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近十几年来,公共服务途径经历了重大转型.一个多世纪建立起来的公共服务精神受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挑战.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依赖私部门管理实践,强调将竞争引入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性.实践中,新公共管理力求将市民(公民)定义为产品的消费者或公共服务提供者的顾客.研究显示,尽管新公共管理运动促进了某些城市服务的改进,但也存在严重局限.主要表现在它不能释放改进公共服务的关键动力--市民和社区能量.作为一个整体,城市领导者与管理者在重塑公共服务改革议程中有着关键作用.作为改进城市治理质量,必须处理3大关键挑战.并将这一途径称为"新城市管理",以寻求管理变革与地方政治复兴的融合.
简介:尽管社会融合一直为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政策分析家和政策制定者们所关注,但社会融合的定义还比较纷杂,其理论也缺乏一贯性,一般被视为多维度现象或多参数的潜变量。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将相关研究区分为实证研究和政策应用两个研究领域;依据关注层次的不同,将社会融合的研究归纳为个体层次、群体层次和整体层次等三个层次。以此为脉络,首先介绍了社会融合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政策研究中的概念;其次,对社会融合由来已久的“同化论”与“多元化”之间的争议进行了回顾,并评述了社会融合和社会网络理论之间的关系;再次,总结了社会融合的测量方法及其在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指出社会融合对中国转型社会背景下相关研究的借鉴意义,并对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简介:从产业革命至今,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劳资关系已历经两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其运行机制和基本格局力争基本适应现代生产力社会化、市场化、民主化发展的要求而不断地加以适时调整,从无序化、放任化转变成有序化、法制化,从利益冲突型转变成利益协调型,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和比较规范的法律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丰硕的理论成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政局的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些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对于从根本上妥善解决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进程中有增无减的劳资纠纷、冲突,稳定协调劳资关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局的稳定,促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一定的启示、参考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