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路径在癌症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本科200例癌症放疗病人,其中肺癌90例,食道癌30例,脑转移癌20例,乳腺癌35例,骨转移癌25例,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组采用癌症放疗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对病人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及出院日焦虑及抑郁程度、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路径组病人出院日焦虑及抑郁程度、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05)。结论采用合理的心理护理临床路径方案,加强癌症放疗患者的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病人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41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实施常规护理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其健康知识掌握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试验组患儿则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的高热持续时间为(2.8±0.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0.5)d,试验组患儿的脓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为0%、2.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3.3%、15.5%,试验组满意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度8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治疗时结合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护理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我院所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路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3280.26±302.27、3.26±0.32)明显低于对照组(3522.93±310.91、6.85±0.1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护理应用于白内障患者当中可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成本,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减少护患纠纷。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使用大柴胡颗粒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患有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热证的患者其临床治疗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患有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热证的患者作为本次分析探究的主要对象,并且把所有的患者随机的分配到两组,常规治疗组中的53例患者仅使用常规化传统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而实验治疗组中的53例患者使用大柴胡颗粒的治疗方法。两种治疗方法实施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生活品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实验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概率(92.45%)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概率(71.70%),在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方面,实验治疗组患者在实施大柴胡颗粒的治疗方法之后其生活品质以及心理状态明显得到了提高,且患者对治疗结果也比较满意。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热证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使用大柴胡颗粒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患有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热证的患者,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个人的生活品质,临床效果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标本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3-4um切片,光镜观察。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即用型工作液,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肿瘤细胞免疫表型。结果36例DLBCL中结内占52.8%,结外占47.2%,胃DLBCL是最常见的结外淋巴瘤类型,占结外淋巴瘤52.9%,无论发生于结内或结外,肿瘤均由中心母细胞或免疫母细胞样大细胞构成,瘤细胞弥漫分布,全部表达B细胞标记CD20,83.3%(30/36)病例Ki67>40%,36.1%(13/36)表达MUM1,69.4%(25/36)表达bcl-2,38.8%(14/36)表达bcl-6,13.8%(5/36)病例表达CD10,少数病例表达CD5(1例)及CD30(2例),瘤细胞不表达CK、CEA、CD3、ALK、EMA。GCB型13例(36.1%),non-GCB型23例(63.9%)。随访2-34月,17例建在,9例死亡,10例失访。结论DLBCL是发生于结内、外的大B细胞弥漫性增生形成的一组侵袭性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占54.5%(36/66),也是最常见的结外淋巴瘤类型,具有发病部位广泛,免疫表型复杂等特点。临床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及淋巴瘤分类中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诊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100mg/d)口服治疗,实验组给予大剂量阿司匹林(300mg/d)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与对照组的6.7%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更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大肝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甲胎蛋白含量(75.6±62.5)ng/L,对照组(168.6±73.9)ng/L,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肿瘤最大直径为(6.3±0.5)cm,对照组为(7.6±0.4)cm,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疗效优于只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术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大肝癌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4月-2016年12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针对性选择此段时间内普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将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展开研究,其中50例作为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普外科护理方法,另外5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而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展开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普外科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护理效果较为理想,为医院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临床推广实践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在脑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了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一段时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成本、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