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是一种诊断和治疗胰胆疾病的有效方法。随着内镜的改进,插管技术及造影成功率的提高,ERCP对胰胆疾病及十二指肠疾病的正确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ERCP虽然创伤小,但是作为一种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技术,仍有一定的危险性及并发症。通过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的术前指导及术后的观察及预见性的护理,降低了患者ERCP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的机率与程度。方法通过对在消化内科行ERCP术的150例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及术后的观察及预见性护理。结果对ERCP术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针对性的护理,其中收效良好。结论通过术前指导、术后的周密观察护理,是确保ERCP安全性及治疗并发症的有力保障,对ERCP术的成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简介:摘要慢性硬膜下血肿(简称CSDH)是指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有完整包膜的血肿。临床表现多样化,缺乏特征性,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笔者收集了近三年18例经CT和手术治疗的硬膜下血肿病例。目的通过对18例硬膜下血肿的诊断综合分析讨论,旨在提高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技术。资料和方法本组18例病例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45—78岁,平均56岁。既往有外伤史11例,不明确有外伤史7例,头疼、头晕15例,精神反应迟钝1例,言语障碍、肢体肌力减弱2例。方法采用CEHispeedDual全身CT机扫描,以OM为基线,层厚与层距均为7mm,扫描时间为2.0S。CT检查结果血肿少数呈低密度或略低密度,多数为等密度或混杂密度,血肿呈新月形10例,梭形5例,其余为双凸形及不规则形。讨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是外伤后3周形成的血肿。是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延续。但也有学者指出,慢性硬膜下血肿只是轻微颅脑外伤或无外伤史,不伴有脑挫裂伤。认为它并非是急性硬膜下血肿演变而来,其出血多系桥静脉撕裂,血液缓慢溢入硬脑膜下腔所致。硬膜下血肿由于形成时间不同,其形态和密度变异较多。复习文献结合本组病例,我们认为下例五种征像对诊断具有指导意义(1)单侧脑沟脑裂变窄,甚至消失。(2)密度改变或脑内病变不能作出合理解释。(3)白质挤压移位征。(4)移位不明显。而临床重的病人。应考虑双侧硬膜下血肿的存在。(5)对移位不明显,尤其是双侧等密度病人,应行增强扫描,血肿硬膜呈点状或线状强化,同时有灰白质界面内移,有条件作磁共振则更为明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计算机X线摄影(CR)在床边摄影中的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对300例床边病人用CR的IP板进行照射,得到共500张图像,对图像的质量、临床应用的灵活性、对周围环境包括其他病人的影响及临床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并与屏-片系统获得的影像图片进行对比。结果所有的CR图像能达到临床诊断的需求,其中甲片482张,占96.4%,乙片16张,占3.2%,丙片2张,占0.4%,无废片,与传统屏-片系统相比,CR较大的宽容度,良好的动态线性范围,较宽的响应和后处理能力,大大的提升了影像质量,同时CR存在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不足,曝光量较大等缺点。结论CR在床边摄片中较传统屏胶系统的图像质量高,病变部位显示清晰,能完全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并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7-2011、12月我院120例以新生儿窒息住院的患儿初期的MRI影像表现及58例复查病例的MRI影像表现。结果120例根据MRI影像表现分为5组;A组25例;MRI无异常发现;B组45例(轻度);小范围脑水肿(累及1-2个脑叶);C组18例(中度);累及2-3个脑叶脑水肿,部分合并T1WI呈点状或弯曲条状髙信号;D组32例(重度);弥漫性大面积的脑水肿,部分合并出血或其他不同程度病变22例。A组没有复查病例;B,C组复查25例,仅C组5例发现异常征象;D组32例复查均出现明显的异常征象。结论MRI可以客观地反映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情况,并且可以早期评估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