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文人的笔是很厉害的.比武将的剑还要锋利,比法官的判决还有分量。武者的剑一次只能杀死一个人.法官制造的冤案最大限度影响人的一生.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上的冤假错案一个个得到了澄清和平反.可是被文人出于各种因素炮制的冤案,由于其艺术上的影响力.已刻骨铭心地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一代传承一代,挥之不去……
简介:说到“文人政治”,托克维尔的那本《旧制度与大革命》,可能马上会被人想起,自前年该书因一位政治要人的点赞而声名炬赫以来,书中描述的“作家干政”现象,也引来无数关注。这位法国哲人描述了在大革命发生之际,深刻影响当时法国社会的一群精英群体,他们对日常具体事务一无所知,只关心制定抽象原则,宣扬普遍法则,而从不考虑用何手段加以实耀。法国人在接受了这些“启蒙作家”的教育后,逐渐染上了他们的本能和性情,一起沉湎于虚构社会,以至全部文学习惯都被搬到政治中去。
简介:文人办报,就是一些忧国爱民的文化人,要利用报纸来发表意见,以此推动社会进步。所以,“文人办报”总是与“文人论政”相联系的。“文人办报”是中国报业史上的一种光荣传统,也是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新闻工作的成功经验
简介:陛尔·波兹曼把电视时代称为“娱乐至死”的时代。电视文化导引着整个社会朝着娱乐化方向前进,甚至使教育也娱乐化了。电视娱乐文化以强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电子文化、娱乐文化和流行文化构成了儿童的童年叙事,今天的儿童从一开始走上成长之路,就自然生成了对娱乐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形成了一个特别的电视娱乐文化现象,其产生的不良症候如下:
简介:本文以优秀自然纪录片为研究范本,围绕自然纪录片的情感追求探讨其创作的手段、方法和技巧。
简介:在现代社会里,儿童向社会发表言论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这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比拟的.但是,在有关儿童的报道中,一些媒介很少注意尊重儿童,将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进行报道,让儿童充分说话并说出自己真正想说的话.相反,媒介总是喜欢以成人的视角报道以少儿为主体的新闻事件,这种缺乏儿童视角的新闻报道必将导致新闻报道的不真实性和不公平性.
简介:摘要:《伊利亚特》与《三国演义》是两部成书环境、时代、风格等迥异的作品。但两书作为中西方经典的“史诗” 性质的作品,都具有相似的英雄情结,及值得我们思考的不同的英雄的塑造。在两部作品的英雄书写背后,我们可以考察到中西方不同时代共通的心理基础与相异的文化传统,从而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学与文化精神。
简介:杨奇、曾彦修和成幼殊都是《南方日报》创刊时期的成员,分别担任南方日报社副社长、总编辑和政文部副主任职务。他们的口述记录,对今天认识新旧时代转折中的中国报纸和报人深具意义和价值。
简介:三人小传杨奇,生于1922年,广东中山人。1940年毕业于香港中国新闻学院。1949年10月,任《南方日报》副社长。1957年参与创办《羊城晚报》,长期任总编辑,直至“文化大革命”该报被封。1978年重返香港,历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秘书长、宣传部部长、秘书长。1988年接任《大公报》社长,1992年离休。
简介:摘要:口述历史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建构的历史话语,以留存性和鲜明的社会现实意义作为确立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当下,该类型纪录片以生动直观的影像将“历史记忆”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引起人们的思考,该文通过对口述历史纪录片的文献及社会价值进行分析,并结合时代背景对其存在的问题做简要探讨。
简介:采访徐华之前,记者了解到,作为我国出版界最高的荣誉奖项,“韬奋出版奖”所授予的往往都是德高望重、专业资深的优秀编辑和出版人。自1987年设立以来的20年中,评选标准之严、获奖难度之大、奖项含金量之高可见一斑。顺着这样的思路,记者本能地认为徐华也应该是军队出版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了。
文人炮制的冤案
“文人政治”为何误国
“文人办报”的我见
电视娱乐的“儿童成人化”与“成人儿童化”
自然纪录片的情感追求与拟人化表现策略
从“六一”报道的成人化倾向浅析儿童视角在少儿新闻中的重要性
《伊利亚特》与《三国演义》的英雄书写
从“文人办报”到“党委办报”——杨奇、曾彦修、成幼殊谈《南方日报》创刊
“历史记忆”的影像书写——论口述历史纪录片的文献及社会价值
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美丽人生——记第十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长城出版社社长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