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辅助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ASAⅠ~Ⅱ级60例行甲状腺切除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右美托咪定组(C组),各30例。D组取羟考酮5mg于颈丛神经阻滞前10min缓慢静注,随后静脉注射负荷量的右美托咪定0.5μg/kg,输注时间10min,继续以0.2μg/(kg·h)速度持续泵注维持至缝皮;C组不予注射羟考酮,其他用药一致。监测记录两组患者T0、T1、T2及T3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T0时点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1、T2、T3时点,两组MAP、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T2及T3时点,C组MAP、HR明显高于T1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与T1时点MAP比较,t=10.527,P<0.05,与T1时点HR比较,t=12.712,P<0.05;T3与T1时点MAP比较,t=11.245,P<0.05,与T1时点HR比较,t=10.155,P<0.05)。D组患者满意度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辅助用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减轻甲状腺切除术术中应激反应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简介:摘要目的在剖宫产术中对患者采用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腰麻的方式,查看其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94例产妇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布比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腰麻方式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查看两组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结果经过研究对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没有显著差别,且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对患者采用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腰麻的方式,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安全性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方法50例行手法复位的骨折及关节脱位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实验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起效用时为(1.4±1.0)min,手术用时为(10.4±3.8)min,苏醒用时为(3.5±1.5)min,离院用时为(20.3±4.2)d;实验组患者的麻醉起效用时为(1.3±0.6)min,手术用时为(4.1±2.7)min,苏醒用时为(1.2±1.1)min,离院用时为(13.1±2.6)d;两组患者麻醉起效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手术用时、苏醒用时以及离院用时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麻醉前,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前的血氧饱和度(SpO2)为(99.2±0.6)%,麻醉后为(92.3±1.1)%,实验组患者麻醉前的SpO2为(99.4±0.4)%,麻醉后为(92.5±0.7)%,麻醉后两组患者的SpO2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对照组患者中发生明显体动17例(68.0%);实验组患者中发生明显体动1例(4.0%);实验组患者体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具有比较显著的麻醉效果,而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择期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入组,根据患者入组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5例,分别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以及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比疼痛水平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4h、8h、12hVAS疼痛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疼痛VA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控镇痛,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减少恶心呕吐。
简介:目的:检测革兰阴性菌中耐季铵盐消毒剂-磺胺复合物的qacE-sul1基因,为临床提供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信息。方法:使用稀释计数法测定6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季胺盐复合物(QACs)的最低有效杀菌浓度.使用改良的表型筛选试验检测耐QACs的表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试验检测耐季铵盐消毒剂-磺胺复合物基因qacE--sul1。结果: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离株对QACs的最低有效杀菌浓度超过其推荐消毒浓度的8倍;6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表型筛选试验14株阳性;11株qacE-sul1基因阳性.其中部分菌株进行全长基因测序并登陆美国核酸数据库(Genebank).注册号:AY769739;结论:在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中已出现由遗传物质介导的高耐QACs的细菌;衣研究所采用的改良表型筛选试验能有效地检测高耐QACs的细菌表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45例使用右美托咪定+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对照组45例则采用右美托咪定+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完善时间,使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h、12h时等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h、12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小手术前采用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方式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镇静、阵痛持续时间更长,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疝气手术使用左布比卡因复合利多卡因持续硬膜外麻醉的作用。方法根据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的40例疝气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最小50岁,最大80岁,患者使用L2~3间隙穿刺并向头端置管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初次使用剂量为1%利多卡因复合0.375%左布比卡因10mL,10分钟没有出现并发症,则根据制定的麻醉方案未进行持续泵注1%利多卡因复合0.375%左布比卡因,控制给药速度6mL/h。结果全部患者手术过程均良好,没有并发症病例出现。结论利多卡因符合左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麻醉在老年疝气手术中的效果非常突出,能够安全可靠的维持手术麻醉需求,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乳腺癌患者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麻醉对患者术后切口浸润镇痛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乳腺癌患者,样本纳入量为80例,样本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之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为2组,其中单用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麻醉,联合组采用右美托咪定符合罗哌卡因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临床麻醉各项指标作为其麻醉效果的对比依据,根据研究结果得知,联合组患者麻醉效果更佳,对患者术后切口浸润性镇痛效果更好,且与单用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麻醉安全性的对比依据,根据研究结果得知,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与单用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符合罗哌卡因麻醉,对患者麻醉效果更好,为优质麻醉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瑞芬太尼,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情况。结果在麻醉诱导前(T0)、插管时(T1)、术毕时(T2)和拔管时(T3)时,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不明显,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较短,警觉/镇静评估法评分(OAA/S)较高,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能够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平稳,躁动发生率较低,可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三元复合因子Net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et基因全长片段,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Ad5/F35-Net重组腺病毒载体。建立24只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PBS组、绿色荧光蛋白(GFP)组和Net组,3组分别注射0.1mL的PBS、Ad5/F35-GFP(1×108PFU)和Ad5/F35-Net(1×108PFU),干预3周后,测定各组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移植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移植瘤组织原位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Net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与PBS组及GFP组相比,Net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减小(P均〈0.05),而其PCNA表达显著降低(P〈0.01),原位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结论:Net可明显抑制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移植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移植瘤细胞原位凋亡。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七氟醚行非气管插管全麻在儿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满足非气管插管全麻条件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发分为对照组(给予单一氯胺酮麻醉法)40例,实验组(给予氯胺酮复合七氟醚麻醉法)40例,对比2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情况。结果实验组麻醉诱导期(T1)的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心率(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手术施行中,给予氯胺酮复合七氟醚行非气管插管全麻不仅有助于确保患儿的血流动力学稳定,还有利于抑制不良反应发生,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窦口-鼻窦道复合体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接诊的2017年5月接诊的鼻炎患者58例,对所有患者使用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使用多平面重建法,观察钩突、鼻中隔、鼻中甲的形态、结构和变异情况,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58例,预期CT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就MPR重建法能够获得患者清晰的冠状面图像,清晰的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的解剖和变异情况。病变组患者的OMC解剖变异发生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鼻中甲气化的出现率最高,钩突气化的出现率最低。结论使用16排螺旋CT检测能够获得清晰的OMC图像和解剖变异,慢性鼻窦炎与OMC解剖变异有一定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实施于小儿腹腔镜疝气修复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疝气修复术的患儿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34例设为对照组,开展氯胺酮麻醉,剩余34例设为观察组,开展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分析和对比两种药物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而诱导时哭闹以及切皮时体动情况均比对照组良好(P<0.05);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手术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下降低于90%的患儿例数相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实施于小儿腹腔镜疝气修复术中,不仅诱导效果好,而且不影响患儿呼吸,且术后苏醒快,镇痛以及镇静作用均非常好,因此建议在临床上使用该种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2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实施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和拔管期心血管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拔管前、拔管时的动脉血压和心率出现上升现象,而在5min后患者的动脉血压明显降低,从整体比较,观察组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拔管5min后的躁动发生率为10.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在全麻手术患者中运用,能够有效抑制患者苏醒期的躁动,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比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布啡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胃肠道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择期行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根治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组(S组)和纳布啡复合右美托咪定组(N组),每组40例。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组(S组)给予舒芬太尼2ug/kg和右美托咪定4ug/kg,纳布啡复合右美托咪定组(N组)给予纳布啡2mg/kg和右美托咪定4ug/kg。两组均用生理盐水配到100ml;负荷剂量2ml,背景剂量2ml/h,PCA剂量2ml/次,锁定时间30min。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6、12、24和48h的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变化、追加次数、镇痛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均满意,术后2h,6h,12h,24h和48h时,VAS评分N组和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镇痛期间Ramsay镇静评分均示镇静适宜。镇痛期间,S组发生恶心、呕吐7例,呼吸抑制6例,头晕头痛4例,瘙痒6例;N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呼吸抑制2例,头晕头痛5例,瘙痒1例,N组不良发生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纳布啡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胃肠道手术后镇痛,效果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相当,安全有效,不良反应更少。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苏醒期拔管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7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32人。对照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30min采用地佐辛进行肌肉注射,观察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30min采用地佐辛进行静脉注射。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器官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镇静评分和镇痛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6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结论在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采用肌肉注射地佐辛的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线片和CT影像在评估胸腰椎骨折中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于我院接受X线片与CT影像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诊断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情况,将患者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X线片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CT影像的方式进行检查,经过检查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后方韧带复合体完整性。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检查后,诊断结果与TLISS评分系统(Thethoracolumbarinjuryseverityscore)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诊断中,采用X线片与CT影像两种方法进行诊断,均可以有效的进行初筛工作,两种检查方式各有特点,在临床中也都可以应用在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诊断中,并且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