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成分制备产生溶血血浆原因探究及改进措施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血站收集的300袋成分血液进行分析处理,并对血浆中存在的不合格现象进行分析统计,并采取改进措施。结果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所收集的血袋进行分析后,统计可得知在成分制备过程中出现红浆比例为3%,而对于产生的红浆的原因最为常见的是原材料,其次为血液的存储时长。在通过对成分制备过程中出现血浆红蛋白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改进后,成分制备过程中出现红浆比例为1.65%,明显好转,将改进前后的数据资料分析处理后,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血液成分进行分析调查,更换血袋原材料,有效的避免了血液在存储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血液中红细胞破裂而溶血,从而提升了血液的有效使用率,提升了血浆成分制备的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血液成分 制备 溶血血浆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龙湾区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tainingVaccine,MCV)接种率,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PPS法抽取30个行政村(居委会)作为调查单位,根据分层抽样方法,入户调查1~7岁适龄儿童MCV接种情况。结果调查1510名儿童,户籍儿童建卡(证)率99.63%,流动儿童建卡(证)率,MCV1接种率98.87%,MCV1合格接种率92.38%,MCV1及时接种率66.75%,MCV2接种率96.84%,MCV2合格接种率82.23%。结论MCV接种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合格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较低,应综合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提高MCV2接种率和MCV1及时接种率,建立有效免疫屏障,降低麻疹发病率。

  • 标签: 含麻疹成分疫苗 接种率 及时接种率 合格接种率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研究人员对覆盆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展开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有关覆盆子在不同行业领域中的应用更是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阐述覆盆子开发利用现状及分析覆盆子中的化学成分,对覆盆子的药理作用展开探究,以期为促进覆盆子的科学合理应用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覆盆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成分输血的护理方法及特点,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入院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分输血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均或成功,中性粒细胞重建中位时间为12d,血小板重建中位时间为22d,均顺利植活。病人一直期间均发生不同程度口腔溃疡及胃肠道反应。其中发热6例、消化道出血3例、药物性肝损伤1例。随访后1例在半年后复发。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分输血过程中,于治疗前制定合理的输血治疗方案,熟练护理技术是提高患者移植成功的重要方法。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移植 输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院2009-2013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情况,为提高医院管理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确定医院的工作重点和发方向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某院2009—2013年住院病人疾病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前10位疾病住院病人数占全部住院病人数的91.61%,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一直位于前3,近三年除损伤和中毒病人数在下降,其余疾病分类住院人数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医院应重视疾病构成情况,制定年度计划,确定发展方向,调整服务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 标签: 住院病人 疾病构成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血经成分制备后血浆发生报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通过调查本血站2017年全年制备的57331袋血浆报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制备血浆类产品57331袋,报废1267袋,占血浆总制备量的2.2%。报废原因主要由颜色异常、渗漏、脂肪血、溶血等情况引起的。结论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导致血浆报废的原因很多,采供血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按血站操作规程操作,加强工作中各关键控制点的质量控制,进行成分制备过程的信息化建设,减少血浆的报废,为临床患者提供更多符合国家标准血液成分产品,节约紧张的血液资源。

  • 标签: 血液成分制备 血浆报废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路上皮尿液细胞学诊断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尿检阳性率的方法。方法收集本院近20年来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尿路上皮癌,并做尿细胞学检查的50份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与留尿方法、次数的关系。结果尿路上皮癌的阳性率为70%(35/50)。此分析表明尿路细胞癌细胞学阳性率与尿路细胞癌组织学分级、查尿次数及留尿方法有关。连续查尿4次后,阳性率不再升高。结论尿液细胞学阳性率与查尿次数、病理组织学分级及留尿方法有关。正确有效的留尿方法可以提高病理诊断阳性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标本采集前标本容器的准备、患者的准备、尿标本采集种类的不同、标本采集后的处理4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总结这4个环节应注意的事项,确保尿液标本检验结果准确。

  • 标签: 尿液标本 采集 检验
  • 简介:摘要要提高尿液检查的质量,必须正确的进行尿液标本的收集和保存。选择合适的容器,容器的标示要明确,根据检查的目的尿标本可收集晨尿,随机尿和餐后2小时尿,24小时尿,尿培养尿标本;收集的标本最好在30分钟内进行检查,否则应该进行妥善的保存,最常用的是冷藏还有冷冻以及一些化学防腐的方法。

  • 标签: 尿液标本 尿标本的收集 保存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检验过程中,对尿液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方法从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临床检验1000例尿样本里面选择误差相对较大的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次检验这些尿样本,对具体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0例尿样本里面存在150例检验结果误差比较大的尿样本,尿液检验误差出现率是15.0%;对尿液检验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标本送检、保存以及采集因素、临床用药和相应实验室因素。其中实验室因素对患者尿液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最大,达到30.7%,其次是临床用药因素,所占比例为20.0%,标本保存因素所占比例为8.7%,对患者尿液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最小的是标本送检因素,只占3.3%。结论进行尿液临床检验工作的时候,所有环节里面都有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应该对每一个检验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提高临床检验结果所具有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

  • 标签: 临床检验 影响 尿液检验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中的蛋白质检验方法及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1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作为检测物,使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实验对象尿蛋白,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来检测其中的微量白蛋白,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得出的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与采用尿液分析仪得出的测定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液蛋白质检验中,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比尿液分析仪更加准确,也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及灵敏性,是一种很好的检验方法,值得使用与推广。

  • 标签: 尿液 蛋白质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相关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比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或溶栓治疗及恢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以及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本组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3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配合相应的心理干预与康复训练,会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血栓形成 心理干预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切除术后形成胆道结石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抽取我院63例胃切除术后并发胆结石患者设为观察组,抽取26例正常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胆囊指标变化并进行因果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胆囊空腹容积明显增大,胃切除手术后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者占78.9%,胆囊收缩功能不良者占68.6%。胆结石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1,与对照组比较存有明显差异。结论胃切除术后胆结石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是由于胃切除手术导致胆道动力学的改变,引起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是术后胆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胃切除术 胆结石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成分输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正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血液分离设备和血细胞分离机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制备的血液成分浓度和纯度,提高了输血疗效。随着种类的增多不断发展并被临床推广和应用。但是由于技术要求及成本经济等因素,自动化仪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在我国广泛普及,血站的医务工作者只能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设备,制备各种血液成分制品供临床使用,以达到安全、高效、节约血源的目的。

  • 标签: 成分输血 优势 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提高尿液分析仪尿常规检测准确性的措施及方法,以提供可靠且准确的检验结果给临床。方法随机抽取42例异常结果尿液标本,利用尿液分析仪予以尿常规检测,监控尿液分析仪的检测流程,分析影响尿液分析仪尿常规检测准确性的因素,总结提高尿液分析仪尿常规检测准确性的措施和方法。结果经研究分析发现,影响尿液分析仪检查准确性的因素有试剂带蘸尿液时间、尿液煮沸、尿检温度以及尿液放置时间。掌握和控制好试剂带蘸尿液时间、尿液放置时间,适时对尿液进行煮沸,在恒温下实施尿检可提高尿液分析仪检测准确性。结论根据影响检测结果因素的分析,严格按照尿常规检测要求,采取合理且有效的措施,可使尿液分析仪尿常规检测准确性得到提高。

  • 标签: 检测 尿液分析仪 尿常规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反应和镜检红细胞的结果。方法随机选取900份病房患者留取的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按仪器操作说明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并进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反应呈阳性,镜检有红细胞(RBC)306例,无红细胞88例;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呈阴性,镜检有红细胞(RBC)11例,无红细胞495例,两种检验结果出现明显差异。结论在临床尿检中,采用尿液分析检测尿潜血反应和镜检红细胞相互结合使用,不可相互替代。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镜检红细胞 潜血反应 结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对选择性尿液检查用于泌尿系统感染诊断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筛选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212例泌尿系统感染者设为观察对象,对研究对象尿液标本,分别使用2种不同检验方法进行诊断,观察研究不同检验方法诊断结果。结果以尿沉渣镜检为准,尿液白细胞计数诊断准确率83.70%;尿液NIT检测准确率95.65%;诊断准确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IT诊断准确率高于尿液白细胞检测,而尿液白细胞检测灵敏度较高。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临床中对泌尿系统感染使用选择性尿液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同时可对感染程度进行鉴别确诊,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选择性尿液检验 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