相同。记录术前、入PACU即刻、1h和离开时血清皮质醇浓度、心率、平均动脉压;评估入PACU即刻、1h和离开时的VAS评分;记录PACU中吗啡总用量、镇痛泵使用情况、患者满意度、PACU停留时间和恶心、呕吐、尿路刺激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血清皮质醇浓度和VAS评分降低P<0.05;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吗啡总用量、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次数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两组PACU停留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ACU中按摩脚心有利于缓解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疾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进而达到肺癌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对112例肺部病变(肿块63例、结节41例、实变8例)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细胞病理学诊断,采用22G穿刺针,精选最佳层面进针多部位取材,活检后行瑞-姬双染色,根据细胞学特征及结构特点及组织学检查,个别病例同时做抗酸染色。结果穿刺成功率99.1%,在112例中,肺恶性肿瘤74例,穿刺敏感性91.1%。特异性76.9%,假阴性8.9%,良性病变27例,均经手术及随访证实。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细针针吸细胞病理学检验诊断具有创伤小、简单快速、安全可靠、准确率高,便于推广,为临床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