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人胜人胜和剪綵花,都是节令物事,前者的制作与佩戴,在人日,后者为立春。这是南北朝至隋唐时候的情景。人日故事,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翦綵为人,或镂金簿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隋杜公瞻注云:"人入新年,形容改从新也。华胜起于晋代,见贾充《李夫人典戒》,云像瑞图金胜之形,又取像西王母戴胜也。①"所谓"华胜",本为汉代流行的首饰之一种。《释名·释首饰》":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也。"《太平御览》卷七一九《服用二十一》"花胜"一项引此条作:"花胜,草化(花)也。言人形容正等,人着之则胜。②"花胜,即华胜。"形容正等",犹后世谓人容貌端正也。
简介:昙石山文化分布于闽江下游地区,重要的遗址有闽侯昙石山、庄边山、溪头、福清东张等,以昙石山遗址命名,这个命名已在学术界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但是,对于昙石山文化的内涵问题,却存在着不同看法。有的把昙石山遗址上、中、下层都归入“昙石山文化”,有的提出昙石山中、下层才属于昙石山文化,指出昙石山上层是不同于中、下层的另一类文化遗存,后者巳获得考古界多数承认。最近有同志对昙石山下文化层性质又重新分析,认为昙石山下层“同中层内涵差别悬殊,下层主要陶系……同金门富国墩、车潭壳丘头、白沙溪头红陶阶段更相近,应放在一起考虑”,提出昙石山文化“以昙石山中层为代表”。对此,我尚有不同的意见,现就昙石山下层墓葬分期和中、下层类型内涵问题,谈些粗浅的看
简介:四川邛窑现已是享誉中外的我国南朝后期至宋代的名窑,品种有青瓷(釉色有青、黄、褐、绿、黑、紫、蓝等)、白瓷、花瓷等等,器形有日用生活器具、文房用具、玩具等。邛窑在其长达七百余年的历史中,尤其是其辉煌期的唐宋时代,广泛地学习、借鉴、吸收我国其它地区先进的制瓷文化传统,不断发展,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品位和工艺技术,丰富品种;也不断以其独特的蜀地文化艺术和工艺科技影响全国许多瓷窑。邛窑在这种长期的同全国各地瓷窑间的文化艺术和工艺科技的相互学习交往中,使邛窑文化(下文我们将论及,邛窑文化为四川文化的代表,至少是四川文化的一个重要部份)走向全国,对我国的陶瓷文化、民俗文化、科学技术等等,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