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7 个结果
  • 简介: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学生亲属词的概念结构,被试是500名大学生。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亲属词的概念结构由5个因素构成:(1)远亲;(2)姻亲;(3)表亲和叔伯亲;(4)近亲属;(5)养亲。大学生判断亲属词的亲密程度主要受血统和婚姻关系远近的影响,同时也受感情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出提出了预言亲属词亲密程度的公式,该公式能很好地预言对亲属词亲密度的评定分数。

  • 标签: 大学生 亲属词 概念结构 亲密程度 亲属关系
  • 简介:以国内部分重点高校2006-2010年非正常死亡的475名学生为基础数据,探索中国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的特点与规律。结果发现:(1)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率(每年每10万人,下同)为4.94,自杀率为2.37,自杀死亡占非正常死亡的47.2%。(2)本科生非正常死亡率为4.69,硕士生为5.97,博士生为4.82,硕士生非正常死亡率较高。(3)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率和自杀率远低于同龄人。(4)把非正常死亡原因分成疾病原因、意外原因、人为原因、自杀、不明原因等五类,其中自杀死亡所占比例最大。(5)在意外原因导致死亡中,因车祸造成的死亡所占比例最大,为47.4%;其次是溺水死亡,因中毒、高坠、火灾、触电等造成的死亡所占比例较少。减少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心理危机知识宣传和教育及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一步降低自杀率;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避免交通事故、加强自我防范意识的安全教育,以减少意外伤害死亡。

  • 标签: 大学生 非正常死亡 自杀死亡
  • 简介:<正>小刘,男,大学二年级学生。自二年级下学期三门必修课考试不及格后,经常自责,学习感到困难,觉得学习负担过重与难以完成,担心再考还不及格以致拿不到毕业证书。因此,他情绪低落,感觉自己在学习方面不如其他同学。由于二年级上学期已有一门课补考不及格,按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定,他得跟班试读,二年级未过70分的课程必须重考,这样一来,他得补考6门,加上试读的一学期又要学习6门课,共12门课程。他认为已经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觉得即使自己再勤奋,也完成不了自己的学习任务,于

  • 标签: 学生心理辅导 不及格 学习理论 大学二年级学生 学籍管理 辅导室
  • 简介:<正>在上课听讲或写作业的时候,常有一些中学生会遇到这样的心理干扰:一些没有必要、也不是自己有意去思考的一些念头、会反复自动地出现在脑海里,当自己竭力想排除这些恼人的念头时,念头的出现反而会变得更加强烈了,搅得人心烦意乱,使听讲或做题的效率很低尤其在考试前紧张的复习中,甚至在考场上这样的干扰就更加明显,严重影响考试成绩。所以,这种“不可控制”的“走神”现象已经成为许多中学生十分头痛的心理障碍。我们先来看2例典型的心理陈述。

  • 标签: 强迫观念 心理障碍 心理干扰 心理冲突 强迫行为 预期焦虑
  • 简介:<正>一、前言在人生价值观中,公私观处于主导的地位,人生价值观的性质集中体现为如何看待和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是主张“大公无私”、“先公后私”,还是主张“先私后公”甚至“自私自利”,抑或主张“公私两利”,历来是不同公私观点的标志。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人生价值观开始形成并逐步稳定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公私观特点将会对其人生道路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我国青少年的公私观念已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探明当前青少年学生公私观的特点、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对于准确研

  • 标签: 青少年学生 人生价值观 中学生 影响因素 显著差异 关键时期
  • 简介:采用《大学生脑科学素养问卷》,对天津市1450名大学生脑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大学生总体脑科学问卷正确率显著低于60%,其中,脑的功能、脑的组织结构和脑与学方面的得分更低;(2)书籍、网络和电视是大学生获取脑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3)大学生对脑科学知识的总体关心程度偏低;(4)大学生脑科学素养水平受成长环境和父母文化程度因素的影响,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

  • 标签: 脑科学素养 大学生 学习 教育
  • 简介:采用“适应性学习模型问卷”调查了北京市三所中学和一所大学431名被试,结果表明:(1)在学生的成就动机系统中存在着两组目标,其一是掌握目标;第二组包括业绩目标、成人赞扬目标和消极同伴赞扬目标。前者与适应性行为(如深度加工策略、对学校的积极情感、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等)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后者与非适应性行为(如学业焦虑、回避努力和自我价值保护等)有非常显著的相关;(2)学校的文化环境比学校的类型、性质在学生的目标定向中有更大的影响;若学校强调任务目标,学生则采用掌握目标定向,表现出适应性行为;若环境(学校、家庭)过于强调业绩表现、能力比较,学生的目标定向则会追求赞许,表现出非适应性行为;(3)本研究初步提出了青少年适应性学习模型的构思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方向。

  • 标签: 适应性动机模型 掌握目标 业绩目标
  • 简介:<正>“小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与培养”实验课题,从语文学科心理和思维发展心理学出发,研究小学生语文能力结构、发展,及其同思维品质间的联系;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以及对能力的测量与评价;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编写,以及语文能力与数学能力的关系,等等。《心理发展与教育》1988年第1期上曾刊登吴昌顺同志《“中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与培养”

  • 标签: 能力发展 语文能力 思维品质 听说读写 语文学科 能力结构
  • 简介:<正>云南“2·23”特大杀人案轰动了全国,该案犯马加爵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媒体公开的关于马加爵成长过程的背景材料,对马加爵心理演变过程进行初步分析,试图解答这样一个问题:“大学生是怎样变成杀人恶魔的?”(注:括号内的文字为作者的分析)家庭背景:马加爵出生在一个以务农为生、老老实实做人的传统农民家庭,他家紧挨县城(出生地的位置并不偏僻)。父亲平时言语不多,总给人一种愁眉苦脸的感觉;母亲与父亲性格完全相反,她能说会道,家里的大小事务也基本由她来掌管(从小,

  • 标签: 马加爵 背景材料 一个问题 农民家庭 社会关注 孩提时代
  • 简介:兴趣是人类积极认识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著名物理学家扬振宇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通过我二十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产生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愿学、爱学、乐学,而且会学得快、学得活、学得牢,

  • 标签: 学生学习 数学学习 激发 心理倾向 学习活动 思维发展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初二学生学业求助的动机特点和文化特色及其关系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学业求助态度和求助行为同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和文化因素有关;(2)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和文化因素对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是以学业求助态度为中介的;(3)学业求助既受动机因素的影响,又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 标签: 初二学生 学业求助 动机因素 文化因素
  • 简介:<正>在学校,经常看到班主任苦口婆心或声色俱厉地规劝学生。他们对这些学生的教育所付出的精力和难能可贵的耐心,远远超过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所付出的时间,令人为之敬佩和担忧。敬佩的是班主任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挑起教育学生的重担;担忧的是有的家长对子女教育时只知耕耘不问收获的教育方式,导致播下的是爱的种子,收获的可能是恨的果实。因而家长面对蛮横要挟的逆子求助无门,呼苍天愁断肠;老师亦勤教导见效难,叹无良方。这种状况不仅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也给优秀生造成直接干扰。因此,不能不引起我们关注学生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

  • 标签: 厌学心理 子女教育 学校教育 教育方式 教学工作 心理健康
  • 简介:参加正常期末学业考试的167名大学生对自己在考前、考中、考后的9种学业情绪进行了自评。采用对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大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不同阶段里学业情绪的变化。结果发现:大学生考试中的主要学业情绪有7种:愉快、自豪、希望、焦虑、羞愧、失望和厌烦,可分别以效价(X轴)和唤醒度(Y轴)来划分。各种情绪在考试过程中的变化特点为:愉快、自豪、希望在考后高于考前,而考中相对考前略有下降;焦虑和厌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羞愧和失望随考试的进行而升高,失望在考后达到最高。此外,考试成绩低分组学生的各种消极情绪均明显多于其他学生;希望和考前焦虑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学习兴趣高的学生成绩优秀,考试时的愉快情绪多,厌烦情绪少。

  • 标签: 大学生 考试情境 学业情绪 学业成就
  • 简介:本文采用修订的欺负行为问卷对333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上随年级增高而减少,并存在起伏现象,男女间和重点校与普通校之间差异显著;在欺负的类型上,随年级增高,男生由直接的身体欺负为主转化为直接的言语欺负为主;女生由直接的言语欺负为主转化为间接的言语欺负为主。欺负的方式男孩多是被一个男孩或多个男孩所欺负;女孩则是被一个男孩或多个男孩,或一个女孩或多个男女孩所欺负。并且表明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被老师、家长和同学所忽视,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 标签: 中小学生 欺负行为 调查研究 身体欺负 言语欺负 性别差异
  • 简介: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大学生的自尊状况进行描述分析。测量工具为Rosenberg的“自尊量表”。被试取自北京市3所高校的一至三年级大学生,共788人。结果显示,约80%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显示高自尊,另外约20%的大学生显示低自尊。

  • 标签: 大学生 自尊 描述统计
  • 简介:自编了《大学生疏离感量表》,对重庆市四百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该量表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因素分析表明疏离感本身包含无意义感、无能为力感、社会孤立感、自我分离感四个维度;孤独感、无助感、空虚无聊感、消极感、无幸福感、无为感、自卑感、盲从感、欲求不满足感、对立感十个层次;研究还发现大学生群体中疏离感人数约占百分之十左右,三年级和四年级被试在疏离感的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疏离感 量表 无意义感 无能为力感
  • 简介:运用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对442名初、高中学生进行测试,考察中学生应用学习策略的一般特点。结果表明:(1)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2)中学生在应用学习策略方面有随年级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在调控策略的运用上女生显著多于男生,而在认知策略的运用上男生多于女生。深层加工策略和反馈调节策略存在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3)初二和高二年级学习优、差生之间在学习策略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深层加工、检索应用策略和反馈调节策略在各年级的优、差生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中学生 学习策略 策略量表
  • 简介:本研究是一项关于大学生心理帮助与求助方式的调查,包括对全国17所大学800多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25名北京地区大学生的访谈。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有较强的通过人际沟通处理心理问题的需要;表现出较强的个人独立意识和主动进取的价值取向;求助和帮助方式有明显的认知取向;对于“非指导性”帮助的态度,在认知和情感维度上不一;对心理服务的态度在理念上肯定,但具体到个人时有所保留。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帮助 求助方式 人格特征 价值取向 人际交往
  • 简介:采用理论分析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法提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基本结构并编制了问卷初始条目。先以259名大学生为被试,对自编初始问卷进行预测,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大学生道德情感包括3个因素:爱国感、责任感和正直感。再对622名大学生进行正式施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总问卷α系数为0.77,重测信度0.72。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项拟合指标较为理想,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因此,编制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测量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有效工具。

  • 标签: 大学生 道德情感 问卷编制 信度 效度
  • 简介:本研究采用Spence&Helereich的个人特征问卷(PAQ)对山东大学的119名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研究得出了如下结果:(1)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的工具性一自我坚持特质,但男女大学生在情感一人际关系特质上表现出趋同的趋势;(2)男女大学生在对各自性格的理想模式上表现了更强的趋同的趋势;(3)男女大学生所共同期待的性格模式是:男女性都同时具有更强的工具性.自我坚持特质和情感.人际关系特质,即Bem所说的男女双性化,而且女性男性化的愿望更加强烈。

  • 标签: 差异研究 学生性格 男女 当代 女大学生 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