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3月9日,罗国杰教授与世长辞,伦理学界沉痛哀悼。罗国杰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他不仅是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者、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创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理论的重要创建者,而且是中国第一份伦理学专业期刊、中国伦理学学会会刊《道德文明》(原名《伦理学精神文明》)的主要发起者、创办者,并先后担任主编、编委会主任。

  • 标签: 道德建设 精神文明 罗国杰 教授 中国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 简介: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类即开始了社会公共生活,经过千万年的衍生和发展,各社会群体均形成了自我特定的公共秩序规范体系,表现人类特有的德性理性之美,维系着社会的和谐秩序。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之际,社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社会流动的急剧变化,新旧秩序的交融裂变,迫切需要新的社会公共秩序规约人们的行为,使社会公共生活保持在秩序之中。本文从分析传统到现代,从公共秩序是人类德性之美、人类理性之维、社会和谐之基、人类文明之要几个方面揭示了加强社会公共秩序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主要途径,希望引起人们对公共秩序的高度关注,养成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习惯,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标签: 和谐社会公共秩序社会公德 制度理性
  • 简介:平等不平等处于一个充满内在张力的反题结构中。在描述性范畴,人们在有些方面是平等的,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则是不平等的,因而往往存在身份悖论。在规范性范畴,不平等具有重的伦理价值,并对平等的规范性主张形成有力制约。审慎的平等主张都是有节制的,需对平等和不平等进行审慎权衡。

  • 标签: 平等 不平等 反题 审慎权衡
  • 简介: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的联系杨浩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核心原则之间的联系,对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

  • 标签: 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原则 人民群众 人民利益 集体利益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简介:差序格局既是当下中国在社会转型期必须面对的、既存的社会事实,也是中国社会走向成熟的现代文明必须加以理解和超越的障碍性要素。差序格局在传统社会交往中的必然体现出道德情感的差序格局。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情感也随之呈现封闭性、私人性、排外性的特征。在现代社会,以血缘、地缘等为基础形成的自然形式的道德情感已经失去生存的土壤,迫切需要一种公共化、开放性、理性化为特征的生存样式相契合的情感形式——公共情感。它是人们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状态之下,在高度的自由自主的基础之上,越出个体的狭隘性、私利性,走向社会公共空间,进行公共合作所展现出的合作性、互惠性、利他性的情感形式。道德情感在生存实践中得以生成、展现。正是生存实践赋予人的自然意义上的情绪、意志、欲望、性情以道德内涵道德意义,体现出应有的社会性品质,为道德情感的社会运用提供担保。现代公共实践让每个参与社会合作的人在情感状态下,可以越出个体狭隘、自私,关心他人,走进他人的情感世界,他人发生情感互通。

  • 标签: 差序格局 公共化 道德情感 生存实践 公共实践
  • 简介:本文通过论述秋瑾冲破传统婚姻关系的事例,探讨秋瑾有关男女平权、女性自立以及女权革命社会政治革命相结合的思想实践,以期对于秋瑾的近代新型女性形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 标签: 秋瑾 近代新型女性 男女平权
  • 简介:休谟主张从人性内在的情感欲望出发来解释人们的道德行为,但这种解释走向了一种道德相对主义,无法为人们的道德生活提供普遍的价值规范。正义不同于道德,正义作为一种公共性规范对所有愿意合作的人应具有普遍约束力。休谟在解释正义问题上特别强调理性慎思的作用,当然休谟的解释并不是重回理性主义的老路,不再是强调理性主导并支配情感,而是把情感作为行动的动机,凸显理性慎思对情感欲望的调整和引导作用。本文最终试图证明,休谟不是单纯靠情感来解释正义,而是基于情感理性慎思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人类实践中正义原则的建构。正义的建构是人们综合情感和理性因素反思平衡的结果。

  • 标签: 自然的德 人为的德 理性慎思
  • 简介:2015年11月初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于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开放发展,全会强调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

  • 标签: 经济治理 互利共赢 文化走向 行为方式 洋节 泱泱中华
  • 简介:中国养老保障的道德权利思考是针对老龄群体的伦理性探讨。本文在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含义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当下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道德权利现状。指出主要存在着农村老人享受权利机会的非均等化养老保障机制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两个突出的问题。最后,本论文从确立农村养老保险的核心道德理念以及凸显以人为本的孝道原则建设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道德解决路径。其中后者又从建立健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应的道德调控建立和社会主义法制相匹配的道德权利的评估两点展开深入分析。

  • 标签: 道德权利 农村 养老 保障
  • 简介:伦理型领导能否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浙江移动、上海中兴通讯、盛大游戏、浙江烟草等多家企业的207名基层和中层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伦理型领导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伦理型领导对促进产品责任、员工责任、环境责任、诚信公正、公益责任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伦理型领导对塑造良好的伦理气氛有显著的正影响;(3)组织伦理气氛对伦理型领导企业社会责任在以上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制度导向的伦理气氛在伦理型领导产品责任、公益责任、环保责任、诚信公正之间均担当中介角色;关爱导向伦理气氛则只在公益责任、环保责任、诚信公正间存在中介作用。

  • 标签: 伦理型领导 企业社会责任 组织伦理气氛
  • 简介: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是""应当"的问题,特别是"应当"的问题。在新闻工作中,应当的问题表现为应当如何选择新闻题材,应当如何报道新闻事实以及如何处理新闻报道中的各种应当之冲突的问题,而最根本的就是如何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的问题。

  • 标签: “是”与“应当” 事实与价值 前见 伦理冲突
  • 简介:受弗兰克意义治疗学的启发,本文尝试将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运用于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儒、道、佛的意义治疗分别体现为:儒家侣导孝梯人伦、仁义为教,提出了人伦教化的落实,井强调主体的自觉性:“我,就在这里”。道家尊道贵德、慈俭虚静、自然无为,开启了自然天地的奥蕴,并点示了场域的和谐性:“我,归返天地”。佛教强调悲智双运、涅Pan寂静、缘起性空,深化了意识层次的分析,并廊清了意识的透明性:“我,当下空无”。

  • 标签: 儒家 释家 道家 心性道德 意义治疗 心理辅导
  • 简介: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严峻事实,不仅威胁着广大农村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制约着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本文试图从伦理学角度解读这一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农村生态环境 伦理向度 生态环境恶化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从伦理学的视角来看,民生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公民根基性的“生存”,二是公民尊严性的“生活”,三是公民理想性的“好的生活”。基于对中国当下民生的现状及问题的全面把握,政府在民生制度和民生实践中首先应遵循刚性的公正原则,它既能够一般地解决资源供给的有限与人的欲望的无限之间的冲突,又能有效地解决当下民生中的突出问题。但公正原则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决定了它无法惠及每一特殊个体的需求,强调具体性、关系性、情境性、理解关爱的关怀原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因此,以刚性的“公正”柔性的“关怀”为伦理原则的民生制度民生实践,将最终引领全体公民过上他们所珍视的和值得过的“好的生活”。

  • 标签: 公正 关怀 民生 伦理原则
  • 简介:主体价值在经济道德关系中的地位杨一民,杜建国一有些人在对经济道德关系的审视中,总是难以走出“二律背反”的两难处境,似乎经济道德的一方发展必以限制对方的发展为条件。他们提出的问题是:究竟是以经济为主而使道德屈从于经济的发展呢还是相反?从形式上看,...

  • 标签: 经济与道德 主体价值 价值主体 伦理观 市场经济体制 实践活动
  • 简介:道德需要、道德层次新时期道德建设陈小明一、道德需要与道德层次道德不仅是客观规范,而且也是人的内在需要。个人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第一,道德是使个人在社会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道德是运用社会舆论、良心等力量来影响人的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社...

  • 标签: 道德需要 道德层次 新时期道德 道德建设 道德义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简介:美国金融危机实质上也是一场道德危机。思想上重利轻义、重物轻人、耻感蜕变,制度上缺乏监督、少有惩戒等是导致这场危机的伦理文化根源。在后危机时代,整个社会只有对金融危机中透现出的道德危机进行深度反思,从制度和意识等多个层面予经济伦理文化以重建,才能最终引导经济走出困境重现繁荣。

  • 标签: 金融危机 道德危机 制度 意识
  • 简介:<正>钱耕森、李仁群在《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2期上撰文认为,孔子苏格拉底分别属于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苏格拉底从根本上实现了由自然哲学向人生哲学和伦理学的转变,完成了古希腊哲学的重大改造;孔子则

  • 标签: 苏格拉底 人生哲学 孔子 道德实践 道德理性 “认识你自己”
  • 简介:科学家从事科学事业的动机,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二战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标志着长期以来自由探索主导的科研时代的终结,小科学氛围下形成的职业操守难以应对战时以国家意志为转移的科研模式,科研伦理的失范使得身处其境的科学家们面临空前的道德困境。

  • 标签: 二战 科学家 道德
  • 简介:福柯批判了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中对'启蒙'意义的阐释,但他同时也肯定并拓展了康德在自我批判的本体论上的意义。在此意义上,福柯发展出一套自我关怀治理他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直言'的实践形式。'直言'产生于古希腊时期,它具有坦率、危险、真理、批判、责任的特征,并与'关照自己'产生密切联系,这种实践技艺致力于处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进而指导个人步入政治领域而治理他人。福柯运用'直言'这一古代形式来回应当下现实,让知识分子说出真话,关心他人这个时代。

  • 标签: 福柯 直言 自我 他人 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