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正>1983年5月至1987年6月,为了弄清岷江上游支流杂谷河下游流域岩墓的文化内涵及同岷江中、下游地区东汉岩墓的关系,阿坝州文物管理所先后数次分别对汶川县克枯乡河坝村及龙溪乡和理县桃坪乡古城村以及理县薛城乡岩墓进行了调查。河坝村岩墓位于杂谷河东北岸,距汶川县城4公里,分布于河坝村附近南北长约500米的范围内,从

  • 标签: 杂谷 石棺葬 调查简报 岷江上游 汶川县 墓道
  • 简介:1989年夏,笔者在澧县中武乡楠竹村机砖厂调查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位于澧水北岸,系河流三级阶地。澧水支流涔河在遗址的南面流过。遗址东南距县城15公里,东北距中武乡政府3公里,西南距大(土匚)垱区政府1.6公里,西距枝柳铁路5公里;地理座标为东经111°38′50″,北纬29°46′40″。(图一)楠竹旧石器时代遗址,是洞庭湖区澧水流域较为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旧石器遗址。现将这里的调查材料简单报导如下,供研究者参考。

  • 标签: 旧石器遗址 调查简报 尖状器 三级阶地 枝柳铁路 石核
  • 简介:<正>1975年11月2日,湖北省阳新昙龙港人民公社朝阳大队石丘生产队的社员群众,在田农基本建设平整土地的过程中,发现一座明代墓葬。棺木出土后,被群众揭开棺盖,围观了好几天。当地公社和昙文化馆获悉墓中尸体保存较好,便立即向省里有关部门作了报告。湖北省博物馆及时派员会同湖北医学院基楚部人体结构教研组和病理解剖教研组的同志赶到现场作了调查和处理。现将情况报导如下。

  • 标签: 湖北阳新 平整土地 尸体保存 省博物馆 湖北省 墓葬
  • 简介:敖汉旗在1982年秋冬的文物普查中,首次在高家窝铺乡的赵宝沟村大北地发现了性质较单纯的赵宝沟文化遗址。其后又于1983年春的文物普查中,相继发现敖音勿苏乡的烧锅地遗址和敖吉乡的南台地遗址。这是两处面积较大、地表散布遗物十分丰富的赵宝沟文化遗址。尤其是在南台地遗址上,第一次采集到鹿首神兽纹和神鸟纹的尊形陶器和器盖并得以复原。这是一处十分重要的遗

  • 标签: 文化遗址 南台 文物普查 神兽纹 红山文化 碧玉龙
  • 简介:1983年9月,内蒙清水河县喇嘛湾镇贾浪沟村邬福财在修路时,于拐子上古城内挖到十件青铜兵器,送交内蒙社会科学院考古队,继而转交我站。为此,我们曾先后两次对该古城做了全面的调查,现简介如下。一、城址古城位于喇嘛湾镇拐子上村东侧山梁的西坡上,依山临水,黄河在此由北南流,东

  • 标签: 清水河县 青铜兵器 依山 灰陶 相邦 秦惠文君
  • 简介:<正>灵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北临黄河,西望潼关,从古至今是东西交通的要道。1989年4、5月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灵宝县文管会在该县进行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时,于朱阳镇营里砖厂发现一批石制品。现将调查情况简报如下。一、地貌与地层概述营里旧石器时代文化地点位于朱阳镇东北约3公里的西涧河西岸。该地点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0°45′,北纬34°20′,海拔高

  • 标签: 石制品 旧石器时代文化 丁村文化 石核 标本 刮削器
  • 简介:<正>青山在枝江县问安公社境内,与当阳县半月交界,位于沮漳河的西岸,南距长江约30华里,东与江陵县马山隔河相望,西临马半公路,是一处岗陵与湖泊相间地带。青山古墓群,为湖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进一步搞清楚此一古墓群的分布情况、宜昌地区博物馆派杨华、胡德容、李斌会同枝江县文化馆黄道华组成调查小组,从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一日至三月十五日进行了实地调查。这次调查的步骤是由北向南,即先从袁码头、竹园、革新等大队起至新建大队为止。

  • 标签: 宜昌地区 调查简报 墓群 沮漳河 省博物馆 湖北省
  • 简介:朱砂,化学成分为天然硫化汞(HgS)。古代有丹砂等多种名称,它是我国古代各族人民最喜爱的红色颜料和涂料,距今6000多年,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中就有外涂朱砂的漆碗,此后,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西北马家窑文化、四川广汉三星堆、河南殷虚等遗址都曾发现用朱砂涂染的装饰品和尸骨。西周以来用途较广,秦汉时不仅大量用作颜料还用来炼制水银,北朝至清代全国各地的壁画及其它彩绘艺术中都用朱砂做颜料。历代对朱砂做颜料的选择、加工制作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 标签: 朱砂颜料 河姆渡 良渚文化 马家窑文化 壁画
  • 简介:茶马古道是近年来学界讨论较多的道路,但其内涵外延、历史沿革则众说纷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从实证的角度出发,2011年8月组织考察队徒步调查了茶马古道川藏线新添一冷碛段,通过现存古镇(街)与文献记载中的驿名、地名的对应,来考察茶马古道这一小段的历史、走向,并着重考察沿途的文物古迹,尤其是古道路的现存状况。

  • 标签: 茶马古道 文化线路 实地调查
  • 简介:黄土坝行宫,位于黄土坝甸子村北,建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1926年拆毁。中关行宫,位于后中关大街西北侧,建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破落于民国初年。什巴尔台行宫,位于隆化县什巴尔台村东北,建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毁于民国11年。波罗河屯行宫,位于隆化县城东北部,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波罗河屯又称皇姑屯。

  • 标签: 行宫 康熙 考述 清代 西北 东北
  • 简介:辽怀州磴磴山寺庙遗址调查苗润华,张松柏在辽代怀州城址北部的山坡上,分布着一处依山而建的梯田式遗址群,当地俗称为磴磴山。过去我们在进行怀州遗迹调查时,没有把它列入怀州整体布局的一部分而忽略 ̄[1]。后来我们在庆州调查时,也发现和磴磴山相类似的遗址,这才...

  • 标签: 怀州 依山 岗根苏木 巴林右旗博物馆 斡鲁朵 辽代
  • 简介:<正>1986年8月6日,我们在荥阳县高村寺砖瓦窑场发现了一处商代遗址,并采集了一些陶片。现将这次调查情况简报于后。一、遗址概况高村寺商代文化遗址位于荥阳县城北15公里的高村寺村南约0.5公里,枯河(古旃然河)北岸,峨嵋岭的南侧(图一)。遗址西北约8公里是《荥阳县志大事记》所记载的隞山(今已塌入黄河),东5公里是南城商代遗址。在遗址的东北部有一条被水

  • 标签: 采集 文化遗址 荥阳县 口径 绳纹 大口尊
  • 简介:一、引言阜新县红帽子城址是辽宁地区迄今保存基本完整的辽代重要城址,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虽然早在1935年出版的《阜新县志》里就有记载,1954年又见及李文信先生发表的义县清河门辽墓发掘报告一文中,但记载过于简略.辽宁省博物馆于1962年编写的《辽宁史迹资料》一书里对红帽子城址的地理方位和四至规模做了较详细的分析介绍。称该城每边长约400米。至此以后发表的有关红帽子城址的平面形制及规模时皆以此为准。1993年我们在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时在城址现场调查时发现,以往见于报导的城址形制与四至里距与城址现状均不相符,半进一步了解到。

  • 标签: 辽宁 阜新县 红帽子城址 文物保护 城址形制 遗物
  • 简介:2007年5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兴和-托县运煤重载高速公路凉城段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得知在距工地不远的草号沟村南坡地之上有大量古代墓葬被盗掘,遂在工作之余前往调查,发现该墓地已被盗掘殆尽,破坏严重.墓地所在的缓坡之上随处可见盗坑,地表散落有少量被打碎的陶器,而多数青铜器已经由村民经文物贩子之手流入文物市场.其后在凉城县文化局和公安局配合下,从当地居民手中追缴回部分陶罐、陶器标本及少量的青铜饰件、骨珠等.现将本次调查工作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凉城县 墓地 调查 文物考古 陶器 青铜器
  • 简介:<正>一、巩县包拯墓现存情况的调查该墓位于巩县城南5公里的芝田乡后泉沟村南岗上。这里南望嵩岳、北依后泉沟,隔沟与寇准墓遥相呼应;西临伊洛河,东凭层层递增的黄土台阶地。整个地形呈北高南低,是块通风向阳、山水佳秀的“风水宝地。”这里就是著名巩县宋陵之中心的宋真

  • 标签: 封建社会 包拯 宋真宗 宋仁宗 永定 调查报告
  • 简介:明十三陵,原制各有神功圣德碑亭。亭内树碑,用以彰显皇帝的功德。其中,长陵神功圣德碑亭建于长陵总神道上,其余各陵神功圣德碑亭均建在近陵处。历经几百年风雨侵蚀及人为所致,现各陵碑亭完残状况不一。为此笔者对各陵碑亭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

  • 标签: 明朝 十三陵 神功圣德碑亭遗址 中国 文物考古
  • 简介:<正>唐代为适应庞大的国家行政管理之需,十分重视地方志书的纂修,遂有图志(如《元和郡县图志》),图经(如《沙州都督府图经)、图(如《十道图》)、志(如《括地志》)书(如《蛮书》),录(如《南诏录》),记(如《扬州记》)等多种类型方志著作的问世。迨及五代,继唐之遗风,方志纂修沿而未辍,又新出现了《地境》、《土境》一类的志书,敦煌出《寿昌县地境》与《沙州城土镜》(p.2691背)即是此时期作品。仅依这二部志书观之,五代时期《地境》、《土镜》的特点为,胪列一地位置、山脉、河川、湖泽、城池、宙宇等主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而予以简要叙述,所列条目既粗,且记述又略,每一条目之下仅寥寥数言,虽记载过简,但一卷在握,对于一方地理事物亦可概知。这与如《沙

  • 标签: 元和郡县图志 沙州 敦煌人 寿昌 地方志书 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