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犯罪系统论的角度较全面探讨了《刑法修正案(九)》强制猥亵罪的犯罪构成问题,着重从新法基于社会观念的进步而施加于特定法益之保护不同于旧法的突出特点,对强制猥亵罪的主客观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厘定,旨在为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及相关法律适用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强制猥亵罪 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系统论
  • 简介:邓小平借助系统思维方法,深刻地论述了发展、改革、稳定之间的关系.在邓小平看来,发展、改革、稳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三者之间不仅存在着双向作用关系,而且存在着交叉作用关系;同时,发展、改革、稳定系统的内在关系是经常变化的,每一要素作为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也是变动不定的,必须把该系统当作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来对待,才能把握三者的真实关系.

  • 标签: 邓小平 系统论 发展 改革 稳定 关系
  • 简介: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如何为外地未成年缓刑犯创造监管备件,是当前司法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刑法修正案(八)》将“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作为对未成年被告人宣告缓刑的条件之一,然而法官很难从已然的事实准确推断出被告人将来一定不再犯罪。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社会各方主体共同参与,公安、司法矫正部门、社会组织、家庭等各要素协调配合,构建以社会调查和心理鉴定为主要内容的未成年人缓刑适用前置程序;健全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司法部门联动的外地未成年人缓刑帮教协作联合机制,寻求外地未成年人缓刑适用效果1+1〉2的有机组合。

  • 标签: 外地未成年人 缓刑 系统论
  • 简介:俄罗斯综合战略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奥列格·维汉斯基认为,经济危机是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即将瓦解的深度表现。此外,相对于经济基础的重大变化,传统商业道德基础的破坏也是导致经济系统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经济系统 全球危机 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经济 经济学博士 经济体系
  • 简介:针对检察院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论述。依托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检察院业务办理与办公信息化。从实际应用效果来说,信息化的支撑,能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对提高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检察院 业务 办公计算机 网络管理系统
  • 简介:据最近第1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截至2005年6月3日,我国上网户总数突破1亿,为1.03亿人。其中18—24岁的年轻人就占到37.7%。我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高达250万人,14岁-24岁是网瘾最高发的时期,占了整个网瘾青少年的90%。在互联网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帮手的同时,上网成瘾又使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剧烈变化。“网络游戏”、“虚拟交友”、“网络迷信”正悄悄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 标签: 网络游戏成瘾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青少年 系统工程 上网成瘾 网络成瘾
  • 简介:3月29日,华北电力大学2009社团文化节拉开帷幕。本届社团文化节以“践行科学发展,创建一流社团”为主题,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社团文化展示活动,在校园中营造充满深厚底蕴的华电社团文化氛围。开幕式上,同学们用青春的激情演绎了精彩纷呈的节目,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对社团的热爱。

  • 标签: 华北电力大学 社团文化 文化节 科学发展 展示活动 文化氛围
  • 简介:网络环境下形成的在青年人中广泛应用的网络话语,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讲,话语系统转换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的一个重要的促动因素,是着力推动网络话语系统转换的深层意义。据此,要及时汲取网络话语的有益部分,推动思想政治话语系统的时代性转换。

  • 标签: 网络语言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系统 现代性转换
  • 简介:6月29日下午,为庆祝建党85周年,团市委在北京市青年宫召开了“2005-2006年度团市委系统‘七一’表彰大会暨党员大课堂活动”。会上对团市委系统的13个基层党支部先进基层组织,66名优秀共产党员,27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 标签: 优秀共产党员 表彰大会 课堂活动 市委 系统 基层党支部
  • 简介: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要靠司法、学校、家庭、社会等各要素的不断优化和协同。在实践中,司法的个案预防和类案预防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新情况的需要,而社区和地方政府的机构,由于缺乏对犯罪领域情况的了解,无法找到有效的预防抓手。笔者从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实践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现状出发,提出如何经由社会管理创新,建立独立建制的青少年犯罪预防领导协调机构、完整科学的信息共享平台和专业化的项目运作机制,推动青少年犯罪预防社会系统协同化发展的设想。

  • 标签: 未检 青少年犯罪预防 协同发展
  • 简介:在当今全球化潮流中,国家仍然、并且将继续是世界政治或全球体系的主要角色。国家在同侵蚀其权势和权威的非国家行为体、特别是跨国行为体的关系中,总的来说仍占据显著上风。所以如此,是因为国家仍在国内、国际和全球生活的组织方面发挥非常重大、甚至首屈一指的积极作用。国家及其主权一般仍是为在其疆域内实现和维护人的安全和福利、造就或促成社会公正、表征和保持人首要的社会群体认同所必需;主权国家与其国际体系可以大体维持国际安全,并且进至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与进步。当代技术力量、特别是信息技术力量在不少方面削弱了国家对其境内社会的控制,但与此同时国家完全可以、事实上也在利用这同一类技术加强自己,维持甚至增进其控制。当代世界存在三大类在有效权能和全球化适应能力方面不同的国家。总之,对全球化潮流中国家作用的削弱和加强必须有双重性的观察,形成辩证法所要求的精致理解。尤其需要抵御在西方(乃至一定程度上世界范围)相当流行的国家衰落、过时甚至有害论,为此必须认识其意识形态性质和思想方法弊端。

  • 标签: 非国家行为体 世界政治 权能 削弱 主权国家 全球化
  • 简介:2012年2月,张晓忠教授独著的《列宁全球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世界历史理论的新的研究范式和理论框架系统解读了列宁的全球化思想,对列宁全球化思想的挖掘、整理及其系统化阐释构成了这一研究的创新,开拓了列宁思想及其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研究的新领域。

  • 标签: 全球化思想 列宁思想 中国化 系统化 解读 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