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现代性危机是马克思、恩格斯和托克维尔那代思想家面对的共同问题。托克维尔政治社会学思想的独特性在于:他不是从现代社会本身寻求对现代性危机的症结所在,而是将这一危机的原因、结果以及解救之道放入了几个世纪以来法国乃至欧洲的"旧制度"传统之中。通过对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之间潜在关联的深入剖析,托克维尔向我们表明,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在于公民政治空间的萎缩和政治日常实践的缺失。

  • 标签: 现代性危机 旧制度 大革命 自由 日常实践
  • 简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必然选择。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各级人大与"一府两院"之间不是权力制约的关系,而是人大对"一府两院"的领导与监督关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行使民主权利、坚持党的领导和实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有效地保证了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和我国政治制度的有效运行。

  • 标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主集中制 一府两院
  • 简介:<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现代国家建设与发展的三大目标。虽然各国对三大目标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普遍认为物质文明的基础是经济,政治文明的基础是民主法制,精神文明的基础是思想文化与道德。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文化与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82年宪法序言中就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法治原则载入了宪法。中共十六大报告在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时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

  • 标签: 农村政治文明 法治国家 治国方略 法制建设 政治建设 村委会成员
  • 简介: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展示了一幅现代社会功能分化的理论图景,对于创新认识党内法规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功能高度分化致使社会子系统“运作自成一体”“运作上的封闭”体现了系统的自主性,而系统的不自足性又刺激了“认知上的开放”,系统间由此出现了互相激扰和信息过渡的结构耦合.党内法规一方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规范,属于政治系统,另一方面通过党政联合发文等规范形式使其进入到法律系统之中,由此既激扰法律系统同时又接受来自法律系统的知识反馈,实现政治系统的“运作封闭”与“认知开放成为政治与法律的结构耦合机制(耦合结构),解决了执政行为的“悖论”与“套套逻辑”.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政治与法律“去界分化”的危险和法律系统向“开放系统”回归的隐忧.基于此,应当从社会系统论的认识出发,通过“党内法治”调适政治系统的“运作自成一体”,发挥宪法的结构耦合功能抵御“去界分化”趋势,并以“系统/环境”的分析路径明确“国法一党规”关系,实现党规国法的互进共生、和谐发展.

  • 标签: 党内法规 结构耦合 去界分化 社会系统论
  • 简介:施米特政治宪法理论是其保守主义政治思想体系的重构成,也是魏玛德国国家法理论流派中极具挑战性的一支.施米特理论具有明确的魏玛宪制处境,基于对魏玛代议制之思想基础、制度安排与实践表现的全面批判,重申了民主的同质性原理,弱化了民主的自由主义程序属性,为其政治决断论、绝对宪法论和领袖护宪论的连贯性理论建构提供了历史和思想前提.施米特政治宪法理论以其独特的政治概念和宪法概念为逻辑支点,以非常政治为情境预设,以政治同质性和单一领袖人格为理想目标,形成了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该体系具有浓厚的政治神学背景,缺乏可资借鉴的“转型原理”,但在政治宪法核心概念与分析体系上具有重的思想和方法论启示.

  • 标签: 政治宪法理论 代议制 民主同质性 区分敌我 政治决断
  • 简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群体之间缔结了一个以农村土地属于农民为核心内容的政治契约,这一政治契约的缔结与履行是一个真实的历史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契约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核心内容是农村土地的农有农用——"耕者有其田",该政治契约的缔结与践行起到了动员农民投身革命并缔造新中国的巨大历史作用,也使新中国与执政党都负有实现与保护农民土地权利的历史与宪政职责。

  • 标签: 新民主主义革命 政治契约 “耕者有其田” 土地承包经营权
  • 简介:以入学前背景、经济来源、婚姻情况、志愿选择为方向,对公安院校研究生进行历时三年的跟踪调查,目的是寻求公安院校研究生的心理特点,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

  • 标签: 公安院校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苏区"国家政治保卫局"是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各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最早建立的具有公安保卫职能的政权机关。同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曾经出现过肃反扩大化的问题。对于这一历史时期国家政治保卫局与肃反扩大化的关系问题上,学界始终有着不同意见。有学者认为当时存在的肃反委员会和国家政治保卫局是导致肃反扩大化的主要原因,但也有学者认为纠正肃反扩大化的倾向是国家政治保卫局建立的直接原因之一。本文从历史文件的分析入手,试图从国家政治保卫局的成因、制度设计及其在当时政权体制中的地位等方面,探究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国家政治保卫局与当时肃反扩大化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 标签: 苏区 国家政治保卫局 肃反扩大化
  • 简介:福柯通过身体展开了刑法改革的谱系学研究,他向我们揭示了酷刑从未消失,只是从肉体转向了非肉体。鲍德里亚围绕当代社会问题的研究所形成的思想整体构成了对福柯及其权力话语理论的根本否定。本文通过比较鲍氏与福柯的权力观,发现鲍德里亚没有根本摆脱权力的二元对立思维,他的权力观既缺乏解构力量,也失之于建构性幻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福柯权力思想的认识。在《规训与惩罚》这部著作中,福柯鲜明地揭示了权力与被客体化的或客体关系中的人性的关系,从而塑造出适于统治的人性,与此同时隐匿地探讨了"权力—知识"与主体性的或主体化人性的关系。这样一个含在整部著作中的一种新的人性思考值得研究与讨论。

  • 标签: 福柯 权力—知识 人性 政治技术性
  • 简介:本文分析了二十年来我国律师制度封律师的定位,指出把律师定位为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有其合理的历史原因,但这只是律师的基本属性而不是律师的本质属性。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律提出了更高要求。律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本文提出了律师是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独立的法律职业阶层的命题,认为应使律师在政治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以推进律师制度深层改革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早日实现。

  • 标签: 律师 定位 法律职业阶层 法治国家
  • 简介:<正>学术界对古罗马法学家与中国先秦法家的研究已具有丰硕的成果,但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主要是把两者分别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局限在研究两者的政治法律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方面。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把两者比较研究的成果还不多。本文尝试把两者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性的研究,试图从比较研究的视角来丰富发展学术界对两者的研究。

  • 标签: 先秦法家 罗马法学家 社会历史背景 政治地位 政治法律思想 研究成果
  • 简介:由于未能认同法官职业的特性,我国至今未能建立单独的法官工资序列,法官等级偏离设计初衷,法官津贴杯水车薪且未得全面落实,法官收入实际上低于党政机关公务员,在社会上整体不高,在法律人中处于末端,在法院内部处于中等水平,并存在地区悬殊。落实法官收入保障的传统理由苍白无力、难以经起推敲。司法改革对法官制约有余、保障不足,应当有所作为。法官收入保障阙如,引发公正流失、公信不足、廉洁风险和法官断层等司法危机。客观把握我国法官队伍素质状况,充分认识法官职业的双重属性,发挥制度的正向激励作用,借鉴民国时期和台湾地区司法改革的启示,需要选择保障优先这一终结无谓循环的切入节点,逐步落实《法官法》法官保障制度。善待法官,最终取决于党委、政府特别是国家政治领袖的支持,需要使其认识到司法是党的事业而非普通职业:保障是依法裁判最坚实的后盾,而司法公正与权威流失损害党的权威,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保障最能彰显职业尊容,司法公信不足则迫使党和政府处于矛盾纠纷解决的前沿;保障是最有力的约束,而司法不廉破坏了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保障是留存队伍最有力的方式,法官断层则显示司法实务界、新生代法律人对法治建设的失望与失守;革命党需向执政党转型,而法官收入不高悖离尊重知识的公平导向和社会价值;司法权是重要的执政权,保障法官是保障党的意志贯彻落实的必要条件;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崇尚法治精神,保障法官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

  • 标签: 职业保障 法官收入 法官法
  • 简介:本文分析了二战后头五十年内关于日本司法系统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日本法官自愿成为执政党的政治附庸,另一种则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独立和诚实的司法人员。双方都同意,作为日本司法系统的特征,对个体法官进行紧密的官僚制控制使得司法系统统一并且和谐运转,但这也导致了日本法官更趋向于服从重森严的等级,而非法律的教义。就这一点而言,日本司法系统可能成为其他国家,比如中国的可借鉴利用的模型,因为后者正在缺乏大量法律从业人员的情况下建设新的司法系统。必须注意的是,日本司法系统是在能够缓和极权倾向的有效民主制度中运行的。作为最终的结论,所有的司法系统都是极具政治性的,他们的所有工作都是以其自身所处的制度文化和政治文化为背景而展开的。本文也分析了各持上述一种观点的两位学者间互相冲突的方法论:马克·拉姆塞耶的回归分析和理性选择假说以及约翰·黑利的传统比较法制度历史分析。本文比较了两种方法论的强处和弱处,并体现了以下两点:第一,至少在这里,定量分析进路强调了个体选择的作用,而定性分析则强调了制度设置;第二,尽管定性分析能提供更为宽广的叙述,但也以故事中空白情节的人为虚构和因此造成的结果走样为代价。

  • 标签: 司法独立 法律与发展 日本法 比较法 法律与社会科学方法 法律与政治
  • 简介:与英美国家的历史发展轨迹不同,法国宪政体制的演进一直以螺旋式发展为特点。在各个阶段,保守与激进两种政治意识形态相伴而生、相互竞合,决定了不同的宪政结构特征。无论是在宪法委员会正式成立之前还是之后,法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都体现了法国宪政发展的这种特点。它总是随着主流的政治形态变化而变化,且始终处于两种意识形态博弈之间。沿着一条政治宪法学的研究路径,我们将考察不同时期法国政治思想发展与违宪审查制度演进的互动关系,并以此为借鉴,更全面审慎地思考我国宪政体制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法国宪政循环 违宪审查 激进 保守
  • 简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检验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现在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不适应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影响和制约着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切实进行考核方式改革,着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 标签: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考核方式 改革
  • 简介:本文对去产能形势下煤炭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就如何做好去产能不同阶段广大员工的形势任务教育,如何针对不同岗位员工的性质和特点开展专项教育,如何通过深入调研妥善解决员工关注的实际问题等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希望为打赢煤企去产能攻坚战提供一点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 标签: 去产能形势任务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稳定发展
  • 简介:香港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一样,是我国的地方一级行政区域,由中央统一行使主权。鉴于香港的历史及现状,回归后的香港不适用与我国其他省一级行政区域相同的政治体制。本文拟就香港基本法架构的政治体制作一些说明。一、行政长官香港基本法中政治体制这一章的第一节规定了行政长官的有关事宜,也点明了行政长官具有双重法律地位: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最高地方长官,对外代

  • 标签: 行政长官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香港基本法 政治体制 立法会 行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