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高考新政中招考方式的变化,意味着过去被动的“一考定终身”现象将被打破,学生的自主选择将成为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重要决定因素。目前,我国有关个体高等教育选择与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国外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研究路径上,基于行动性路径的高等教育需求-选择研究凸显了个体主动的教育选择对高等教育扩张及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作用;其二,研究取向上,以布东为代表的理性选择研究提出了影响教育获得的首要效应和次要效应,揭示了个体选择、成绩与教育制度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共同影响;其三,教育策略上,高中-大学链接策略和个体教育信念对高等教育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社会福利制度是在农村社区集体福利保障的基础上,对主流社会漏出的部分脆弱的农村社会成员进行补救性保障,其实现的亦仅仅是社会救助层次的保障水平,是一种团体或单位福利为主、民政福利为辅的官办福利道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居民对社会福利的客观需求出发,我国农村新型的福利制度的构建要从我国农村社会福利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境遇出发,必须走国家--集体--家庭(个人)三位一体的路子,动员三方面的力量共同发展农村社会福利事业.所以,我国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目标模式,应以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村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走社会化、多级次化的社会福利发展道路.
简介:理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所有的人造物都包含了人类智慧。理性也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强调公共政策是由理性行动者之间互动产生的,从理性的视角看待政策过程所产生的理论又被称之为理性选择理论。理性选择理论植根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它主张基于同样的人性假设看待经济、政治和道德。由于学科的分野,目前形成了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和政治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它们对于公共政策有不同的看法。前者从成本收益分析、多属性效用出发,讨论什么样的公共政策符合理性原则,以及如何在公共政策中思考理性个人的策略互动实现激励兼容。后者从规则和结构出发,讨论什么样的政策过程结构有利于生产合宜的公共政策,避免“衰退公共政策”的产生。这些不同视角,形成了政策过程的理性选择理论谱系,主要包括效用理论、多属性效用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博弈论等。良好的公共政策是重要的,而产生这一公共政策的土壤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