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绝经前后异常子宫流血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因异常子宫出血于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行宫腔镜检查的27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子宫内膜息肉75例.其中5例镜下误诊为子宫黏膜下肌瘤,镜下诊断符合率为93.3%(70175);子宫黏膜下肌瘤50例,符合率为90.9%(50/55):子宫内膜增生症97例,其中7例镜下误诊为不典型增生或癌,符合率92.8%(90/97);不典型增生或子宫内膜癌19例,符合率为73.1%(19/26);萎缩性子宫内膜23例;宫内节育环残留8例。结论绝经前女性以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为主,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少见;而绝经后女性主要以子宫内膜息肉、萎缩性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为主。宫腔镜对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具有良好诊断价值,宜同时配合组织病理学检查。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更年期妇女的主要症状及更年期保健意识。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门诊的更年期女性进行当面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583例有效问卷,自然绝经349人,平均自然绝经年龄(48.7±3.4)岁,绝经前66.72%妇女出现月经紊乱,紊乱方式以周期延长、经量减少居多;82.50%(481/583)妇女出现更年期相关症状,最常出现症状潮热57.46%,(335/583),其次失眠50.60%(295/583)。症状程度量化评分(Kupperman评分)达重度者占7.03%(41,583);出现更年期相关症状的234例因感觉到不适症状在更年期门诊就诊,36例就诊其他科,然后转诊更年期门诊。大专及以上文化组51.27%(101/197)接受了绝经激素治疗,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初中以下及中专、高中文化组。结论调查者中潮热等血管舒缩症状仍是更年期相关症状的主要症状:虽然部分更年期患者有自我就诊意愿,但仍有部分缺乏更年期保健意识,以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明显,需进一步加强更年期知识宣教。
简介:目的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离体胰腺组织块行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波谱分析(HR.MASNMR),探索其代谢变化特征。方法按完全随机法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ANP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ANP组大鼠经腹腔分2次注射L-精氨酸2.5mg/g体重方法制备,对照组仅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运用HR—MASNMR分析两组离体胰腺组织代谢物的含量。结果造模12h后,胰腺水肿伴出血、实质内大片凝固性坏死、间质中炎性细胞浸润,并见胰周脂肪皂化;血清淀粉酶水平为(3527±429)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50±188)U/L。波谱分析显示ANP组胰腺组织的牛磺酸(Tau)、乙酸(Ace)、丙氨酸(Ala)波峰下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甜菜碱(Bet)、磷酸胆碱+甘油磷酸胆碱(Pc+Gpc)含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胆碱(Cho)、谷氨酸(Glu)、乳酸(Lac)波峰下面积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ANP大鼠离体胰腺组织块具有显著的代谢特征,为进一步开展人类重症急性胰腺炎在体波谱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不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的两组糖尿病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了解病史,测定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纤维蛋白原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DR组157例,NDR组122例;两组的病程、空腹血糖、HbAlc、尿微量白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胆固醇水平等指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病程(OR:1.127)、糖化山红蛋白(OR:1.032)及尿微量白蛋白(OR:1.006)与DR发生为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目的:探讨移植前不同疾病状态的血液疾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死亡原因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移植中心自2007至2011年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148例,按照移植前疾病是否获得完全缓解分为标危组(n=101)和高危组(n=47),分别比较复发死亡比例、移植后非复发死亡比例以及移植后非复发死亡原因的构成比。结果:移植后总生存率、复发率和非复发病死率分别为57.8%±4.5%、42.1%±6.1%和21.7%±3.6%。标危组复发病死率及移植相关非复发病死率均显著低于高危组(P〈0.001,P=0.013)。标危组复发死亡占40.7%,移植相关非复发死亡占59.3%,其中感染50.0%,移植物抗宿主病31.3%,弥漫性肺泡出血25.0%,肝静脉闭塞病12.5%,植入不良12.5%,颅内出血6.3%;高危组复发死亡占51.7%,移植后非复发死亡占48.3%,其中感染50.0%,移植物抗宿主病35.7%,植入不良21.4%,肝静脉闭塞病14.3%,颅内出血14.3%。结论:移植前获得完全缓解患者移植后非复发死亡比例高于复发死亡比例,而非完全缓解患者相反。移植相关非复发死亡原因中,不论移植前疾病状态,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都是最主要的死因。
简介:目的分析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就诊于阜外医院并经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确诊为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收集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并分析有无高血压病史以及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入选74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平均年龄52.47岁,男性65例(87.8%)。合并高血压病史53例(71.6%),与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比较,其平均年龄、性别比例、体重指数、个人史、入院重要生命体征、临床表现、主要实验室检查及药物、手术治疗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入院后接受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患者45例(60.8%),入院时白细胞计数(13.1±4.6vs.10.7±4.3×10^9/L,p=0.035)显著高于未接受腔内隔绝术患者,其他临床资料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高血压仍是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但主动脉夹层发病后呈现的临床特征与无高血压病史者无显著差异。腔内隔绝术已成为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较常见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