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均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2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重组人干扰素a2b栓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统计两组HPV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75.00%)相比较,观察组(92.86%)更高,(P<0.05);观察组HPV转阴率(89.29%)较对照组(75.00%)高,(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14.29%)较对照组(10.71%)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时,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不但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且HPV的转阴率还比较高,治疗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近几年,宫颈癌的发展趋势逐渐偏向年轻化而且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宫颈癌虽然是恶性肿瘤,但是其前期历程漫长。从病变发展到恶性,至少有5-10年的潜伏时间。所以,只要定时体检,是可以预防癌变的。那么如何进行宫颈癌筛查呢?临床上以HPV和TCT检查较为常见。本篇文章的目的是探究高危型HPV联合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研究。进行这项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为选取184名患宫颈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组,分别进行高危型HPV检查、TCT检查、以及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查。分别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的结果是相比较于单独的高危型HPV和TCT检查,二者联合筛查更加准确,因二者进行联合,使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提高,检查数据结果更加准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在宫颈癌进行筛查中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筛查,降低漏诊率,预防病发和病亡的可能,这种联合方法适用于临床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高危型 HPV联合 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间进行的 宫颈 TCT取样 人员共 1000 例,比较患者的 HR -HPV 、 TCT 及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根据患者的病变程度将患者划分为正常或炎症组、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Ⅰ级组、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组及宫颈癌组。 结果: 对患者进行单独的 HR-HPV 、 TCT 诊断, HR-HPV 联合 TCT 诊断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组、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组及宫颈癌组阳性率高于正常或炎症组。联合诊断灵敏度较单独 HR -HPV 诊断或 TCT 诊断明显提高。 结论: 高危型HPV联合 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提高 诊断灵敏度。
简介:【摘要】: 目的:探 究 高危型 HPV 、 TCT 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 宫颈癌患者 108 例 ,在我院于 201 8 年 11 月至 201 9 年 11 月 进行 治疗 ,按照筛查方式的不同分为 观察组 、 对照组 、联合筛查组三组, 各 36 例 。应用 TCT 技术 筛查 的是观察 组 ,择 高危型 HPV 筛查 的 是对照组,应用两种方式共同筛查的是联合组 。对比三组的宫颈癌诊断筛查结果。 结果: 108 例 受检者中,阳性 27 例( 25.00% ),其中 CINⅠ 级 8 例、 CINⅡ10 例、 CINⅢ5 例,宫颈鳞癌( SCC ) 4 例;存在 H PV 感染的占 33 例( 30.56% ),阳性 21 例,灵敏度为 72.22% ,特异度为 75.00% ;诊断病例 25 例,其中宫颈早期病变者占 18 例,灵敏度 66.67% ,特异度 83.33% 。 TCT 检测结果: SCC2 例, WNL72 例, LSIL7 例, H SIL6 例, ASCUS21 例;相较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单项诊断筛查,联合组的高危型 H PV 检测联合 TCT 技术取得的各项指标均较优,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针对 宫颈癌患者 , 采用 高危型 HPV 、 TCT 技术 的联合诊断筛查 ,可实现对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 加快康复速度,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接受HR-HPV及TCT检测的1426例患者,并行阴道镜活检做病理组织学诊断,对TCT、HR-HPV以及TCT联合HR-HPV检测结果分析。结果:从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至SCC患者TCT检测阳性率呈显著升高趋势,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重感染患者中,其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至SCC患者HPV感染率显著高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着CIN分级的增加HR-HPV检测阳性率而显著升高,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CT联合HPV检测中,CINⅠ~CINⅢ级及SCC组HPV感染均非常显著高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联合HR-HPV检测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优于TCT、HR-HPV单独检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联合TCT在宫颈癌筛查中较单一检测可明显减少漏诊率、误诊率,使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早期介入治疗,降低宫颈癌患者发病率及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上对宫颈癌进行筛查时,对患者进行高危型HPV检测与TCT检查所发挥的检查价值。方法:本文分析抽取65例宫颈癌的患者,作为本次检测的对象,患者经过病理检查确诊。对患者均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和TCT检查,对比单一检测方式与联合检查的确诊率。结果:联合检查的确诊率为98.46%,高危型HPV检测的确诊率是87.69%,TCT检查的确诊率是84.61%,联合检查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方式,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进行宫颈癌筛查和确诊时,建议应用高危型HPV检测联合TCT检查,提升检查确诊率,为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可靠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宫颈癌筛查中联合使用高危型HPV、TCT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所2016年8月到2018年3月期间接受宫颈癌筛查的患者共计117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高危型HPV分型检测+TCT技术,并对疑似病例进行采取病理检验进行确诊,以病例检验结果为金标准,探究高危型HPV分型检测+TCT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共计筛查1170例受检者,其中任一检查阳性者检出共计159例,占比13.59%.其中单独TCT检查阳性51例,单独高危型HPV阳性77例,双阳性者31例,TCT检查阳性率为7.01%、高危型HPV阳性率为9.23%。202例病理组织检查宫颈癌3例,发病率为0.26%。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查宫颈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单独高危型HPV检查或单独T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干扰素栓联合保妇康栓对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诊治的40例感染了高危型HPV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20例每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干扰素栓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保妇康栓。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复查后,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患中,显效4例、有效7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55.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值<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白带增多1例、分泌物增多1例、阴道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对照组患者中,白带增多2例、分泌物增多3例、阴道瘙痒2例、阴道灼热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值<0.05。结论: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通过干扰素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后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铜仁市城区孕前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病的状况,为上级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HC-2的检验方法和全自动膜式制片仪制片,对城区年龄在25~40岁之间的1856例孕前妇女同时进行HR-HPV和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测。结果1856例受检者中检测出HR-HPV307例,感染率为16.54%,其中35~40岁组高危型HPV感染率高于25~30岁组和30~35岁组(P<0.05),其余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CT检出宫颈病变64例,其中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50例、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3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5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例、宫颈癌(SCC)4例(组织病理学检查3例为原位鳞癌、1例为腺癌),HR-HPV均为阳性,感染率100%,宫颈癌发病率为0.22%,其中,30~35岁组颈癌发病率高于25~30岁组和35~40岁组(P<0.05),其余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提示铜仁市城区孕前妇女HR-HPV与宫颈癌的发生是密切相关和高度一致的,HPV感染率和宫颈癌发病率均较高,应加强宣传教育并积极与医疗服务相结合,提高孕前妇女防癌普查意识,加强对广大孕前妇女的HPV和宫颈癌筛查。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的价值。方法将近年来在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给予高危型HPV检测和TCT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对比分析两类不同检查方法的准确度。结果高危型HPV检测的灵敏度明显高于TCT检测,但特异度明显低于TCT检测,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高危型HPV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特异度较低,而TCT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因此在临床筛查中需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的妇科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率仅低于乳腺癌,其发生·发展通常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人类乳头状病毒为一组环状双链DNA病毒,育龄妇女感染可引起宫颈病变,甚至宫颈癌。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主要病因。它已经成为诱发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宫颈癌疾病的筛查中进行高危型HPV病毒的检测,能最大限度的筛查出高危人群同时HPV的检测在CINII,CINIII筛查中的敏感度和灵敏度远远的高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的检测不仅在宫颈癌的筛查中,在指导宫颈癌的治疗、预后及随访中HPV的检测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高危型HPV检测联合TCT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宫颈细胞学薄片检查的已婚妇女378例为研究对象,上述选取对象均行TCT和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C2)HPVDNA检查,通过对任意一项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的患者行多点活检或颈管内诊刮,所有检查结果均以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378例患者中,TCT检测和单纯HPV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61.1%和94.4%,两项检测结果的特异度分别为88.9%和26.5%,两者联合检查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2%和91.5%。结论临床上在筛选宫颈癌及相关癌症病变前筛查时,可通过联合TCT和高危型HPV进行检查,该联合检查方式不仅敏感性高、特异度高,且检测效率高;另外,HPV感染和宫颈癌或宫颈癌病变发生前有着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宫颈癌的防治应集中于高危型HPV感染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癌筛查中应用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的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4月-2020年4月于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7200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结合组与参比组,各3600例。结合组运用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参比组运用TCT检测。比较组间宫颈癌检查结果与宫颈癌检查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结合组检查阳性率高于参比组,阴性率低于参比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合组检查准确率高于参比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合组宫颈癌检查灵敏度是94.61%、特异性是94.83%,参比组宫颈癌检查灵敏度是94.61%、特异性是94.83%,结合组宫颈癌检查的灵敏度与特异性高于参比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的效果更加准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HPV分型及高危八型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3月就诊的68例液基细胞学异常患者予以组织病理学、阴道镜检查,将其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予以采集,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HPV14个亚型予以检测,及高危八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在68例研究组对象中,HPV感染60例,感染率为88.24%,其中,HPV16占55.88%(38/68),而随着患者宫颈病变程度加深,其HPV16感染率也逐渐增加。其次,HPV58为45.33%,HPV33为11.76%,HPV52为10.29%,HPV31为5.88%、HPV18为2.94%,其高危HPV亚型病毒载量跟宫颈病变程度呈正比例关系。结论宫颈病变患者中,感染以HPV16为主,且与宫颈癌联系最密切的为HPV16及HPV18,通过病毒载量分析,能够进一步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为无明确意义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联合高危HPV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就诊,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无明确意义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289例,进行高危HPV检测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分为ASCUS+高危HPV阳性组和ASCUS+高危HPV阴性组进行比较。结果289例患者组织学确诊为宫颈病变152例,其中低级别104例,高级别45例,宫颈癌3例。高危HPV阳性187例。ASCUS+HPV阳性组宫颈病变134例,ASCUS+HPV阴性组宫颈病变18例。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患者联合高危HPV检测筛查宫颈癌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临床进一步处理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HPV(HR-HPV)感染状态下阴道微环境因子联合检测对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的诊断价值,并确定最优检测组合模式。方法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社区队列中选取正常宫颈(NC)女性623人和CINⅠ患者303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检测方法检测阴道微环境因子,采用导流杂交法进行HPV分型检测。采用SAS 9.2及SPSS 23.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在经主成分分析获得阴道清洁度、pH值、唾液酸苷酶和白细胞酯酶为阴道微环境主要代表性因子的基础上,对以上4种因子基于logistic回归原理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单项检测灵敏度以pH值最高(76.2%),特异度以唾液酸苷酶最高(90.9%),联合检测以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pH值+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阴道清洁度+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和pH值+阴道清洁度+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4种组合的ROC曲线下的面积较高,分别为0.714、0.719、0.713和0.709。进一步结合HR-HPV感染状况,通过逼近理想排序法对4种组合模式的诊断效果进行优化分析后显示,HR-HPV阳性组以pH值+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的联合检测最佳(Ci=0.585),而HR-HPV阴性组则为阴道清洁度+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Ci=0.641)。结论阴道微环境因子的联合检测可用于CIN Ⅰ的辅助诊断,pH值、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联合检测对HR-HPV阳性女性CIN Ⅰ的诊断价值较大,而阴道清洁度、唾液酸苷酶和白细胞酯酶的联合检测对HR-HPV阴性的CIN Ⅰ诊断意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