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5 个结果
  • 简介:腹膜转移癌是恶性肿瘤细胞经血管、淋巴管转移至腹膜腔的最常见的继发性腹膜肿瘤,临床预后较差。目前国际通用术前腹膜癌指数来评估其转移程度,选择合适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新策略(CRS+HIPEC)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并降低死亡率,因此术前合理准确的影像学评估就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腹膜转移癌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常用的MSCT、DWI及PET-CT3种影像检查技术在腹膜转移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腹膜肿瘤 肿瘤 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腹症患者,对其采用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诊断病情,分析检查效果。结果:120例患者中,通过超声影像学诊断出宫外孕73例(60.1%),急性盆腔炎24例(20.0%),黄体破裂11例(9.2%),卵巢囊肿蒂扭转8例(6.7%),胎盘早剥4例(3.4%);通过分析所有患者的急腹症影像特征,为临床医师诊断提供参考,所有患者均检测准确,准确率为100.0%。结论: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采用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进行临床诊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腹症 超声影像学 妇产科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在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或CT检查证实为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肾上腺损伤的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35例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中,单侧32例,双侧3例。超声正确诊断31例,漏诊4例。结论:超声检查可动态观察肾上腺损伤的范围、内部回声变化,借此监测随访损伤的转归,也可对初期声像图不典型的出血性病变作出明确诊断,特别是对危重患者、重症监护室和手术室患者行床旁检查,可作为诊断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的一种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 肾上腺损伤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影像学诊断方法在顽固性便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排粪造影、盆底四重造影、结肠运输试验、脾曲综合征专项检查4种方法,并进行比较。结果排粪造影诊断顽固性便秘的阳性率达43.37%,而盆底四重造影对盆底疝的诊断有意义,结肠运输试验对顽固性便秘而无便意者比较适宜,脾曲综合征专项检查是对结肠运输试验的补充和细化。结论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有目的地选择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特别对无便意者,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 标签: 排粪造影 盆底四重造影 结肠运输试验 脾曲综合征专项检查
  • 简介:目的:总结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表现,探讨MSCT对外伤性肾上腺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确诊并治疗的外伤性肾上腺血肿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重点分析CT对血肿的检出率、血肿的形态、大小、密度及随时间推移血肿的变化特点。结果:18例均为单侧肾上腺血肿,其中左侧3例(16.67%),右侧15例(83.33%);18例均合并其他多部位挫裂伤或骨折。平扫下随血肿大小不同,其形态发生改变,边界多光整,平扫CT值等或略高于同侧肾实质。增强扫描后无强化,随时间推移,血肿密度发生变化,其CT值逐渐减低,体积变小,趋于椭圆形改变。结论:外伤性肾上腺血肿具有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外伤病史结合CT增强扫描有助于。肾上腺血肿的定性诊断

  • 标签: 肾上腺 血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分析甲状旁腺良性肿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甲状旁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术前CT图像。结果:病变位于甲状腺周围、气管外血管内间隙。其中,腺瘤5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增强扫描周边实性成分呈明显均匀强化;囊肿4例,表现为边缘光滑、囊壁菲薄的囊性肿物,增强扫描未见强化。结论:CT检查可准确显示甲状旁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甲状旁腺肿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简介:膝关节是人体最大而且构造最复杂的关节,损伤最多,是由股骨髁、胫骨髁及髌骨、腓骨构成的活动关节,股骨髁及胫骨髁为松质骨,表面覆盖软骨,关节内有呈“C”形的内侧半月板和“O”形的外侧半月板以及前后交叉韧带。膝关节的骨髓腔由富含水分的造血细胞及脂肪组成。当膝关节外伤时,这些结构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膝关节外伤造成的影像学表现也不尽相同。

  • 标签: 隐性骨折 影像学诊断 膝关节
  • 简介:且的:探讨MSCT对空回肠常见原发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并总结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空回肠常见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CT诊断情况。结果:36例中,小肠腺癌18例,位于回肠3例,空肠15例,CT扫描表现为不均匀密度的肿块,病变边界不清,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及门脉期中度强化,其中14例伴有肠梗阻。小肠恶性胃肠道间质瘤14例,CT扫描显示为圆形或类圆形的肿块,边界较清,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周边部分明显强化。小肠原发淋巴瘤4例,CT扫描显示为结节状或环状肠壁增厚,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得出空回肠常见的恶性肿瘤有3种类型:小肠腺癌、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和淋巴瘤。应用CT增强扫描有利于空回肠常见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并可以发现病变向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征象,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肠 恶性肿瘤
  • 简介:肠系膜上动、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比较少见,由于其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常易误诊,且死亡率较高。笔者遇到9例经CT发现的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和4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病例,并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肠系膜上动、静脉 血栓形成 早期诊断
  • 简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肝内少见的肿瘤样病变,并非真正的肿瘤。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螺旋CT和MRI快速扫描技术的使用,其检出率有所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FNH的平扫和3期增强扫描CT表现,旨在分析和总结FNH的CT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 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11月在卫生保健中心接受检查的 54例周围型小肺癌为主要对象,根据时间顺序对其进行分组,每组 27例。对照组采用 X线检查,观察组采用 CT诊断,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 100%,对照组为 85.1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诊断上,相对于 X线, CT的诊断符合率更高,可以清晰的显示出小病灶的状态和内部结构,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周围型小肺癌 CT影像学 诊断价值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38岁。因车祸外伤入院。自诉左上腹及左侧腰部无明显不适。常规超声检查示:肝、脾大小形态正常,脾门左肾之间可见无回声团块,大小约40mm×29mm,边界清,内透声佳(图1A)。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示:无回声区内可见红蓝相间的湍流彩色血流信号,脾动脉相连(图1B)。脉冲多普勒超声无回声区内探及单相的收缩期动脉频谱(图1C)。超声提示:脾门处无回声囊性团块,考虑脾动脉瘤。CT检查示脾门脾动脉见一38mm×28mm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其内显著增强,强化均匀,脾动脉相仿,提示脾门区脾动脉瘤(图2),术中证实脾动脉瘤,行脾动脉瘤及脾切除术。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脾动脉瘤 诊断
  • 简介: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carcioma,BAC)是指生长在远端细支气管和肺泡的原发性肺癌,是肺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依据影像学表现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两类。本文对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局限型BAC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深对本病CT表现的认识,提高其诊断鉴别诊断水平。

  • 标签: 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无论是健康体检还是疾病检查,总能听到熟悉又陌生的超声检查(俗称B超)。很多人对超声检查并不了解,还停留在产检或结石等疾病的检查,事实上,这些只是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一小部分。超声检查究竟有什么用?那个黏糊糊的东西又是什么?检查之前有什么要注意的?报告要如何解读?下面就展开详细的阐述。

  • 标签: 超声诊断技术;特点
  • 简介:【摘要】探究超声波在诊断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对提升诊断准确性的价值。方法以 2019 年 1 月 1 日-2019 年 12 月 31 日

  • 标签: 超声波 输卵管异位妊娠 准确性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快速容积采集技术(LAVA)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结合病理初步分析前列腺病变血管生成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各40例的MRI表现,术前均行MRI常规平扫和LAVA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灶LAVA动态强化特征并获得TIC,分析其参数变化,同时对证实的病理标本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测定。结果:病变TIC分为3型:Ⅰ型为缓慢强化型,Ⅱ型为平台型,Ⅲ型为速升下降型;Ⅰ型多见于前列腺增生,Ⅱ型既可见于前列腺癌,又可见于前列腺增生,Ⅲ型以前列腺癌为主。前列腺癌组病灶强化峰值时间早于前列腺增生组,强化程度和强化率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均P<0.05)。前列腺癌组MVD值及VEGF表达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均P<0.05)。结论:LAVA动态增强扫描强化特征有助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且能反映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血管生成的不同状况。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磁共振成像 血管内皮生成因子类
  • 简介:目的:分析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总结一系列的诊疗体会,推广安全可靠的诊断方式,从而促进更多患者的快速康复。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选为主要的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后于诊断环节采取不同的诊断方式。对照组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实际病情,实验组则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准确率、诊疗服务满意度,借此评估不同方式的临床推广价值。结果:实验组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患者细微及隐匿性骨折诊断结果准确率、诊疗服务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推广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有效诊断,大大提高患者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治疗,促进他们的快速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比多层螺旋CT诊断方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更高,且安全性、可靠性等特征十分突出,必要时联合两种诊断方式,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医院的整体形象随之提升,现代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可持续的发展前景将一片大好。

  • 标签: 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细微及隐匿性骨折;诊断价值
  • 简介:PET/CT是集功能、形态学检查于一体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肿瘤良恶性鉴别、分期、转移监视等方面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尤其在乳腺病变中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PET/CT在乳腺癌诊断、淋巴结评估及术后复发转移等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本文简要介绍该技术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 CT 淋巴结 肿瘤复发 肿瘤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肝硬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09年1月—2014年2月来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断的肝硬化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诊断的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门静脉管径、血流情况,同时观察肝硬化患者的肝脏轮廓、肝实质光点、脾脏大小及有无腹腔积液。结果:观察组的血流流速峰值、平均速度及门静脉管径分别为(12.35±2.31)cm/s、(10.24±2.13)cm/s、(1.65±0.53)cm,对照组分别为(18.97±4.35)cm/s、(17.45±4.78)cm/s、(1.02±0.2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肝硬化患者出现肝脏轮廓锯齿状变化、肝实质光点增粗、脾大、腹腔积液、胆囊壁增厚等症状。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可清晰显示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门静脉管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