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为参与调控细胞生理功能的关键因子的c-JunN-末端激酶,与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运用低能构象搜索及分子对接方法得到的两组构象,对N-苯甲基靛红肟类化合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分子对接构象,以立体场、静电场、氢键供体场和氢键受体场组合得到的CoMSIA模型最佳,相应的统计学参数: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759,相关系数r2为0.966,测试集的相关系数r2pred为0.703。根据RB方法所得到的CoMSIA模型的三维等值线图,总结出对抑制剂活性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化合物的N取代基及R6位处于残基Ile70、Asp150、Ala151、Asn152和Ser193组成的疏水性空腔,因此引入体积较大的取代基有利于活性的提高,同时在N取代基上加以吸电子或氢键受体基团的取代将有助于提高抑制剂活性。靛红环位于负电荷残基Glu147附近,引入供电子或氢键供体基团有利于抑制剂活性的提高。同时结果之间可以相互解释并验证彼此的有效性,可为设计高特异性高活性的JNK3抑制剂提供线索和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BDG)对于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对临床可疑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同时采取血标本及无热源污染血标本各一份,分别作细菌培养和血浆(1→3)-β-D-葡聚糖定量测定。血浆(1→3)-β-D-葡聚糖定量测定采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深部真菌感染组BDG含量(101.32±52.02pg/ml)与细菌败血症组(11.23±10.07pg/ml)、无细菌生长组(8.65±0.21pg/ml)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4.4、3.907,P<0.01、0.01)。以20.0pg/ml作为血浆(1→3)-β-D-葡聚糖定量测定判断深部真菌感染的cutoff值,其准确率89.52﹪、敏感度90.36﹪、特异度87.52﹪。结论(1→3)-β-D-葡聚糖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辅助检测指标。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的不断努力,网络虚拟实验节约了高校的大量人力和物质资源,成为了今后高校实验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X3D与JavaScript这两种语言之间字段的访问、交互和数据的显示和优化处理,并以高等院校直流电机实验教学为例,运用X3D技术制作直流电机网络虚拟实验,在一个虚拟的3D环境中模拟了直流电机的实验步骤.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昆明市延安医院临床出现症状疑似真菌感染患者152例,在其抽静脉血做(1-3)-β-D-葡聚糖检测的同时留取血液或痰、中段尿、脓等分泌物标本做真菌培养和涂片分析。有条件时行病理诊断,通过回顾性调查,比较G试验与临床诊断之间的差异。结果临床或病理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组的葡聚糖水平34.7±16.0pg/ml明显高于临界10pg/ml;使用临界值10pg/ml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9%、89.7%、85.7%和72.9%。结论血浆葡聚糖水平用于诊断深部真菌感染有可靠的临床价值,是一种实用的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0岁以上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2+D3总量水平差异及其与骨质疏松症关系。方法本次医学观察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01月之间收治的3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同期收治的100例骨密度正常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血清25羟维生素D2+D3总量水平。3对照组观察对象血清25羟维生素D2+D3总量水平明显高于骨质疏松患者(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其血清25羟维生素D2+D3总量水平存在直接联系。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3D-CTA应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1月到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患者取仰卧位,固定头部,经肘静脉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优维显370。扫描结束后,图像采用Add/Sub软件,联合多平面重建法(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容积重建法(VR)等处理方法,重建有骨结构和去骨的病灶三维立体图像。结果51例患者共检出59例阳性动脉瘤,其中45例为单发动脉瘤,6例为多发动脉瘤(4例为2个动脉瘤,2例为3个动脉瘤)。漏诊颈内动脉瘤1例,误诊小脑后动脉瘤1例,诊断灵敏性为98.3%,诊断特异性为98.3%,诊断准确性为96.7%。结论3D-CTA具有安全微创,更好显示血管瘤解剖结构的特点,但其还不能取代3D-DSA
简介: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是维生素D的主要活性物质,有着重要的生理生化活性[1]。近年的研究发现,它除对钙磷代谢的有调节作用外,还具有调节肿瘤细胞增殖和分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2]。1,25(OH)2D3的生物学效应是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介导的,而人体许多的恶性肿瘤细胞均表达VDR。临床研究和实验室研究已证实维生素D对前列腺癌、胃肠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都有抑制作用。同样,对于1,25(OH)2D3对肺癌的抑制作用的研究也正在不断进行,本文就1,25(OH)2D3对肺癌的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简介:标题化合物(C30H35N3)以4-甲基苯甲醛、环十二酮和3-甲基-1-苯基-1H-吡唑-5-胺,在三氟乙酸和醋酸的作用下,经微波辐射合成得到.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相对分子质量Mr=437.61,晶胞参数a=1.08926(11)nm,b=2.1927(2)nm,c=1.04954(14)nm,V=2.4641(5)nm3,Z=4,晶胞密度Dc=1.180g/m3,吸收系数μ=0.069mm-1,单胞中电子的数目F(000)=944.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最终的偏离因子为R=0.0468,ωR=0.0905.在晶体结构中新形成的吡啶环为共平面结构.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与疾病诊断、治疗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8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第2、7、14、21天CRP、D.D的水平,并将入院后第2天的CRP、D—D水平与对照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第2天CRP为(16.52±1.31)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5±0.96)mg/L;观察组患者入院第2天D—D为(0.99±0.32)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O.36±0.2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入院后第2天,中、重度患者CRP均明显高于轻度患者(P〈0.05),重度患者CRP、D—D水平明显高于中度患者(P〈0.05)。不同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段的CRP、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RP、13—13水平的高低可能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程度及血栓情况,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简介:目的同时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体内25(OH)D3水平,分析两者结果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50例住院患者,对同-血清样本分别用LC-MS/MS法和ELISA法测定25(OH)D3水平,同时用LC-MS/MS法测定25(OH)D2的水平。结果LC-MS/MS法测定的维生素D3的均数为14.99±6.51ng/mL,酶联免疫法测定的均数为20.91±9.70ng/mL,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25(P〈0.01),线性相关方程为维生素D3(LC-MS/MS法)=4.829+0.486×维生素D3(ELISA法)。LC-MS/MS法组25(OH)D3浓度高于20ng/mL的比例17%,酶联免疫法组为52%,LC-MS/MS法组的25(OH)D2和25(OH)D3总浓度高于20ng/mL的为24%。25(OH)D2占25(OH)D总量的8.4%。结论LC—MS/MS法测定的维生素D3的数值明显低于ELISA法,两者正相关性较高,可经方程互换。酶联免疫法低估了体内维生素D的缺乏,检测25(OH)D3的同时需测定25(OH)D2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