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五大道已有百年历史,这里原是天津城南的一片坑塘,1902年扩充为英国租界。1919年至1926年的7年间.英租界工部局利用疏浚海河之机,“吹淤垫地”,填洼修路,开发这一地区。由于天津是中国北方较早和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南北荟萃,华洋杂处,经济繁荣,又靠近北京,自清末以来,许多爱国将领、军政要人、晚清遗老、中外实业家和知名人士纷纷落户天津.五大道地区成为首选之地。于是在五大道先后建立起了花园别墅、高级公寓和里巷式住宅.形成了五大道高级住宅区,成为天津小洋楼的集中地区,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在国内外具有相当的影响。据调查,区域内有历史风貌建筑400余幢。
简介:<正>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居住在今滇西的哀牢王类牢率其部族与东汉王朝发生了战争。受东汉王朝召募,邪龙县(今魏山)昆明夷首领卤承率部众打败了哀牢人。卤承因此被东汉政府封为“破虏傍邑侯”。关于“破虏傍邑侯”这一封号,一般人并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王宏道先生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三期发表的《关于哀牢与昆明及濮的关系和族属问题》一文认为,“破虏”指的是“破敌”,“邑侯”指的是一种爵位。卤承打败的是哀牢人,故封号应当是“破虏哀牢邑侯”,以“傍”取代“哀牢”,说明“哀牢”人也称“傍”人。又根据清代著名语言学家钱大昕所提古代轻唇音与重唇音不分的结论,认为“傍”应读如“濮”,哀牢人应当是濮人。在作出上述推断后,王先生认为哀牢人与昆明夷的这次战斗在一定意义上是公元一世纪作为今南亚语系佤崩语支各族的先民与作为今藏彝语族彝语支的彝族先民的一次战斗。我个人认为对“破虏傍邑侯”作这样的解释并由此认为“哀牢”人即“傍”人,亦即“濮”人的理由并不充分,还可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