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达赖行径有悖历史定制和宗教教规──西藏各界人士谈话录[编者按:5月14日,流亡国外的达赖喇嘛在境外突然宣布西藏的一名儿童为“班禅转世灵童”,在西藏引起强烈反响。各界人士纷纷谴责达赖干扰班禅转世灵童正常寻访工作,指出其行径有悖历史定制和宗教教规。]“我...
简介:汉画像石中共有"嫦娥奔月"图四幅,皆出土于河南南阳汉画像石墓。四图在构图内容与造型艺术上呈现出各自的风格和特征;但通过对其在墓葬中出土位置及与其它画像石组合关系的考察,则四图又具有着相同的现实功用与宗教品质。
简介:宗教弱化现象试探─—肃南裕固族藏传佛教的调查研究阎天灵我国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曾一度形成了全民信教的局面,举族信奉某一种精致化了的人为宗教,宗教信仰和活动实质上已同这些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融为一体,成为民族特征之一。当代以来,随着整个社会变迁...
简介:本文以发生在万历末期南京和崇祯时期福建的两次有官方背景的天主教事件为研究对象,将两次事件中留下的官方文告与同一时期士人反对天主教的文章进行横比,再以之与前後朝代官方反对民间宗教组织的政策和行为进行纵比,分析出晚明政府对待外来宗教和外来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服从於社会治安管理的需要,当政府认为其不危害社会时,可以容忍,反之则倾向於加以限制,其中并不包含明确的是否文化异端的考虑。因此,虽然晚明政府对一个团体之社会价值的认定有很大主观性和偏见,但也不能认为晚明中国政府习惯於排斥外来文化和宗教。
简介:20世纪末中外穆斯林快速移植义乌,主要参与商贸、餐饮、纺织品加工及幼儿教育行业,建立了10多个临时宗教活动点,40多家清真餐厅。为保持信仰,他们通过大寺、礼拜点、家庭聚会、周末学习、斋月互访、旅游休闲、现代通信工具、国际互联网、出版物等传承伊斯兰文化。义乌伊斯兰教具有复杂的族群背景,在教派特征上表现为多元一体性,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很少有文化歧视和隔离。临时宗教社区的形成受到市场拓展和城市地域扩张的综合影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宗教的根植依然面临文化适应的考验。
简介: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一种崇拜,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变,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人类社会的文明深深的打着宗教的印迹。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名著名的政治家、学者,黄遵宪正是站在一个世界的高度上注意到了这一点,在他一生的主要著作中有着许多对国内外宗教的论述,他趋时实用的宗教观作为他庞杂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处在传统与现代过渡夹缝中的一代政治家、学者的深层文化思考。
简介:《广西通志》外事、检察、司法行政、糖业、宗教诸专志相继召开评稿会▲1993年7月7日至7月10日,《广西通志·外事志》评稿会在南宁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韦纯束,区通志馆馆长沈先位、副馆长刘肇贵、顾问罗解三、原特邀顾问唐志敬及广西通...
简介:从保安族地区刚解放起,党的民族政策便得到贯彻、执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与作用。1949年8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二军进驻大河家,保安族人民迎来了解放,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正如保安族“花儿”所唱的:“扁石头翻身(者)见太阳,保安人盼来了解放;放开嗓子(者)花儿唱,心宽(者)好比个校场。”当六十二军开进大河家时,保安、东乡、回、汉、撒拉等族人民怀着喜悦的心情,张贴标语,燃放鞭炮,牵羊挂红,热烈欢迎解放军。
简介:本文以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对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村"於菟"仪式的现场观察,围绕"於菟"这一民间宗教仪式之起源、传承、开展、变迁,深层次剖析和展现新时期青海部分地区民间宗教的处境及特点,并对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
简介:东沟乡大庄村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东部,是一个典型的土族村落.全村总面积9.6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6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2-3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左右.大庄村属于浅山地区,农业条件次于川水地区而优于脑山地区.
简介:宗教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对宗教的产生及其与巫术等等的关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通过对马林诺夫斯基的的学习,结合著名学者的观点,拟对以往宗教学说中关于自然与超自然的论述及其仪式、功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巫术间的区别,作一肤浅的探索.
简介:关于大众旅游与宗教旅游地的关系研究,宗教人类学界大致存在着两种意见:一是大众旅游导致了宗教旅游目的地的世俗化;二是大众旅游促进了旅游目的地宗教及其相关文化的繁荣,促进了其神圣性。在对普陀山佛教宗教旅游的情况的分析基础上,发现单纯的"世俗化"或者"神圣化"都不能概括大众旅游与普陀山宗教旅游目的地的关系。不仅"世俗化"或者"神圣化"两者同时存在,另外,在佛教文化内在层面(或者主位观点),宗教存在一种"转凡为圣"的文化力,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宗教旅游的"凡/圣"关系。
简介:本文以“仁波切——皈依弟子”为分析主线,以当代中国康北藏区囊谦精神地标阿育王塔的重建为个案,呈现了昔日由囊谦王族牵头的地方公益景观,并借由竹巴噶举派第八世阿德仁波切勾连的教派海内外网络及其汉裔皈依弟子们的供养网络得以复建的过程,对其中供养的原因以及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汉裔对藏传佛教供养所带有的福利倾向,还依据受益目标的差异,区分了“藏区社会福利”供养檀越和“藏传僧团福利”供养檀越,探索对当代藏传佛教发展中汉裔供养的恰切解释。
简介:闽西是客家人聚居的重镇,宁化石壁更具有“客家祖地”之称。庵坝村位于宁化县城西北部,位于“客家祖地”石壁镇之西约2公里处,处于福建与江西交接地。庵坝,又称合溪口,是闽西宁化县石壁镇南田村所辖九个自然村之一;九个自然村以前是九个生产队,现在不再称队而改为组,庵坝是其中的第七组,其它依序是第一组的南田坳、第二组右坑里、第三组南田外、第四组南田里、第五组沙州段、第六组塘坑里、第八组南山下、第九组塘甲里。
简介:今天,我们一谈中国传统文化,就会想到儒释道。其实,这是人们审视传统文化的一种“视角偏移”,或者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片面认识。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儒释道这种“上位层次文化”外,还有对中国社会同样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另一种文化,这就是被文化人类学家称之为“下位层次文化”的民间宗教。
简介:<正>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对基本上全民信教的地区来说,不能不对宗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引起足够的注意。特别象青海这样的省份,五个世居民族全部是基本上全民信教的民族,宗教在这些民族中长期传播流行的结果,在历史上形成过比较雄厚的寺院经济,寺院占有土地,拥有一定数量的房产、牲畜、园林等。有的寺院在封建统治阶级的
简介:马启成先生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我国当代著名的回族穆斯林学者,民族学、宗教学研究专家.退休前,曾历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民族学研究院(现改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分院党委书记,并长期担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回族学会副会长和秘书长等职务.
简介:阿尼格东是嘉绒藏族特有的民间英雄人物,关于他的传奇故事以口头叙事的形式广泛流传于嘉绒各地,且存在多种异文。文章立足文本,通过对各种《阿尼格东》叙事的比较和分析,从多个层面探讨了故事的地区差异性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宗教特质。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努力开创全省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
达赖行径有悖历史定制和宗教教规──西藏各界人士谈话录
汉画像石“嫦娥奔月”图的造型艺术与宗教品质
宗教弱化现象试探─—肃南裕固族藏传佛教的调查研究
介乎国体安危与华夷之辨之间——晚明政府对待外来宗教态度辨析
市场、移民与宗教的根植:义乌市伊斯兰教民族志研究
黄遵宪的宗教观——兼谈他的趋时实用主义色彩
《广西通志》外事、检察、司法行政、糖业、宗教诸专志相继召开评稿会
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保安族地区的贯彻落实
新时期青海黄南民间宗教的处境及思考——以“於菟”为中心的考察
土族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和宗教——互助东沟乡大庄村调查记
神圣 世俗 社会——兼谈马林诺夫斯基的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观
神圣化抑或世俗化:大众旅游与宗教旅游目的地关系探析
跨族裔善财:当代仁波切与汉裔居士檀越——囊谦某新建宗教地景启示
闽西客家宗教信仰之聚落祭仪调查——以宁化石壁庵坝为例
弥勒教与我国古代小说——兼从弥勒教透视我国民间宗教的若干特徵
宗教与经济发展——基本上全民信教地区发展经济的思考之一
为人师表 终身不悔——记民族宗教学专家马启成先生
辽省省民委(宗教局)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嘉绒藏族《阿尼格东》叙事差异性解读——兼论故事的宗教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