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0月12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哲学系承办。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丹麦、希腊、冰岛等国及中国两岸三地近70名专家学者围绕10个子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这些议题分别是:严复与西方文化、严复与中国文化、严复与近代中国观念和思潮、严复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角色、严复与教育、严复与中国的“现代性”、严复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严复与东西方文明的深度视点和对话、严复与当代中国。与会学者认为,在全球化和世界不同文明及文化进行对话的今天,百年前严复所作的中西文化与文明会通及融合的工作为当代人提供了示范和榜样。
简介:7月27—30日在山东青岛召开,由中国伦理学会和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共同主办,中共青岛市黄岛区委党校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和党校系统的1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万俊人指出,对于当代世界和中国所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我们需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建立清晰、完备、长远、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在观念上实现变革;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将生态文明的基本制度安排切实转化为政府的政治责任和整个社会的基本义务;三是要全社会成员自觉行动起来,参与到“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去。
简介:中国近代伦理观念经历了一个变革过程。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代表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思潮同代表封建顽固势力的旧思潮进行了较量,而进步思潮的主流属于前期的改良主义思想和后期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中国资产阶级伦理思想形成、产生和发展,以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逐步发展为基础,以近代西方伦理学说的输入为条件,以改造中国传统思想、促成中西文化思想的溶合为途径。中国近代进步思想家,在接触和吸取西方文化思想过程中,曾力图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思想体系。这种伦理思想,在激励爱国主义道德情操,批判封建纲常伦理,为资本主义自由发展提供道德依据等方面起了历史进步作用。国际国内的特殊历史环境,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代西方有关理论思想的移植,它对封建伦理并没有作出系统地批判性总结,更未能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占过统治地位。
简介:通过民族征服,黄帝—夏—周一系为大宗,炎帝一齐许申吕—楚一系湮没无闻,至迟在战国就已形成了黄帝独尊的局面,至迟在西周已形成了夷夏对立观。由民族的胜败分出了文化的尊卑,夏尊夷卑,这是中国文化自恋倾向产生的原因,并由此滋长出“华夏文化中心主义”(后来是汉文化中心主义),从西周延续到近代。根据这种偏见,华夏族所在的中原地区(“中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天下之中;只能是中国文化同化周边四夷(戎狄蛮夷)文化而不是相反;四夷只有学习接受中国文化,才可能升格进入“夏”的先进行列。华夏文化圈的国家即使有华夏血统,如果染上夷文化的习俗,等待它的将是被降格到“夷”的后进行列。文化自恋是学习接受外来先进文明的最大障碍。
简介:10月12日在广州大学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与文化研究室、《哲学研究》编辑部、《学术研究》编辑部、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主题为“文化的意义及其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的作用”。广州大学副校长徐俊忠、《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鉴传今、《学术研究》主编叶金宝先后为开幕式致辞。《第欧根尼》主编肖俊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霍桂桓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李重博士、广州大学胡潇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泰勒文化概念和文化科学的重新解读”、“论符号和文化哲学研究的普遍性问题”、“面向文化哲学本身”、“文化逻辑的研究策略”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