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降低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无菌手术患者735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护理基础上优质护理组(优质护理组,n=400)和常规护理组(n=335)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切口炎症反应、切口延迟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切口感染率方面,优质护理组为1.0%(4/400),常规护理组为8.7%(29/335),前者低于后者(P<0.05);在切口炎症反应率方面,优质护理组为1.0%(4/400),常规护理组为9.9%(33/335),前者低于后者(P<0.05);在切口延迟愈合率方面,优质护理组为0,常规护理组为7.5%(25/335),前者低于后者(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优质护理组为94.3%(377/400),常规护理组为83.3%(279/335),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简介:摘要:以“五育”并举,促进各学科高质量课程融合,发挥“双减”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的效应,并助力于新时代教育生态变革和体系优化。学校一切以师生的发展为中心,坚持素质教育这条主线,抓住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开发了丰富的少年宫课程,助力学校提升活力,让学生有机会“玩起来,动起来”,减轻学业负担的同时接受高质量的美育和体育熏陶。围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进行地方特色课程开发,更好地增加义务教育与地区建设之间的黏性。
简介:摘要:在多年的医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根据相关资料的发现现如今大多数的外科手术会病人的伤口引发感染,故此一直以来许多的医学家都在寻求一个目的就是积极的减轻外科手术病人出现的二次感染。该论文是笔者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的去医院有针对性与相关医生进行对接,从外科手术200人中进行探究实验,其中发现有18人出现切口感染。于是笔者就根据相关的医学经验积极的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年龄、切口类型、手术性质等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探索,积极的从中找出相关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笔者发现到年龄小的青少年和高龄人在患者住院期间切口容易发生高概率的感染,并且出现的问题比较的严重,相对于来书比较的复杂。故此,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深刻的发现到要想解决普外科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俩解决当下比较复杂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外科手术后更好的回复身体,以此达到更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手术指标、切口愈合分级比例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78%,低于对照组的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乙级、丙级愈合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切口愈合等级和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有效性和可行性。
简介:内容摘要:相对于城市小学生,农村小学生思辨意识,自主阅读能力等语文素养较为薄弱。双减政策下,课外学习时间压缩,提升农村小学生思辨能力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切实提升农村小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思辨能力,像本文案例实践中这样,笔者寻找“辩证思维切口”去设计课堂语文活动,为今后有效、切实提升农村小学生思辨能力做出新的实践。
简介:摘要:长期以来,形式单一重复、内容陈旧封闭的作业已成为初中教学的痼疾,过分注重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做法也成为学生思维固化的桎梏。常见的作业布置更多的是面向学生全体,缺少个性差异,容易出现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良”的问题;作业内容偏重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学生的兴趣体验,缺少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业评价随意性大、手段单一甚至粗暴,缺少平等的师生互动和交流探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双减”政策的出台,“五项管理”的实施,引领着我们聚焦作业优化设计这个小切口,推动教学改革,努力提质增效。“什么样的作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更加有效”成了摆在一线教师面前迫在眉睫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