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威斯康星穹隆附近的奥陶系碳酸盐岩曾被认为是白云石化混合带模型的典型代表。野外观测、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都表明,在这些岩石中广泛存在的白云石、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的微量矿物和钾硅酸盐矿物之间存在成因联系,它们保存了区域热液成岩作用的特征。利用流体包裹体方法、阴极射线发光和平面光岩相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以及有机质成熟度数据确定了水-岩相互作用的约束条件。白云石、闪锌矿和石英中两相水质流体包裹体的均-化温度为65-120℃,而冷冻数据表明Na-Ca-Mg-Cl-H2O流体的矿化度为13-28%NaCl当量重量百分比。因此威斯康星穹隆及其附近古生界岩层中广泛分布的白云石化作用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发生浓卤水的水一岩交互作用的结果,并与区域性的密西西比河谷型微量矿物的矿化作用和钾硅酸盐的成岩作用同时发生。对白云石化混合带模型的重新评价以及在岩相学和地球化学方面令人信服的新证据都表明,混合带模型不能解释威斯康星穹隆上广泛分布的白云石化作用。本文还提供了大量文献,在普遍意义上对混合带模型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简介:本文通过实例说明了一种深海相沉积体系的筛选方法,该方法在挪威中部海域的沃灵(Voring)(〉18×10^4km^2)和默勒(More)(〉6.95×10^4mi^2)巨型盆地成功地得到了运用。优选了美国东部特拉华盆地和西班牙艾恩萨盆地的露头作为类比对象,把由这些露头得出的地层结构信息(architecturalinformation)与研究区的地震资料和井筒资料综合在一起,描述了研究区深海相沉积体系的三维几何形态。本文通过实例研究了沃灵和默勒盆地深海下扇沉积体系的地震相和沉积层序,说明了其几何形态和沉积规模具有较大的变化性。研究区的主要地层结构单元(architecturalelement)为:(1)以堆积作用为特征的盆地底部沉积,例如席状砂和舌形体;(2)多期充填的沟谷和河道沉积;(3)受地形控制、具有多种充填式地层结构的大陆坡沉积(slopeaccommodationdeposit)。在挪威中部海域,深海沉积体系到物源区的距离达数十甚至数百公里,盆地底部沉积地层的覆盖面积多达数千平方公里。然而,对由露头观察到的和地下资料所反映的不同规模的岩相分布和构造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在一条深水沉积剖面线上,规模大小不同的沉积体系,其沉积作用都是相同的。在未勘探的盆地中,砂体预测的规模都具有区域性,因此,在预测深水盆地的那些地方最有可能发育砂岩及其储集性能方面,文中所介绍的方法都是很有用的筛选法。
简介:混相气水交替注入已在世界上很多油田实施,同时开展了大量的数值模拟来研究速度、重力、段塞尺寸、非均质性对气水交替的影响。但是关于气水交替驱油效率的实验室研究还没有见到文献报道。本文报道了在玻璃珠人造岩心的模型上进行了一系列气水交替驱替试验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1)研究一次接触混相气水交替注入法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2)阐明驱替过程的驱油机理;(3)为有效开展油藏数值模拟提供基准数据系列。研究中使用玻璃珠人造岩心而不用岩心是为了使我们首次直观地观察每个气水交替试验过程中流体的相互作用。一系列的间接混相气水交替驱油试验是按气水比分别为1:1、4:1、1:4进行的。在一定的流速范围内完成这些试验以研究毛管数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并把它们的驱替动态与水驱和简单的混相驱试验相比较。结果表明:驱油效率是速度和气水比的函数,还发现模拟用油-水和溶剂-水相对渗透率是不同的,尽管事实上油和溶剂是一次接触混相。如果这一结论对油藏流体成立的话,则清楚地表明一次接触混相将影响气水交替驱油效率的预测。
简介:坎塔雷尔油田(Cantarell)发现于1976年,属全球大油田之一。该油田位于墨西哥湾南部的大陆架上,地处坎佩切大陆坡的中东部,距墨西哥坎佩切卡门城80km。坎塔雷尔是一个有22年开采历史的老油田,已生产了近78.61×10^8桶石油。它由4个区块组成,分别是阿卡尔(Akal),诺霍赫(Nohoch),查克(Chac)和库茨(Kutz),其中最重要的区块是阿卡尔,含有90%以上的油田总石油储量。全油田共有223口生产井,采用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的方式从上白垩统碳酸盐岩角砾岩中开采稠油和天然气。早在1990年人们已经认识到,在坎塔雷尔油田下面可能存在一个远景油气圈闭,但由于这个地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品质较差,而且构造非常复杂,所以一直没有开展钻探。最终的勘探结果表明,新发现的锡希尔(Sihil)油田大大出乎人们对逆冲断块的预期,其石油储量比截止目前在这个地区所发现的任何逆冲断块油田的都要高。基于这一石油发现,Pemex勘探和生产公司(PEP)制定了一项勘探开发战略规划,对其它深层系断块开展研究,扩大油气储量。
简介:为了便于解释维也纳盆地南部莫斯布伦(Moosbrunn)试验区的3-D地震资料,利用野外数据建立了构造地质模型。通过断层滑移方向的微观构造野外调查、活化断层的野外观测以及地震无法分辨的断层野外识别,建立了一个复杂的3-D断层模型,用于3-D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构造地质填图和动力学解释表明,维也纳盆地发生过多期构造活动。虽然在主位移带内识别出了大的水平错距,但许多断层样式只显示了较小的水平错距。因此,根据地质或卫星资料难以识别它们。由于维也纳盆地是拉张成因的,所以其拉张作用伴随着强烈的左旋运动。具有双向断层方位的拉伸走向滑移双断层的发育是维也纳盆地斜向-左旋拉伸作用的典型表现形式。这种几何形态关系与规模无关,在露头中可以是米级的,在3~D地震资料中可以是数百米级的,而在盆地中可以是数千米级。在Badenian阶(下中新统)的露头中识别出了双向左旋走滑断层。这些断层构成了在南北向挤压作用下产生的共成因的走滑双断层。双断层面逐渐消失在主断层中,这些主断层构成了一般呈菱形的断层围限断块的边界。后来Badenian期早Pannonian期的拉张作用导致东西向到北东一南西向的张性断裂系统叠合,而且原有的压性断层经常被重新利用。莫斯布伦地区3-D地震测量结果表明,存在一个北东南西走向的中心主位移带(PDZ)。主位移带在地表表现为一个长12km、高40m的断崖,在数字高程模型(DEM)上可以看到这个断崖。根据遥感资料和数字高程模型标绘的线性构造与野外露头的微观构造分析结果以及由3-D地震时间切片数据解释出的断层非常吻合。维也纳盆地及其邻区主要以线性构造为特征,这些线性构造以北西和北东向为主,以南北向为次。在卫星图片和数字高程资料中,北西向�
简介:Ek-Balam油田是墨西哥坎佩切湾海上一个较大的油气田。该构造是由于多期盐构造活动及其所伴随的拉伸作用而形成的。盐向构造核部迁移起始于侏罗纪一早白垩世,一直持续至中新世。一些较大的侏罗纪一早白垩世正断层将体罗纪盐层断开。虽然Ek-Balam构造附近有一些东倾的断层,但大多数断层向西倾。有些断层后来在晚白垩世和第三纪再次活动。一系列晚白垩世断层将Ek构造和Balam构造分割,使得该构造东部下掉。第三纪断层与盐体的持续抬升有关,其相对于中央隆起呈对称展布。地震时问剖面、白垩纪角砾岩和启莫里支阶三维深度模拟以及平衡构造横剖面为Ek-Balam构造提供了精确、详细的构造几何形态及断裂模式的资料。在白垩纪角砾岩层中,许多断层具小幅度下落且沿倾向不连续。然而,启莫里支阶顶部被不同时代的断层切割,许多断层具明显的下落,且延展较长的距离。详细的构造几何形态和断层样式可用于识别Ek-Balam油田内的构造分隔块和启莫里支阶储层和牛津阶储层中的次生圈闲。
简介:小井眼完井已在全世界应用了几年。这种完井方式的目的是降低油气井成本(包括钻井与完井成本),并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本文要介绍印尼西北爪哇海域(ONWJ)油田对油气井实行小井眼完井的结果。通过对以前油井性能的回顾,重点分析小井眼井在完井期间的问题、这些井的后续产量、可能实现的成本节约和将来各项采油修理作业好处的比较。到目前为止,已在ONWJ油田打了40多口小井眼井。这些井都是以3%”或2%”单管完井的。通过这种完井方式,实现了节省成本。但在完井时产生了一些其他的问题,有可能降低这些项目的经济效益。完井期间最经常出现的是固井作业后在尾管段发生水泥堵塞(占注水泥井总数的22.2%),这是由水泥顶替不佳引起的。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相对较深和井斜较大的井中。据已有经验,钻井作业过程的改善能减少完井期间的作业问题。总体结果表明,与小井眼有关的问题,相对于它的节约成本和有利于作业的潜力来说,还属于可接受的范围。在我们的实践中,小井眼单管井的产量与常规井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本文还介绍了为减少与小井眼单管井有关的事故而对作业所作的某些改进。
简介:作为综合性时延地震方案的一个主要内容,对PanCanadian的Weyburn油田薄层状裂缝碳酸盐岩油藏的大规模CO2注气进行监测,于2000年8月在注气前,成功地采集到了水平井井间地震测量的原始数据。该项目的目标是要推广可能追踪作为时间函数的CO2含量详细变化的技术以及证实地面地震数据(3分量和9分量三维)和三维VSP的监测效力(在相同的时间里做这两项工作)。这实现这一目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和在一个产量限定的时窗内,结合作用压电震源挠性管和48级压敏检波器串的创新技术,在两口平行水平井进行了作业。所记录的资料展示了以很多有用波型组成的波场。处理结果表明,用压缩波(纵波)、剪切波(横波)和管道波导波的层析成像,对监测注CO2气的效应有较好效果。我们相信,这次在Weyburn作业的成功,向人们展现出井间地震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
简介: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新工具,利用这些工具开发了一种基于区带的强大而系统的勘探方法,可用于评价非常规油气资源。这种方法与油气系统模拟相结合,可以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区带勘探的早期高效快速识别“甜点”。油气系统模拟可以用于预测页岩地层中油气类型及数量、吸附气含量以及对页岩储层水力压裂增产处理等非常重要的地质力学性质。上述参数图又可以转化为油气生成、滞留和孔隙体积等要素的成功几率图,这些图件可以与诸如进入区块的可能性和揭露目的层所需的钻探深度等非地质因素相结合。这些基于区带的图件都用概率单位表示,因而通过简单的相乘即能获取区带的总体成功几率图,从而圈定甜点的位置。相似的方法也可用于煤层气资源评价。在本文中,我们以北美页岩油和页岩气区带为例,对这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些例子中既有资料丰富的阿拉斯加北坡的页岩区带,又有资料比较少的美国东北部和南部地区的页岩区带,而亚太地区许多含油气盆地更类似于后者。我们以实例说明,基于有限资料的油气系统模拟预测结果,与钻探和生产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有了基于油气系统的地质资源量评价结果,再加上区带总体风险评估结果,油气公司就可以在非常规资源区带勘探的初期根据存在经济可采油气资源的概率就区块收购做出决策。
简介:经过短短几年勘查工作,已在吐哈盆地西南部初步落实了十红滩大型砂岩型铀矿床,初步查明西山窑组一、二、三岩性段中赋存的南、中、北三条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带。十红滩矿床外围,大间距钻探证实找矿目的层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稳定分布;地层泥(煤)—砂—泥(煤)结构良好;岩性—岩相—地球化学特征对砂岩型铀成矿极为有利;在十红滩以西南矿带继续向西延伸;在十红滩以东的白石滩、迪坎儿等地段也发现了工业矿孔;西起苏巴什、东到迪坎儿,大量勘查钻孔发现了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和异常。在哈密坳陷南缘等铀成矿有利地区,钻探查证已初步圈定层间氧化带3~4层,发现了砂岩型铀矿工业矿孔和铀矿化。系列勘查研究成果展示了吐哈盆地南缘良好的地浸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的思路是:系统开展吐哈盆地南缘勘查评价,继续主攻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适当探寻侏罗系、第三系中与油气有关的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可能性。建议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深挖细找扩大十红滩矿床规模,探索查证外围新矿带和新层位,预测筛选新的找矿有利区段”三个层次相结合。
简介:我们使用基于数据体象素可视化技术,分析了从俄亥俄州杰克县采集的一组偏移的三维地震反射数据。调节前寒武纪反射面时间切片中心象素的不透明度,结果,揭示了在海平面之下大约1460m(4800ft)的一排水河道系统对俄亥俄州前寒武系表面的切割现象。发生于侵蚀作用在前寒武纪不整合面上产生了100m(350ft)宽的支流的图象,它们共同形成一个前寒武系表面的大致平行于俄亥俄州地下Grenville前缘走向的400m宽的河道。定义前寒武纪反射面的零相位地震子波的增宽和分裂,展示了这些河床。此地震子波图象是由上覆MountSimon组和下伏的河道充填间的界线与下伏的前寒武表面之间的界面的反射所引起的薄层干扰效果应生。因此,这个地震图象能定位俄亥俄州地下一新的岩性单元。这些河床沉积比上覆MountSimon组更老,因此,必须至少应是中寒武世时代。河床形态表明其流动的方向大约是向南60kin的Rome地槽,很可能把沉积物输送到该盆地。尽管用三雏地震方法只对俄亥俄州进行少量的取样,这种被埋藏的古河道沉积在前寒武系面上是很普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