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对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居民深入调查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对历史街区内居民保护态度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居民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人均住房面积、住宅状况及居民对保护政策知晓度对居民保护态度产生重要影响,而文化、收入、居住时长、工作状况、房屋性质对居民保护态度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之上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给出了实践启示,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 标签: 历史街区居民 三坊七巷 更新模式 影响因素 LOGIT模型
  • 简介:三角洲湿地植被形成和分布同时受水深、土壤含盐量两个环境因子作用.采用模糊数学排序方法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在水深、土壤含盐量两个环境梯度下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由TWINSPAN划分而得到8个植被类型在模糊数学排序图中有各自分布范围,界线明显.以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spicatum)等水生植物为优势种群落分布在排序图左上部,为黄河三角洲湿地高水深、低盐分地区;以柽柳(Tamarixchinensis)、翅碱蓬(Suaedaheteroptera)等典型盐生植物为优势种群落分布在排序图右下部,为黄河三角洲低水深、高盐分地区;其他以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荻(Triarrhenasacchariflora)、旱柳(Salixmatsudana)等为优势种群落分布在排序图中部.利用Gini-Simpson指数,在模糊数学排序图中分析了植物物种多样性随水深、土壤含盐量梯度空间变化,结果表明,高水深、低盐分和低水深、高盐分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均较低,而二者过渡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

  • 标签: 模糊数学排序 水深 土壤含盐量 黄河三角洲湿地
  • 简介:农户对自然资源保护态度被认为是保护区发展成功与否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对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中,了解农户对自然资源保护态度是必要。在秦岭南坡朱鹮(Nipponianippon)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采用典型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方法抽取了115份农户数据,通过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态度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有序选择模型分析发现,多数农户(66.09%)对朱鹮保护持积极态度,农户对保护朱鹮态度与意愿之间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n=115,p〈0.01);住在保护区内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态度可能更积极,在保护中收益更多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态度更为积极,承受较高保护成本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态度较为消极;社会人口学变量中家庭收入对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态度有消极影响,受教育程度对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态度有积极影响,然而随着农户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受教育程度对农户对环境和朱鹮保护态度影响便不再明显。

  • 标签: 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农户 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以西安灞柳湿地公园为例,在综合考虑湿地公园对城市生态安全影响多种因素下,建立了湿地公园对城市生态安全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层次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建立加权求和定量评价模型,对西安灞柳城市湿地公园建成前后西安市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城市湿地公园建立使西安市城市生态安全等级由建成前相对不安全(0.646)提高为相对安全(0.665),这说明城市湿地公园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所在城市生态安全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为进一步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湿地公园 城市生态安全 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 简介:通过对重庆主城区1998—2008年空气监测数据分析,研究重庆市空气质量时空分布.主城区首要污染物是PM10,其次是SO2,再其次是NOx.总的来说从1998—2008年空气质量优和良比率不断升高,而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比率不断降低,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季节上基本是冬季污染〉秋季污染〉春季污染〉夏季污染.从空间来看,北碚污染指数最低,其次是渝北和南岸,而渝中、大渡口、沙坪坝污染指数比较高.气候与气象、地形、工业布局与生产、能源结构、交通、政策与污染控制措施,影响着重庆空气质量变化.根据污染特点本研究最后提出了治理空气污染对策.

  • 标签: 空气质量 污染指数 污染物 时空分布
  • 简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是一个定量表示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指标,强调是系统之间各要素共同发展.以福建省域城市为例,介绍了福建省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并采用熵值法为指标体系确定权重,对福建省域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做出评价和分析,用确定好协调发展度等级对其进行分类.结果显示,福建省9个设区市中厦门市处于优质协调发展类型,福州市和泉州市处于良好协调发展类型。莆田市、三明市、漳州市、南平市、龙岩市和宁德市均处于中等协调发展类型.对于不同类型城市如何提高协调发展度提出相应建议及措施.

  • 标签: 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度 福建省
  • 简介:以小流域为研究尺度,选取云蒙湖流域为研究区,以TM遥感影像和DEM为数据源,在RS和GIS支持下,以最新全国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为模型基础,得到研究区1986年和2010年2个时段土壤侵蚀强度及分布数据,分析土壤侵蚀时空格局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1986—2010年,土壤侵蚀强度呈减小趋势,变化面积比例为29.47%,主要以中度、强烈、极强烈侵蚀等级面积向轻度、微度等级及相邻较低侵蚀等级面积转化为主。2)通过将研究区划分为88个小流域研究表明,25年来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指数降低趋势明显,76%小流域侵蚀强度指数减少10%以上;侵蚀加强有5个小流域,增加幅度最大者为6.23%,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西南部地区。3)影响因素岭回归分析表明,坡度因子始终是影响土壤侵蚀时空分布最主要因素,但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贡献率由1986年85.36%下降到2010年80.79%;土地利用结构对侵蚀格局影响逐渐增强,2010年贡献率达到19.21%;因此当植被覆盖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流域内土地利用结构改变是制约土壤侵蚀时空分布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土壤侵蚀强度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岭回归 云蒙湖流域
  • 简介:九龙江流域水环境安全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保障.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污染指数法、季节性肯达尔检验和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对九龙江流域主要4个断面的监测指标进行水质评价和变化特征分析.研究发现九龙江水质状况整体较好,但是上游地区雁石桥断面水质连续几年氨氮、BOD5和总磷超过Ⅴ类水质标准,综合污染指数也最高,并且趋势分析中发现雁石桥断面的氨氮和总磷呈显著上升趋势.上坂、西陂和江东桥断面水质指标多为Ⅱ、Ⅲ类水,水质较好,其中上坂断面水质又稍差于西陂和江东桥.营养程度评价发现江东桥和西陂库区大多处于中营养阶段,但是有向轻度富营养化发展趋势.九龙江水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是畜禽养殖污染、工业和农业面源污染.

  • 标签: 综合指数 季节性肯达尔检验 富营养化 水质 九龙江
  • 简介:选用吉林省东部山区12个代表站近55年观测数据,分析了平均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和平均日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趋势特征以及平均气温增温趋势地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平均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增温态势明显,平均日最低气温增温比平均气温和平均日最高气温更加显著;冬季增温比夏季显著;2)平均日最高气温对变暖响应明显滞后于平均日最低气温,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区域内夜间明显变暖,到90年代中期白天、夜间同时显著增温;3)年和季节平均气温增温趋势在空间上存在差异.

  • 标签: 气温变化 小波分析 功率谱 Mann—kendall检验 吉林省东部
  • 简介:为了揭示长白山锦北泥炭沼泽区泥炭沉积环境和重金属元素历史变化及其对环境指示意义,利用荷兰Wardenaar泥炭采样器采取泥炭样品并对样品进行高分辨率切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不同深度剖面Ca,Mg,Na,K,Al,Ti,Cu,Zn,Fe,Mn,Pb,Cr,Ni和Co浓度.研究分析了Ca,Mg,Na,K,Al,Ti,Mn,Zn,Cu,Pb,Cr,Ni和Co在泥炭剖面的分布趋势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富集分析,得出Mn,Zn,Cu,Pb,Cr,Ni和Co呈显著相关且在泥炭表层明显累积,揭示出泥炭表层重金属元素大气沉降来源,表明近年来人类重金属消耗量及排放量增加是大气沉降重金属元素主要释放源,而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有加重趋势.

  • 标签: 元素 泥炭 长白山锦北
  • 简介:福建省908专项海岛土地利用调查对全省l321个面积在500m。以上海岛土地利用类型与分布进行了调查统计,将土地资源划分为12个一级类,采取多源信息相互印证及3s结合工作方法,基本查明了海岛土地分布范围、面积和开发利用现状.经调查与测算,福建省海岛土地总面积为1628389432m^2。(包含海岛岸线外侧沿海滩涂面积474076929m^2),即海岛陆域土地总面积为1154312503m^2,其中有居民海岛陆域土地面积1106414004m^2,无居民海岛陆域土地面积47898499m^2.与1988年福建省海岛调查14个海岛土地利用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变化原因.

  • 标签: 海岛 土地利用 特征 福建省
  • 简介:以沙溪流域永安段为研究对象,利用RS、GIS技术,解译遥感影像获得研究区景观类型分布图.运用Fragstats软件计算出研究区23个景观指数,根据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景观指数进行筛选,并据此对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可用斑块类型面积及幅度特征因子、形状复杂性因子、空间分布特征因子3个公因子表达23个景观指数主要信息.2)从景观格局特征分析可以看出林地类型20a来优势度减少,形状趋向于规则且分布趋于集中;耕地类型面积逐渐减小且分布趋于集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大,聚集程度及连接性均有所增加.这种变化过程说明研究区景观受人为干扰较大,反映出流域内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应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以实现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目的.

  • 标签: GIS 景观变化 相关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 沙溪
  • 简介:TheGurbantunggutDesertisthelargeststableandsemi-stablesanddesertinChina,yetfewdataexistonvegetationpatternandspecies-environmentrelationshipsforthesediversedesertlandscapes.Thesanddunesofthesurveyareaaremainlyofthelongitudinalformfromnorthtosouth,butcheckerboard-shapedandhoneycomb-shapedformsarealsopresent,withtheheightof10-50m.Wemeasuredvegetationandsoildataonnorth-southtransectsandcomparedthemwithvegetationandsoildataoneast-westtransects.Analysisrevealedthatthevaryingtrendandstrengthofthespeciesdiversity,dominanceandcoveroftheplantcommunitiesinthelongitudinalandtransversedirectionsacrossthelandscapearesignificantlydifferent.TheresultsofCCAordinationshowthatthemicro-habitatsofsoilorganicmatter(OM),soilsalts(TS),sortingindex(σ),topsoilwater-content(SM)andpHrelatetothedifferencesinvegetationobservedasdifferencesinspeciesassemblagefromsalt-intolerantephemerals,micro-subshrubsandsubshrubstosalt-tolerantshrubsandmicro-arbors.Theterrain(alt.)andsoiltexture(thecontentsofMzandφ1)affectthespatialdifferentiationofmanyspecies.However,thisspatialdifferentiationisnotsomarkedontransectsrunninglongitudinallywiththelandscape,inthesamedirectionasthedunes.Thespeciesofthedesertvegetationhaveformedthreeassemblagesundertheactionofhabitatgradients,relatingtothreesectionsrunningtransverselyacrossthelandscape,atrightanglestothedirectionofthedunecrests.Inthemid-eastsectionofthestudyareathetopographyishigher,withsand-landsordune-slopeswithcoarseparticles.HerethedominantvegetationcomprisesshrubsandsubshrubsofSeriphidiumsantoliumandEphedradistachya,withlargenumbersofephemeralandephemeroidplantsofSeneciosubdentatus,andCarexphysodesinspringandsummer.Onthesoilofthedune-slopesinthemidwestofthestudyarea,withcoarseparticlesandabundantTK,theplantassemblageofHaloxylonpersicu

  • 标签: VEGETATION soil HETEROGENEITY MICROHABITAT species importance
  • 简介:本文利用西藏高原近40年来逐月气象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和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方法,对西藏高原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和降水量4个基本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揭示了近40年来西藏高原气候变化主要特征.结果表明:(1)日照时数是西北部长,东南部短,且东南部呈一定下降趋势,西北部呈一定上升趋势;(2)年平均气温以0℃和5℃为界划分为3个区,研究区全年总体表现出升温趋势,藏西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大于藏东地区;(3)蒸发量年变化很大,研究区整体呈下降趋势,空间上表现为从西部向东部逐渐减少趋势,其中仅西部和东南部小部分地区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余地区都为下降趋势;(4)降水趋势变率空间分布上基本规律是:其大小由东往西逐渐减小,藏中和藏东为上升趋势,藏西为下降趋势.另外,4个要素各月与各季节变化趋势与年变化趋势间表现出很好一致性.

  • 标签: 气候变化 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 趋势 西藏高原
  • 简介:以1986年、1990年、1994年、1998年、2002年、2007年、2011年和2014年LandsatTM、E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方法,研究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淡水湖泊哈素海湖区总面积、明水区面积、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区面积29a来变化。结果表明,1986-2014年期间,哈素海湖区总面积变化在29.12-30.13km^2之间,变化幅度很小,主要原因是在哈素海周边修筑堤坝控制了水体和芦苇群落向外扩张;明水区面积从1986年18.74km^2减少到2014年14.90km^2,有不断减少趋势,到2014年,明水区面积已不足湖区总面积一半;芦苇区面积从1986年10.86km^2增大到2014年14.98km^2,其占湖区总面积比例由36.68%增加到50.13%,年增长率约为0.48%;从空间上看,芦苇群落扩张主要位置为湖区北端、南端和近东岸部分区域,说明在适宜浅水区域芦苇群落极易扩张,说明底泥淤积和水深可能是制约哈素海芦苇群落扩张主要因素。哈素海芦苇群落扩张,说明哈素海底泥淤积严重,沼泽化进程明显,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底泥清淤等措施,减少湖区淤泥,增加有效水深,以达到增加库容并控制芦苇群落扩张态势目的。

  • 标签: 哈素海 芦苇群落 扩张 水深 淤积 遥感影像
  • 简介:以福州市晋安河沿线区域为研究对象,采集区内地表径流样品,通过分析径流水样中全氮、全磷浓度,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分析了地表径流中全氮、全磷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氮是地表径流主要污染物质,全磷除少部分地段超标外,总体上不构成污染;全氮、全磷半方差函数用球状模型拟合最好,其空间分布表现为各向同性;地表径流中全氮污染主要集中于管理条件落后居民区、餐饮业集中娱乐场所以及非城市主干道路.地表径流中全磷主要分布在餐饮业集中区域及管理落后住宅小区.福州城市地表径流氮磷污染主要来自于居民日常生活排污.

  • 标签: 城市地表径流 氮磷污染 空间分布 克里格插值
  • 简介: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基本理论框架,以吉林省中部地区为例,运用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和区位基尼系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004—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各城市工业与第三产业地区专业化和地理集聚程度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2004—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工业与第三产业相对专业化指数有所下降,表明吉林省中部地区工业结构与第三产业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发展。2)2004—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地方专业化程度高产业仍是老工业基地传统优势产业,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专业化程度较低。3)2004—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产业区位基尼系数下降,表明这些行业在空间内呈现快速扩散状态,木材加工等部分行业区位基尼系数上升,呈现出进一步集聚态势。第三产业中各行业集聚水平较低。最后,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相关对策。

  • 标签: 地区专业化 地理集中 吉林省中部地区
  • 简介:城市经济联系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必要前提,选取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春市与吉林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节点分析、可达性分析、联系强度分析与地域系统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长-吉地区经济联系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节点城市等级差异明显,且空间分布不均,长春市中心性职能最强。时间特征上,1995--2012年长-吉地区经济联系总量不断增加;空间格局上,经济联系强度呈以长春市和吉林市为双核“中心-外围”式圈层结构。从提升中心城市职能、完善交通网络体系、促进产业关联互动与建立合理城镇体系等方面提出加强长一吉地区经济联系对策。

  • 标签: 经济联系强度 时空格局 长-吉地区
  • 简介:2010年4月-2011年1月期间,在高潮位和中潮位下,分别对杭州湾南岸滩涂排水区和非排水区5个断面进行桡足类丰度和生物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发现15种河口桡足类,包括剑水蚤3种、哲水蚤5种和猛水蚤7种;第一优势种为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dorrii),第二优势种为四刺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tetraspina);研究区河口桡足类平均丰度为15.3ind./L,平均生物量为0.214mg/L,主要分布在排水区S3和S2采样断面。在春季采样日,滩涂水中NO2—N和PO4—P营养盐通过浮游植物生物量影响桡足类群落,浮游植物生物量是河口桡足类丰度发展决策因子和桡足类生物量波动限制因子;在夏季采样日,水中高浓度NH4—N通过NO2—N含量损害桡足类,成为桡足类丰度变化限制因子;温排水通过减少海水溶解氧含量间接影响桡足类生长,成为桡足类生物量变化限制因子;在秋季采样日,水中SiO3—Si含量是桡足类丰度和生物量决策因子。

  • 标签: 滩涂 河口桡足类 丰度 生物量 通径分析 杭州湾
  • 简介:于2015年10月10-12日,在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和天然湿地中,采集水样,在实验室中测定了水质指标。将研究区水质指标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各类水域标准进行对比;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恢复湿地与天然湿地水质指标间关系,对比二者水质。研究结果表明,恢复湿地植物群落特征与天然湿地相似,但是,恢复湿地水体中硝态氮含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符合或劣于Ⅴ类水域标准,3种聚类方法分析结果都显示恢复湿地与天然湿地水质差异明显,恢复湿地与天然湿地水体中总氮含量、总磷含量、硝态氮含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显著相关(n=8,p〈0.01),说明由于长期开垦,使滞留于恢复湿地土壤中氮、磷等物质进入恢复湿地水体中,使恢复湿地水质变差,并且随着水流动向周围湿地扩散。

  • 标签: 水质 恢复湿地 挠力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