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重型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时间节点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28例重症肝病者做出医疗调研对象,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研究患者的预后效果,检测患者检测TB、ALT、TBA等肝功能数据指标。结果5例(17.85%)、20例(71.43%)患者疗效显著、3例(10.71%)患者治疗无效。经过DPMAS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明显恢复P<0.05.结论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数据进行验证和分析,将患者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数据进行归纳,治疗期间,患者的预后质量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对重症肝病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值得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童睡眠监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共98例需实施多导睡眠监测患者。常规组不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监测成功率97.96%,监测失败率2.04%,常规组的监测成功率79.59%,失败率为20.41%,两组相比较,差距非常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住环境陌生、睡眠不足、电极脱落等会影响儿童睡眠监测效果,所以,在监测前,护理人员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工作,重视监测过程中异常信号,及时做好补救工作,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宣教也有利于保证监测成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用于有机磷中毒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90例呼吸机治疗的有机磷中毒重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础干预,实验组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呼吸机治疗的有机磷中毒重症患者家属满意率;呼吸机治疗的时间、转入普通病房时间;护理前后患者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酸碱度;死亡率。结果实验组呼吸机治疗的有机磷中毒重症患者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呼吸机治疗的时间、转入普通病房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酸碱度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酸碱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呼吸机治疗的有机磷中毒重症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改善病情,维持生命体征良好,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82.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患者的呼吸(24.5±5.4)次/min、血分压(24.5±5.4)mmHg、平均动脉压(88.4±8.1)mmHg、指脉氧饱和度(77.5±7.0)%及心率(95.4±10.9)次/min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呼吸(17.6±4.1)次/min、血分压(86.8±7.4)mmHg、平均动脉压(77.2±6.9)mmHg、指脉氧饱和度(95.6±10.4)%及心率(81.5±7.2)次/min,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极大的改善了患者呼吸、血分压、平均动脉压、指脉氧饱和度及心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在临床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支持,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满意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还能有效避免创伤,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无创呼吸机能快速的是呼吸衰竭患者通气流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护理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84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予以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并采取综合性护理,包括正确使用无创呼吸机护理、无菌操作护理、压疮预防护理、呼吸道及口咽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评价指标、护理满意度、呼吸机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在呼吸通气期间给予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安全性,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研究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PD)患者脑部代谢变化。进一步探索帕金森痴呆(PDD)患者发生痴呆的病因。方法通过观察59例帕金森病患者豆状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豆状核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NAA/Cr)和胆碱/肌酸(Cho/Cr)比值的变化,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以分析其与1H-MRS的相关性。结果帕金森病患者豆状核NAA/Cr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区域(P<0.05),而Cho/Cr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区域(P<0.05);PD中医证型与1H-MRS的NAA/Cr、Cho/Cr值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HMRS可以检测到PDD患者脑部的代谢改变,有助于PDD的病因诊断及风险预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因素并加以总结。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5月由妇产科收治的146例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的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硬膜外剖宫产麻醉效果的成功与否,分为麻醉成功组和麻醉失败组,其中成功组120例;失败组26例。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在镇痛前以及镇痛30min后VAS(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分娩镇痛持续时间、补救镇痛的次数、平均动脉压。结果在本次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中,失败率为17.8%;麻醉失败组的产妇在镇痛过程中的镇痛持续时间和镇痛补救次数明显多于成功组;两组产妇在镇痛持续时间、镇痛补救次数以及转行剖宫产时的平均动脉压在比较上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发现导致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与动脉压的改变、镇痛持续时间和镇痛补救次数有关,可作为临床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易栓症相关的颅内静脉系统血栓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诊治的易栓症实验室检测阳性的 3例颅内静脉系统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均以头痛为首发症状。易栓症检测呈蛋白 S缺陷,其中一例伴蛋白 C联合缺陷。影像学检查提示均累及多个静脉窦或静脉。结论 易栓症是颅内静脉系统血栓的潜在病因,尤其对不明原因的颅内静脉系统血栓进行易栓症实验室检测有助于及早诊断,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围术期肺部感染胆道手术患者护理中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胆道手术后肺部感染患者,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纳入时间为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之间,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作为护理质量的对比依据,根据研究结果分析,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优异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将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作为护理效果的对比依据,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显著优异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明,在胆道手术围术期肺部感染患者护理中,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应用效果较好,为有效护理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影响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疾病预后结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曾收治的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疾病患者75例,按照最终的疾病预后效果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统计该病的死亡率,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病情资料、疾病史及临床疾病治疗护理情况等,研究影响预后结果的相关危险因素,根据结果制定相关的措施。结果重症急性肾衰竭疾病的死亡率约为52.0%,两组患者在患有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连续血液净化时间、体内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含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衰竭器官数和首次接受血液净化时间是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症急性肾衰竭疾病的死亡率较高,患病后预后效果较差,而且导致其预后结果差的相关因素较多,只有根据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44,应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44,应用整体护理),对比2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70.45%,对比2组护理效果,观察组更为理想,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取得最佳效果,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