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长久以来,国内外的许多博物馆在门票问题上展开了多种多样的探索和实践,目的就是为了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扩大博物馆社会教育面。2003年5月18日,杭州市所属的15家博物馆以及潘天寿纪念馆等实行常年免费开放,引发了国内博物馆界门票问题上的不小震荡。2004年年初,浙江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向全社会宣布实行常年免费开放;同期,北京、广州的一些博物馆也在原来基础上采取了力度更大的免费开放。由此,一场全国范围内可称之为“免费参观博物馆”的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各地很多博物馆都陆续实行了形式多样的门票变革,最大程度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政府和媒体等给予此运动极大关注,并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免费参观博物馆”也激起了社会大众的热烈反应,很多博物馆里变得熙熙攘攘,一改过去冷冷清清的局面。与此同时,博物馆界内部也开始了门票问题上的讨论,很多学者对博物馆门票的相关问题给出了具体深刻的分析,也有利弊大小等的判断。
简介:19世纪中叶,清政府实行积极的文化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创办了众多书局,刊刻大量传统经典著作,学界一般称这些机构为"官书局"。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官书局研究中存有争议的某些具体问题进行考证。关于晚清官方出版机构的表述,地方督抚在各地设立的书局称"晚清地方书局"可能更准确一些,而"官书局"则不仅包括19世纪中叶以来各地方督抚设立的地方书局,也包括清政府设立的译书局。在晚清地方书局第一人的问题上,尽管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地方督抚大员是早期地方书局的积极倡办者,但胡林翼当属晚清地方书局第一人。而晚清地方书局的设立是在太平天国破坏和挑战清朝正统文化权威、质疑清廷统治合法性的形势下,清政府试图通过设立书局刊刻书籍,重新整合统治理念和重建统治权威的结果。
简介:本文针对徐州苏山头汉墓中出现的陪葬与女尊男卑现象,结合徐州地区已有的考古资料展开讨论,认为该地区西汉时期的陪葬现象多存在于大、中型墓葬中,其墓主在生前或为拥有显赫社会地位的刘姓宗族,或为列侯高官;而陪葬者当属妾或奴仆等与墓主人关系较为密切的人。从性别上看,陪葬者男性、女性都有。从时代上看,主要集中在西汉早、中期。西汉时期,男尊女卑是社会主流,而在徐州地区西汉墓葬中出现了不少的女尊男卑现象,这正是其地域特点的体现。徐州作为楚国的政治中心,聚集了众多的刘姓贵族。因为楚国刘姓势力的强盛,刘姓宗室女的地位相对较为显赫。徐州地区西汉墓葬中出现的女尊男卑现象,应与刘氏宗室女的下嫁相关,是特殊女性政治地位或自身身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