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方式,探讨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单纯治疗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6月—2017年8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2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随机分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前庭康复训练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组(C组),每组各40例。采用头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比较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前庭康复训练,相对单纯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对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治疗的差别以及治疗影响。结果A组、B组、C组患者的DHI评分以及HAMA评分进行比较发现,A组患者的DHI评分、HAMA评分是最低的,说明A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最加优良,而B组患者的DHI评分、HAMA评分是最高的,说明B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最差,而C组患者的DHI评分、HAMA评分在两组之间,各组之间的评分,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5%(31/40),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34/40),(P<0.05)。结论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通过前庭康复训练以及服用司西酞普兰进行联合医治,能够产生优良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各方面的改善情况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中医适宜技能护理,分析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情况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比较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4.16,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2.5%(25/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57,P<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在高龄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36例高龄产妇,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延续组(68例)和常规组(68例),并比较不同组产妇子宫入骨盆时间、血性恶露消失时间、6个月后纯母乳喂养率、产后抑郁和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结果延续组产妇子宫入骨盆时间和血性恶露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延续组产妇产后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则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延续组产妇6个月后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服务模式有助于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减少产后抑郁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其值得推广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120名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形式,选取同时患有轻中度焦虑和抑郁的患者51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5人,实验组26人,实验组患者给予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均为期3个月,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及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实验组SAS评分为(42.51±9.74),对照组SAS评分为(54.01±9.77),实验组SDS评分为(38.15±10.61),对照组SDS评分为(53.05±9.10),实验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可改善MHD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情绪或行为控制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3月本科接诊的老年痴呆病患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A组和B组均24例。A组实行预见性护理程序干预,B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致残率等指标。结果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致残率为0.0%,明显比B组的16.67%、12.5%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明显比B组的79.17%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老年痴呆病患施以预见性护理程序干预,可显著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低致残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腹泻小儿患者32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为16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取整体护理,对比两组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为(2.5±0.7)d,平均住院时间为(3.5±0.9)d;对照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为(3.4±0.9)d,平均住院时间为(5.7±1.2)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探讨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住院血管性痴呆患者100例,均为该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人分别展开对比。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护理模式,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ADL评分和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程度来评估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的ADL评分为24.09±1.01,明显优于对照组(34.36±2.68),且住院时间(49.34±1.23)短于对照组(58.14±1.33)(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而对照组满意度为88.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住院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