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严重脓毒性休克患儿实施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样本抽取时间阈值:2022.12-2023.12,构成来源:收治严重脓毒性休克患儿,数量58例,指导分组:数字表随机法,拟定2组:参照组、研究组,各纳入:29例,均展开PICCO监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情况。结果: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总满意度等指标以研究组统计值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水平护理前无区别(P>0.05);护理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脓毒性休克患儿实施PICCO监测中加强护理干预,可积极改善患儿的血压水平,确保治疗顺利实施,可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监测方法及其对心脏功能支持的效果,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于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36例急性心肌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实验组,每组18例。常规护理组接受标准护理措施,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监测方案和心脏功能支持策略。两组患者的护理监测指标和心脏功能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脏指数(CI)等,均有显著改善(p<0.05),同时,实验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也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此外,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也较常规护理组有显著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过敏患者的急救护理与生命体征监测的有效性,评估危机管理联合全程无缝隙急救护理在改善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急性过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全程无缝隙急救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危机管理。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呼吸频率恢复时间、心率恢复时间、急救时间以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恢复时间、心率恢复时间以及急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过敏患者的急救护理中,危机管理联合全程无缝隙急救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急救时间,加快患者恢复,改善预后,并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药学分析。方法:选取时间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按照入院单双号,将患者划分常规组和分析组,常规组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分析组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并联合缬沙坦。对比两组血压(SBP、DBP)、血糖、肾功能指标(Scr、BUN、UAER);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率。结果:分析组患者血压(SBP、DBP)、血糖、肾功能指标(Scr、BUN、UAER)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分析组不良反应率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有明显疗效,具有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患者106例,运用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对比组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实验组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脂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比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比组低,血脂水平优于对比组,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效果显著,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血脂水平。
简介: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它是由于B和T细胞两者联合缺陷所导致的疾病,呈X-连锁隐形遗传,主要见于男性儿童。其特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湿疹和反复的细菌感染3大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淋巴细胞数减少功能障碍,可伴发自身免疫疾病和恶性肿瘤,肿瘤发生率比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高100倍,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2006年10月我科收治1例典型的WAS综合征患儿,在2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儿顺利完成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病情逐渐稳定出院。现将此患儿在整个移植中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优化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的神经肌肉监测与护理模式,以改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确诊为MG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优化后的神经肌肉监测与护理模式,包括定期记录患者症状、重点观察肌力变化、进行神经肌肉传导速度检测等。对照组则依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神经肌肉功能改善程度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在临床护理效果、神经肌肉功能改善程度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肌力改善速度更快,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优化的神经肌肉监测与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康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