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使用真空压力灭菌器后产生的湿包如何有效消除的方法。方法在不违反操作原则的过程中,以冷凝水排出方法的不同设计三种消除实验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控制冷凝水排出开关可以有效提高干燥率。讨论可以通过控制冷凝水开关可以有效提高干燥率,但灭菌前的包装准备、灭菌包的装载和卸载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影响灭菌方法的有效性,因此都应该引起重视。

  • 标签: 预真空压力灭菌 湿包 消除
  • 简介:为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卫生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则规定,对新建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应选择同类生产企业进行类比调查。笔者将近年开展类比调查的经验和体会与同行商榷,并探讨开展类比调查工作的方法。

  • 标签: 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 预评价 类比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查找预防措施,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观察我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已确认输液反应的病例135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有药物因素、操作因素、输液器具、季节及个体差异等。结论注意药物配伍及输注速度,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加强输液观察,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把握好药品及输液器具的采购渠道及质量关等,才能够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输液反应 主要原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医院门诊是面向社会,面向广大就诊患者的一面窗口,是患者能否及时就诊的指示灯。现在随着复杂的各种社会因素,就诊的患者是越来越多。患者的救治效果、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对医院的满意度都在这道门槛显现,所以,门诊检分诊工作尤显重要。目前我国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的分诊模式,所以每家医院都以符合自己医院的情况进行分诊。为了能将检分诊的工作做得更好,特将我院的分诊模式总结如下。

  • 标签: 预检分诊 预检分诊的意义 预检分诊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综合评估在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目标包括分析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在前护理中的作用和潜在优势。方法:采用对比法,于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对90例老年人进行了研究。将这些老年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老年综合评估,另一组作为对照组未接受评估。通过收集老年综合评估结果以及对照组的基本信息和医疗记录,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接受老年综合评估的老年人在身体功能、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此外,老年综合评估还有助于及早发现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结论:老年综合评估在前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全面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情况,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及时进行干预,从而延缓老年人的功能衰退,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综合评估 预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诊检分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急诊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60例纳入观察对象,对患者实施急诊检分诊及护理流程优化,观察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和预后满意度。结果:所有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检分诊护理流程之后送达抢救室抢救,及时治愈和有效治愈的患者有55例,占比为91.67%;延误治疗患者5例,占比8.33%;抢救患者中有10例出现并发症,占比16.67%;并发症患者中6例经过抢救后成功救治,4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中科学利用急诊检分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提高分诊护理质量,争取了抢救时间,并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急诊检分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医患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适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预检分诊 抢救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检分诊率现状分析及持续质量改进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为对照组,2014年6月~2015年5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为观察组,随机抽取两组各10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等候时间、急诊检分诊准确率、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等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67.54±18.57vs627.57±31.96),急诊检分诊准确率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00%(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了急诊检分诊准确率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确保了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 现状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循环冲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5例患者上机前透析管路的冲交替采用密闭式循环冲方法与传统的冲方法。每例患者各冲6次,透析期间监测在线尿素清除指数Kt/V值,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肝素用量、“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率、Kt/V值。结果两种冲方法在使用相同肝素用量时,密闭式循环冲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的100%,采取传统式冲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的92%。在肝素总量减少10%时,密闭式循环冲方法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的97%,采取传统式冲方法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的86%,凝血分级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线尿素清除指数Kt/V和“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密闭式循环冲法能减少了透析器凝血的发生率,减少肝素用量;避免透析膜的有效面积减少,保持Kt/V值的稳定,能有效地提高血透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同时降低了污染的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预冲 密闭式
  • 简介:摘要在医院中,门诊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医疗工作的前线,门诊对患者疾病的检查与救治,直接反映了门诊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本文从我院门诊的实际出发,探讨儿童医院门诊检分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讨其综合价值。

  • 标签: 儿童医院门诊 预检分诊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无肝素血液透析的冲方式及透析方法。方法将本院血液净化室48例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分成A组和B组,应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冲及透析,分析其优缺点。结果AB两组透析器凝血情况B组低于A组,B组患者透析反应少于A组。结论干预性冲透析器的透析方法操作简便,透析效果明显,减少患者透析过程中的透析反应,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无肝素透析 肝素 预冲方式 凝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充氧对减少吸痰导致组织缺氧的影响。方法在非充氧和充氧条件下,观察15例危重患者吸痰前、吸痰结束时、吸痰后5分钟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变化。结果与吸痰前相比,非充氧组吸痰结束时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均显著降低(P<0.05),吸痰结束后5分钟,SvO2仍未恢复正常。如给予充氧、吸痰结束时无低氧血症,组织缺氧较轻,虽然PaO2、SaO2、PvO2、SvO2亦低于吸痰前水平,但明显高于非充氧组吸痰结束时的水平。吸痰结束后5分钟,组织缺氧完全纠正。结论充氧可以预防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

  • 标签: 预充氧 吸痰 组织缺氧
  • 简介:目的识别、评价和分析某公司年产2万t黄原胶建设项目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综合运用检查表法、类比调查等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和分析。结果类比企业粉尘检测的9个点中有1个点超标,合格率为88.9%;噪声检测的22个点中有2个点超标,合格率为90.9%;本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氢氧化钠、盐酸,各监测点均未超标。该建设项目的选址和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设计、辅助用室的卫生设施配置等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该建设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基本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 标签: 黄原胶 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 预评价
  • 简介:目的识别、分析与评价拟建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检查表法与类比法相结合的原则,对拟建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在对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类比企业现场调查,确定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焦油沥青挥发物、苯并(a)芘、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吡啶、苯酚、甲酚、苯酚钠、萘、联苯、菲、氨、氢氧化钠、硫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噪声等,检测结果14种化学毒物浓度和噪声强度皆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因菲、苯并(a)芘无国标,故采用前苏联标准判定,结果显示焦油火车卸车工作点和中温沥青装车工作点苯并(a)芘的MAC0.01~0.46μg/m3,超过了前苏联的职业接触限值(0.15μg/m3)。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 标签: 煤焦油 职业病危害 预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门诊检分诊中存在问题,并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方法将我院各门诊诊室作为调查研究地点,就门诊检分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讨论出合适的改进方法,为患者后续诊疗打下有利基础。结果与结论目前医院门诊检分诊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各管理层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实现持续质量改进。

  • 标签: 医院 门诊预检分诊 问题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靶向控护理对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82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靶向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心理状态、麻醉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左侧段、右侧段、横段清洁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 靶向预控护理 肠道准备质量 心理状态 麻醉不良反应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冠肺炎下检分诊的有效护理措施与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8月本院门诊接诊病人20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优化检分诊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纠纷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关于护理纠纷,试验组发生率1.0%,和对照组7.0%相比更低(P<0.05)。关于满意度,试验组数据98.0%,和对照组数据84.0%相比更高(P<0.05)。关于护理质量:试验组数据(98.42±0.97)分,和对照组数据(91.58±2.46)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新冠肺炎下医院门诊用优化检分诊护理,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护理纠纷发生率更低,护理质量提升也更为迅速。

  • 标签: 预检分诊 新冠肺炎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收治的266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33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感染护理控制,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1.50%)、护理纠纷发生率(2.26%)、护理差错发生率(0.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77%、7.52%、5.26%)(P<0.05)。结论护理管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医院需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予以预防和控制,从而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护理 医院感染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基于当前的医疗发展情况,我国的医疗水平在稳步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方面存在的风险。然而当前我国在医疗器械的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导致无法直接对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控制。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我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随后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 标签: 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 质量控制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传播轮状病毒(RV)的各种途径,制定相应的措施切断RV的传播途径。方法搜集2012年入院的感染RV的新生儿,采用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检测对象是患儿接触后和接触前的物品,通过这种检测方法寻找传播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结果2011年与2012年组相比较,2012年组患儿院内感染RV发生率较明显降低。比较这两组的医护工作人员所用的听诊器、暖箱、布类用品、奶瓶等用具的RV阳性率,发现它们之间具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幼儿易感染RV,RV还可以通过接触、呼吸道、消化道等方式传播,而“手消毒”这种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感染几率。

  • 标签: 轮状病毒感染 婴幼儿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血液检测不合格的因素及控制策略。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80例血液检测不合格标本,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结果血液检测不合格的因素主要包括药物影响、血液凝固、抗凝剂使用不合理、样本送检延迟以及溶血等。结论在采集血液检测标本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相关血液检测标本采集流程、操作要求,及时、准确的将血液检测标本送检,以此降低血液检测不合格发生率,提高血液检测标本质量。

  • 标签: 影响 血液检测 不合格 因素 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