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院前诊治延误的因素,为指导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出院病历和电话回访的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诊治延误的原因,比较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保类别、梗死类型和部位、发病时危急程度、吸烟等因素与院前诊治延误的关系。结果医保患者、65岁以下患者、发病时症状危急患者和文化程度高患者诊治延误时间较短(P<0.05),而与性别,梗死类型和部位、吸烟等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年龄、医保类别、发病时危急程度,文化程度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院前诊治延误因素。故应加强公众人群对冠心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尤其是老年人、无医疗保险和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以改善STEMI患者院前延误状况,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镇出生缺陷项目孕前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在我镇12个村和一个社区采用宣传教育、免费发放斯利安叶酸片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评估的方式对育龄妇女进行出生缺陷孕前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分别抽取了2232名和1987名妇女进行相同的孕前出生缺陷相关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对象的优生优育知识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5.5%提高到82.3%。项目干预时主要宣传途径为宣传手册的发放,但干预对象最易接受的宣传方式为知识讲座,群众满意度为96.11%;妇女吸烟,饮酒者所占比重较干预前下降,其丈夫吸烟的比重也降低。孕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乱服药现象有所下降;干预后服用叶酸妇女的比例(86.22%)比干预前(15.38%)明显提高,并且64.39%的对象能在孕前3个月连续正规服用。结论孕前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但需重视其中薄弱环节。需继续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向育龄群众宣传孕前连续规范服用叶酸的重要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罩在院前急救严重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患者紧急气道开放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喉罩紧急开放气道40例,与气管插管开放气道38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平均插管成功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结果平均插管成功时间喉罩组0.64±0.17分钟;气管插管组1.43±0.15分钟,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喉罩组成功39例,成功率97.50%;气管插管组成功23例,成功率为60.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抢救复苏成功率喉罩组优于气管插管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严重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患者紧急气道开放时,喉罩具有插管便捷、高效、通气可靠、成功率高的优点。
简介:摘要高处坠落伤是指人们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从高处坠落,受到高速及阻挡物(如地面)的冲击力,使人体组织和器官受到损伤,大多数为多发伤,伤情复杂,病势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院前急救棘手。本文通过对108例高处坠落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总结出抢救高处坠落伤患者必须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维持正常血氧浓度及充足的血容量,积极止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做好抢救准备,遵守先救命再治伤的抢救原则,积极处理致命伤,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生命及恢复患者肢体的基本功能。从而体会到抢救者必须保持冷静,紧张而有序,操作准确精炼,以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积极配合抢救,取得更好的抢救效果。安全转运的同时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做好抢救准备,及时准确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可能存在的潜在性损伤,让病人及家属一起承担潜在风险,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胶囊内镜检查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清洁效果。方法127例患者随机分成20%甘露醇组(42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42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散组(43例),比较3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结果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散组的肠道清洁有效率为93.02%,肠道清洁效果最好(P<0.05)。结论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散进行肠道准备可有效提高胶囊内镜检查图像的清晰度及病变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合格送检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相应对策,提高检验标本质量,减少不合格标本的送检率,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本院住院部送检的4957例不合格标本根据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2检验前质量指标中标本标签不合格率、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量不正确率、血培养污染率、标本运输丢失率、抗凝标本凝集率、标本溶血率、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对不合格标本按照每季度进行分类调查。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不同时间段和各指标的变化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准确可靠检验报告充分依赖完善的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体系。分析前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和保证,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就能从根本上杜绝差错的出现,提高实验室的医疗质量,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本市辖区内幼儿园就读的30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其抚养人进行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现状调查,并评估儿童营养状况。结果调查结果本组受试儿童中不良饮食行为总百分比达到了60.33%,其中无法独立完成进食(46.33%)、存在不良进食习惯(41.67%)百分比较高(P<0.05);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28.33%,其中本组儿童超重(9.0%)和肥胖(9.67%)百分比较高(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存在普遍性,且超重和肥胖占比较高,应注意纠正儿童不良饮食行为习惯,促进均衡膳食,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