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应用在创伤骨折患者中对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第1-2季度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共计1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组(n=68)和对比组(n=68),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早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切口感染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早期组患者疼痛评分和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比组、焦虑评分高于对比组,经对比分析具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8.81%,明显高于对比组的85.71%,经对比分析具统计学意义(X2=10.088,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应用在创伤骨折患者中对护理效果理想,可给予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创伤急救手术术前等待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创伤急救手术的10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方法降低手术术前等待率,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术前等待率、手术时间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并分析实验组手术术前等待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术前等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0.05),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品管圈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创伤急救手术术前等待率和手术时间,但对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四肢创伤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减轻其术后疼痛的临床情况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择选98例患者,就诊科室均为骨科,时间2020年01月~2021年04月。均确诊为四肢创伤骨折,行手术治疗。抽签法分组:常规组49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49例,实施综合护理。统计学对比两组的VAS评分以及护理效果等。结果:术后统计,在VAS评分方面,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在MBI、Fugl-Meyer运动评分方面,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在护理总有效率方面,干预组(97.96%)高于常规组(83.67%),P<0.05。结论:四肢创伤骨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手术预后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创伤脑出血患者手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创伤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在重症创伤脑出血手术后的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对照组提供常规化的护理服务,实验组则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进行两组患者重症创伤脑出血手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效果的观察与比较,统计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后。结果:实验组重症创伤脑出血患者手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干预效果十分显著,且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普遍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结论:必须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重症创伤脑出血患者手术后的快速康复,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给予重症创伤脑出血患者病情的稳定控制,治疗结局的直接改善以多重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车祸多发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院内180例车祸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合并创伤性凝血病以及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创伤性凝血病率为27.8%(50/180),其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碱缺失≥6、GSC评分≤6分、合并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病人死亡率为40.0%(20/50),其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为23岁以下、GSC评分在6分以下、合并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车祸多发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病人独立危险因素较多,并且致死因素较多,临床中需要关注独立危险因素,降低合并症发生率,控制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创伤骨科病房中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整体效果。方法:选择了从2021年12月到2023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86例创伤骨科病人,将他们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在实验组中,病人接受了疼痛护理的管理方式,而在对照组中,病人接受了常规的护理。经过护理之后,两组的病人比较了疼痛程度、焦虑抑郁状况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在疼痛程度、焦虑抑郁状况及睡眠质量上来看,实验组的整体结果比对照组好,统计学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病房中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在临床医学中,凝血功能障碍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发病原因有凝血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含量降低等,分为单一性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和在疾病基础上出现多种凝血因子减少导致的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两种。传统凝血项检测都是用来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进行检测与评估,但由于操作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再加上以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作为检测基础,使血小板在凝血系统中起到的作用被进一步削弱,进而导致血栓形成以及纤维蛋白的溶解过程都无法动态呈现出来,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凝血全貌,因此在临床医学方面的实际应用便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Hartert是提出血栓弹力图的第一人,但广泛应用在临床医学中是多年之后才发生的事情,它凭借着时效性强、操作简单等多种优势,获得了众多临床工作者的喜爱,可实现床旁快速检查,就连 CCTs很难检查到的凝血异常也能很快检测出来,并且在对血液中血栓形成和溶解过程进行可视化检测与分析时,其实时性表现也是十分出色的。临床方面有关血栓弹力图的综述大多集中在以学科应用进行概述,本文主要对血栓弹力图在几种临床常见凝血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介绍,希望能推动血栓弹力图在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治疗的应用。
简介:摘要: [ 目的 ] 研究探讨 抗感染药物治疗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 [ 方法 ] 以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7 月为时间段,选择我院收治的 200 例 急诊外科创伤( Ⅱ 类、 Ⅲ 类及严重创伤的 Ⅰ 类伤口 ) 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组 100 例患者。对照组,常规消毒清创处理;研究组, 抗感染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且评价愈合程度,另外统计切口感染发生情况。 [ 结果 ] 研究组切口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Ⅰ级愈合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且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 结论 ] 抗感染药物治疗可降低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率,作用显著,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骨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对于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 方法 : 本次研究对象共 46 例,均选自我院收治的骨创伤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9 年 6 月 -2020 年 5 月,根据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在以往常规护理模式下,按照科室相关规定,为对照组患者提供饮食、用药、疾病监测等各方面的护理服务,组内成员共 23 例。其余患者归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内容同上,另外增加使用中医护理技术。 结果 :从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项指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 合理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将情志护理、辩证施护、术后功能锻炼贯穿至骨创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护理质量提高,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