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在喉癌患者中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1月在本院耳鼻咽喉科接受治疗的的60例住院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得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干预可改善喉癌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到2020年8月收治的老年MCI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48例。试验组给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每周5天,每天30分钟,训练难度采用自适应的方式进行调节。对照组训练每周5天,每天30分钟,训练难度是固定的。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血清IGF-1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MMSE评分(28.73±1.02)、MocA评分(22.03±5.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认知行为疗法(CBT)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心理护理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12周后比较2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2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基于CBT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和认知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术后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诊断为焦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94例,采用计算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住院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对比差异所在。结果:住院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较住院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术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建议在心肌梗死患者的术后管理中广泛应用该护理模式,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针刺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 2019年 6月 -2020年 6月我院的脑卒中患者 106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到院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为单数的患者分为对照组,编号为双数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生活能力以及精神状态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 7.52±1.83)分、生活能力评分( 87.62±5.17)分、精神状态评分( 17.38±2.16)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评分指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针刺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IL-1β、IL-6的影响。方法:选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认知行为疗法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ITAQ评分、临床症状评分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7.44%,干预12个月后的ITAQ评分为(15.47±2.45)分,各项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参考组。且经数据软件分析P<0.05,研究结果有意义。结论:在应用人性化护理+认知行为疗法之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护理依从性较高,认知情况逐渐恢复正常,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患者情况逐渐好转,因此医院可以进一步拓展人性化护理+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