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静脉输液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意义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编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且χ2=4.500,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76.00%,χ2=4.153,P<0.05;观察组依从性良好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χ2=7.018,P<0.05。结论针对静脉输液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有效加快其机体功能恢复进度,还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提高依从性,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济南军区总医院骨创科山东济南250031)摘要目的及时发现截肢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让患者正确面对伤残,促其恢复信心,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适应社会。方法通过对临床11例截肢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总结相关经验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结果患者能正确面对伤残事实,主动进行功能锻炼,预防残肢挛缩。结论截肢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2型糖尿病且伴随抑郁症患者采取社区综合性行为与心理干预对于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社区综合性心理与行为干预方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前糖代谢指标和抑郁指数均较高(P>0.05);护理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以及抑郁指数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伴随抑郁患者采取社区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糖代谢指标并缓解其抑郁程度,该干预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病人发生出走行为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照组与干预组研究病例分别来自我院精神科出走行为防范护理干预实施前(2015年8月—2016年7月)及实施后(2016年8月—2017年7月)各自接收的60例住院精神病病人,比较两组病人的出走事件发生率及家属满意率。结果防范护理干预前,对照组病人的出走事件发生率为25.0%,其出走原因主要有住院生活枯燥、觉得自己没有病、受到病态心理驱使、医院大门或门窗破旧损坏、对医务人员不满、外出检查管理不完善等;防范护理干预后,出走事件发生率由25.0%降为5.0%,家属满意率由80.0%上升为96.7%,P=0.002,P=0.004。结论了解住院精神病病人发生出走行为的高危因素,并给予防范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避免出走事件的发生,提高家属满意率,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整形美容需求也急速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在整形美容技术日益发达,整形美容形式逐渐普及的的背景下,整形美容外科的发展更是取得了质的飞跃。但同样整形美容医学中涉及到的心理问题也愈发突出,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整形美容医学不仅仅只是医学的范畴,而且关乎到社会、心理、伦理等多个领域,在强调整形美容达到社会审美要求和受术者心理满足的同样也要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角度考量,正确的处理好受术者情感、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和渴望,以实现受术者整形美容的目的和价值。也就是说整形美容医学与心理学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在整形美容医疗实践中,重视心理因素的评估对于提升医疗质量,达到医疗效果,维护受术者健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强迫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90例强迫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强迫症量表(Y-BOCS)测试评分,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随访比较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两组患者强迫症量表(Y-BOCS)测试评分改变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强迫症量表(Y-BOCS)强迫思维、行为与治疗前均有改善,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结论对强迫症患者给予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医护人员准确把握患者病情,调整治疗该方案,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指导干预对全身麻醉后心理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接受全身麻醉的腹部手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健康教育,研究组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指导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理躁动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躁动程度0级的比例为50%,1级的比例为38.89%,对照组患者躁动程度0级的比例为27.78%,1级的比例为22.22%,数据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的HR、SpO2以及MA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min及苏醒后,两组患者的HR、SpO2以及MAP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趋于平稳。结论心里指导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全身麻醉后的心理躁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心理干预对患者全身麻醉后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72例行腹部全麻手术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另外给予心理指导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入室时、气管导管拔出前后3min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躁动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拔管前后3min的心率(HR)、无创动脉平均血压(MAP)与入室时比较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拔管前后3min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与入室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HR、MAP、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拔管时发生躁动23例,躁动发生率为63.89%(23/36);观察组患者拔管时发生躁动8例,躁动发生率为22.2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85,P=0.0024)。结论全麻手术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指导干预,可以明显减少在苏醒期气管导管拔除时出现的躁动情况,提高配合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姑息性止痛放疗骨转移癌患者心理状况及止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76例中晚期骨转移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的心理状态,护理后的镇痛效果。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其中观察组HAMA、HAMD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97.36%)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姑息性止痛放疗骨转移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情绪,急疼痛症状的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干预价值。方法纳入的患者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的83例ICU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普通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普通护理组实施一般护理对策;心理护理组在普通护理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1)ICU护理满意度;(2)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差异。结果(1)心理护理组对比普通护理组ICU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2)干预前两组焦虑和抑郁情绪相似,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对比普通护理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干预价值高,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其护理满意水平,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