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基于EOS/MODIS卫星2000-2005年的MOD17A3数据集,分析21世纪初江平原沼泽湿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异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气温和降水)的关系,并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道路、河流、居民点等因子对沼泽湿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江平原沼泽湿地生产力(C)的变化范围为92.2-675g/(m^2·a),平均值为374.2g/(m^2·a)。沼泽湿地生产力主要受江平原综合水热条件控制,其与气温和降水显著复相关,复相关系数为0.49(n=6,P〈0.05)。低生产力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江平原西、北部地区,高生产力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河流在0-8km的范围内对江平原沼泽湿地生产力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不显著。居民点扩建,道路修筑等人类活动影响沼泽湿地分布,并导致沼泽湿地生产力下降,其有效影响范围分别是0-6km区域和0-8km区域。

  • 标签: 三江平原 净初级生产力 沼泽湿地 空间分析 影响因素
  • 简介:江平原为研究区,利用多时相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ImagingSpectroradiometer,MODIS)影像数据,采用一种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NDVI)时间序列的监督分类方法获取了研究区湿地植被的分布数据.监督分类以NDVI时间序列的波形所反映出的植被物候特征作为分类器,将离散的傅立叶变换应用于NDVI时间序列以减少高频噪声对分类的影响,并运用傅立叶变换后波形幅度和相位的相似性来确定像素的归属类别.根据研究区植被的物候特征的差异,区分出7种地表(沼泽、沼泽化草甸、滩地、水田、旱地、灌木和林地)的植被类型,得到江平原2005年湿地植被的分布数据.该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达到79.67%,Kappa系数为0.7525.研究表明,基于MODIS多时相NDVI数据,采用基于傅立叶组分的相似度分类方法可以客观、经济、快速的提取湿地植被分布数据.

  • 标签: 三江平原 湿地 植被 MODIS NDVI 傅立叶变换
  • 简介:为配合中国台湾"《海岸法》(草案)"的保护区及防护区的划设,中国台湾新竹县接受中国台湾"内政部营建署"的补助,委托中华大学调查新竹县海岸动物相的分布。这个地区的动物是由哺乳纲、鸟纲、两栖纲、爬行纲、蛛形纲、条鳍鱼纲、昆虫纲、软甲纲、颚足纲、双壳纲、腹足纲的动物分布形成。采用快速评估法,计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歧异度指数)并进行分析,求得克利金法推估的套图共计24张,包括各纲及汇总后的动物多样性图,以夏、秋两季呈现。研究区中共有11纲、41目、127科、245种动物,其中以竹北原生林生物多样性最高,竹北原生林中共计有8纲、29目、86科、137种动物。

  • 标签: 克利金法 快速评估法 中国台湾
  • 简介:江平原的挠力河流域为研究区,选用研究区内7个雨量站、3个水文站和3个气象站的降水量资料,2个水文站的水位和径流量资料,应用倾向率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等,诊断分析了研究区20世纪下半叶降雨、径流的变化事实、趋势和可能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研究区沼泽性河流的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都有减少的总趋势;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分别在50年代和60年代发生一次突变减少现象;近50年来,随着宝清水文站和菜嘴子水文站之间的沼泽湿地不断减少,沼泽性河流流域的滞洪调节作用也发生明显变化,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研究区出现年最大出流量小于入流量年份的频次是50%,而80年代至90年代,其频次只有35%,表明研究区的滞洪调节作用在逐渐减小.

  • 标签: 流域降水 径流变化 水文站 年降水量 雨量站 频次
  • 简介:通过对福建明莘口教学林场33a生格氏栲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及其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33a生格氏栲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量分别为18.9m、24.2cm和412.43m^3·hm^-2,林分生物量和乔木层生物量则分别达421.74t·hm^-2和413.11t·hm^-2,大大高于邻近的同龄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干与皮(58.32%)〉枝(17.59%)〉根(17.22%)〉叶(3.06%);与杉木相比,格氏栲与同龄杉木生长过程有所不同,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早期较慢,但速生持续期长,材积数量成熟龄较长.

  • 标签: 格氏栲 人工林 生物量 生产力 生长动态
  • 简介:利用维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手段,研究白马河水样中DOM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分解情况,经过微生物分解204h后DOC的浓度下降为23%.根据双指数方程拟合,水样中易分解组分占总量的63.2%,易分解组分与难分解组分的分解常数分别为0.102h^-1,0.00257h^-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水样维荧光光谱中单位浓度有机物的荧光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水样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培养过程中SUVA254nm有逐步升高的趋势,而溶液250nm与365nm吸收的比值没有明显变化.

  • 标签: DOM 生物降解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 简介:江平原小叶章(Calamagrostisangustifo施)沼泽化草甸进行为期2a的模拟氮沉降实验,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loeC(m2·a)氮]、低氮[4g/(m^2·a)氮]和高氮F8g/(m^2·a)氮]。采用动态气室法(LI.6400—09叶室连接到LI.6400便携式CO2/H2O分析系统)测定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小叶章沼泽化草甸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动态曲线呈抛物线模式,在7月达到最高值;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度之间呈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R^2为0.47-0.69);仅高氮处理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表现出负指数相关关系60〈0.05,R^2=0.27);氮沉降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依据氮沉降水平而异,低氮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为(5.57±0.91)um01/(m^2·s),比对照处理土壤呼吸速率(5.18±0.86)μmol/(m^2·s)高8%60〈0.05),高氮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4.93±0.53)pmol/(m^2·s)则比对照处理稍低。不同氮沉降处理下,土壤呼吸温度系数Q10值分别为2.93、2.43和2.03,Q10值随着氮沉降水平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氮沉降可能抑制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

  • 标签: 氮沉降 小叶章沼泽化草甸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 简介:针对亚热带地区树种丰富,树种间相似度大对树种识别带来的问题,本研究以福建省明市莘口镇格氏栲自然保护区附近13种常见树种的冠层实测高光谱数据为例,采用一种分层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光谱类别的树种识别精度以及树种识别的最佳波段。首先,对原始光谱进行变换处理,包括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对数一阶微分、包络线去除和植被指数;其次,通过分析选择出13种树种各光谱类别的差异显著波段;最后,利用逐步判别法对选择的差异显著波段进一步降维,判断不同光谱类别的树种识别精度并找出识别13种树种的最佳波段。结果表明:光谱变换能有效地提高树种的识别精度,尤其是对数一阶微分光谱,总识别精度高达98.7%;对于原始光谱,近红外波段(760~1300nm)的树种识别能力更强,对于变换光谱,可见光波段(350~760nm)的树种识别效果更佳;不同光谱类别之间具体的显著性差异波段存在很大差别,原始光谱与变换光谱之间仅在绿光波段(500~600nm)有少量相同的显著性差异波段,此研究成果可为亚热带地区树种识别提供参考。

  • 标签: 树种识别 高光谱 福建省 光谱变换 逐步判别法
  • 简介:应用分解袋法对江平原3种湿地植物小叶章(Calamagrostisangustifolia)、毛苔草(Carexlasiocarpa)和漂筏苔草(Carexpseudocuraica)枯落物分解过程及能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分解的进行,3种湿地植物枯落物失重率呈增加趋势,平均失重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漂筏苔草[(23.20±5.92)%]、小叶章[(22.85±5.09)%]、毛苔草[(21.47±4.88)%]。枯落物干重热值呈降低的变化趋势,分解初期干重热值降低的速率较大,随分解的进行,干重热值变化趋于平缓。其平均干重热值从高到低的顺序是:漂筏苔草[(16696.22±459.35)J/g]、小叶章[(16575.39±522.36)J/g]、毛苔草[(16488.46±227.79)J/g]。枯落物能量损失率呈增加的趋势,平均能量损失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漂筏苔草(26.54%)、小叶章(26.39%)、毛苔草(24.10%)。相关分析研究表明,能量损失率与失重率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24,P〈0.01),而与干重热值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n=24,P〈0.01)。

  • 标签: 三江平原 枯落物分解 失重率 干重热值 能量损失率
  • 简介:以1996—2005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标准差、变差系数对我国3大地带及地带间地面交通线路密度的绝对差、相对差进行了测度,表明3大地带内部及地带间的相对差和绝对差都很大且存在扩大的趋势.区位熵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区位熵大于1的省域集中在东部,西部区位熵普遍偏低,尤其是西北地区的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省域的区位熵都在0.5以下的极低水平.对主要人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表明:地面交通线路密度与经济、社会诸多因子的相关性都很强,其中与城市化水平的正相关性最强,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工业化水平及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负相关性较强.

  • 标签: 地面交通线路密度 区域差异 人文影响因素
  • 简介:2009年4月29日至5月3日,中国地理学会期刊出版年会在湖南省衡阳市顺利召开,年会由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承办.来自全国各地30余家相关期刊和图书出版单位代表以及部分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年会.

  • 标签: 中国地理学会 期刊出版 衡阳市 湖南省 年会 高等院校
  • 简介:2018年是我国自然保护地实现统一管理的起始之年。1月2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2018年中国自然保护地十件大事”。

  • 标签: 自然保护地 中国 统一管理
  • 简介:泥炭沼泽中的有壳阿米巴(testateamoebae)组合主要受水文变化的影响,由于环境指示意义明确常在泥炭古环境研究中作为古水文状况的代用指标。介绍了一种发现于哈尼泥炭地表层样品的有壳阿米巴虫小匣角嘴虫(Trigonopyxisarcula)壳体。更为重要的是它所指示的环境意义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利用有壳阿米巴进行本区泥炭地古环境重建具有巨大潜力。

  • 标签: 小匣三角嘴虫 有壳阿米巴 哈尼泥炭地 古环境重建
  • 简介:2016年10月~2017年4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对四川绵阳江湖国家湿地公园中的水鸟群落进行了调查和观测,共记录水鸟7目11科55种,其占全国水鸟总数的20.30%;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水鸟群落以红头潜鸭(Aythyaferina)、凤头潜鸭(Aythyafuligula)和红嘴鸥(Larusridibundus)为优势种。在该湿地公园内,各月记录的水鸟数量和种类有较大差异,12月�

  • 标签: 中的水鸟 公园中的 四川绵阳
  • 简介:根据采自福建省中部戴云山脉亚高山水系源头地带(大致25°40’N,118°11’E)泥炭沉积洼地的孢粉纪录,对该地区亚热带山地植被近4000年来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孢粉记录和其他沉积资料显示,3个取样点的泥炭沉积开始于4000年前,很可能是全新世后期气候转冷的结果.在距今4000~1200年前期间,戴云山脉上部(海拔1300~1600m)的植被为亚热带针阔叶混交类型,优势种属包括Cryptomeria(柳杉)、Castanopsis(栲)、Quercus(栎)和Tsuga(铁杉)等.距今1200年前左右,该区域的植被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化,表现在上述优势属种的孢粉在样品总孢粉数的比例突然下降,而Pinus(松),Gramineae(禾本科)以及Dicranopteris(芒萁)等属种的比例则提高了.这次剧烈的植被变化在其中的一个泥炭钻孔中留下了一层粘土记录,它代表了当时流域内植被受破坏后出现的严重土壤侵蚀.从泥炭沉积提取的孢粉记录还可以看出,研究区内广泛分布的松林是一种次生植被,它是人类不断干扰的结果.

  • 标签: 戴云山脉 孢粉集合 泥炭沼泽 人为干扰 泥炭沉积洼地
  • 简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尝试构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围绕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社会公平4个维度选取了28个指标,经AHP方法给指标赋权,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对1990-2006年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各维度间的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逐年增高,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社会公平4个维度间协调度得分稳步上升.资源生态、经济、人口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社会公平性较差.据此,本研究认为,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一定要牢固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人口、经济、资源生态和社会公平的协调发展;迅速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环境保护型农业.

  • 标签: 中国农业 可持续发展 定量分析
  • 简介:在构建人口文化素质指数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选取合理而简单的评价指标,对1997—2006年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指数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指数正在快速提高,但整体水平还很低;人口文化素质指数的空间差异明显,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域集中于西部;近2/3的省域存在发散趋异,收敛趋同的省域不到1/3;向上发散趋异的省域主要位于东、中部,向下发散趋异的省域主要位于西部,空间差异有可能继续扩大.反映单个人文因子与人口文化素质指数之间互动关系的方程显示:人口文化素质指数与人文因子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和对数关系.最后运用逐步回归法得到了综合人文驱动因子与人口文化素质指数之间的复合线性关系模型.

  • 标签: 人口文化素质指数 省际差异 时空分异 人文动力机制
  • 简介:通过识别江平原湿地主要生态风险源(气候变化、沟渠建设、农业非点源污染、湿地旅游活动的开展)与风险受体(植物群落退化演替、生物多样性下降、固碳水平降低),发现风险源主要来自于湿地系统外部,而风险受体则依存于单一的湿地生态系统。为了解决尺度矛盾问题,提出尺度上推(将风险受体扩展到区域或流域上,以匹配风险源的空间尺度)与尺度下推(将风险源尺度缩小到局地甚至点上,通过实验设置,模拟风险源发生水平,以匹配风险受体的空间尺度)两种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江平原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案和流程的合理构建过程,包括风险源空间化方案(气候变化情景降尺度、沟渠密度制图、农业非点源输出模拟和湿地旅游活动强度的缓冲区表达等)、表征生态系统内在属性的生态资产指数和生态脆弱性指数构建、风险值表征问题。

  • 标签: 生态风险评价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尺度依存 湿地 三江平原
  • 简介:在对福州“坊七巷”历史街区居民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对历史街区内居民的保护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居民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人均住房面积、住宅状况及居民对保护政策的知晓度对居民保护态度产生重要影响,而文化、收入、居住时长、工作状况、房屋性质对居民的保护态度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之上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给出了实践启示,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历史街区居民 三坊七巷 更新模式 影响因素 LOGIT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