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患者接受疼痛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实施不同疼痛管理方案,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50例增加疼痛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疼痛评估(21.29±1.21)分、疼痛一般知识(22.52±1.65)分、疾病干预原则(22.14±1.38)分、综合应用(23.19±1.54)分等评分均优于培训前(18.52±2.18)分、(19.21±1.44)分、(19.12±1.41)分、(19.58±1.62)分,差异显著(P<0.05);术后不同时间对比,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24h(2.33±0.40)分、术后48(2.02±0.27)分、术后72h(1.75±0.28)分均优于对照组(3.12±0.51)分、(2.59±0.42)分、(2.21±0.28)分,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满意度98%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6%;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过骨科疼痛管理的培训,能提高护理人员对疼痛管理的认知水平,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可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患者接受疼痛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实施不同疼痛管理方案,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50例增加疼痛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疼痛评估(21.29±1.21)分、疼痛一般知识(22.52±1.65)分、疾病干预原则(22.14±1.38)分、综合应用(23.19±1.54)分等评分均优于培训前(18.52±2.18)分、(19.21±1.44)分、(19.12±1.41)分、(19.58±1.62)分,差异显著(P<0.05);术后不同时间对比,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24h(2.33±0.40)分、术后48(2.02±0.27)分、术后72h(1.75±0.28)分均优于对照组(3.12±0.51)分、(2.59±0.42)分、(2.21±0.28)分,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满意度98%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6%;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过骨科疼痛管理的培训,能提高护理人员对疼痛管理的认知水平,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可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专案在改善骨科病区颈椎病患者术后轴性疼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收治的骨科病区颈椎病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和基础上给予护理专案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3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工具(AHSMSRS量表)〕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GQOLI-74)〕变化情况,并记录其术后3个月内颈椎轴性症状发生率及干预后的轴性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严重程度分级、人体功能性障碍程度〔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AHSMSRS量表(自我健康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环境)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GQOLI-74量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各维度评分较入院时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过程中颈椎轴性症状发生率及干预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且两组颈椎轴性症状严重程度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干预3个月后,两组JOA评分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总改善率为86.27%,对照组为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案不仅可提高骨科病区颈椎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还可有效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骨科全麻术治疗的患者,从中筛选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50例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4.00%)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实验组(97.80%)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84.4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度于我院骨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行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与皮质醇(Cor)水平,并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ACTH及Cor水平均显著高于麻醉后,且观察组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取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分析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的68例作为本次研究目标,将患者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之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具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语言表达时间、睁眼时间和手术时间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短,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1小时、6小时、12小时认知功能明显提高,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可以有效提高麻醉效果,而且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比较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实施对骨科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缓解效果及护理影响。方法:将2019年7月~2021年9月内行骨科四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82例纳为研究对象,行术后护理研究,随机设置组别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后,于术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联合护理。比较不同护理实施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变化及护理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5d时GAD-7、PHQ-9、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疼痛管理、心理干预、康复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对患者术后疼痛体征及疼痛所致负面情绪均有明确改善作用,对护理服务质量改善具有积极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老年骨科患者实施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4),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方案。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采用精神状态量表(MMMSE)对麻醉后6h、12h、24h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在麻醉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明显较短,维持时间明显较长;麻醉后6小时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差异不明显,麻醉12h、24h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与实施全身麻醉相比,对老年骨科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可以明显提升麻醉效果,麻药起效时间更短、麻药持续时间更长,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短期认知功能,整体麻醉效果更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骨折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接受的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骨折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对症救治,在治疗过程中,提供护理服务工作,本次研究对象均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患者运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为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案运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8.46%)高于对照组(69.23%),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31%)低于对照组(76.92%),数据比较存在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骨折护理中运用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能提升护理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为患者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高龄患者(≥80岁)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21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镜中心512例行ERCP(638例次ERCP)的超高龄胆胰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RCP适应证和手术完成情况,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超高龄患者638例次ERCP选择性插管总体成功率为94.0%(600/638),与同期<60岁(2 433/2 557,95.2%)、60~<80岁人群(2 815/3 004,93.7%)相比,三者插管总体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9,P=0.064)。超高龄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15.2%(97/638),术后于住院期间死亡的总体发生率为2.1%(11/512),与同期<60岁(8/1 809,0.4%)、60~<80岁人群(21/2 127,1.0%)相比,三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9,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HR=1.94,95%CI:1.237~3.041,P=0.004)、上消化道重建术后(HR=2.28,95%CI:1.064~4.891,P=0.034)、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HR=1.65,95%CI:1.012~2.679,P=0.045)、手术时期较早(HR=0.57,95%CI:0.352~0.923,P=0.022)、手术操作时间>30 min(HR=1.74,95%CI:1.094~2.759,P=0.019)、术前白细胞>9.5×109/L(HR=2.66,95%CI:1.661~4.257,P<0.001)及降钙素原≥0.05 ng/L(HR=2.54,95%CI:1.172~5.513,P=0.018)是超高龄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RCP对超高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超高龄患者有高血压、上消化道重建术后、有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既往史、手术操作时间>30 min、术前患者白细胞>9.5×109/L及降钙素原≥0.05 ng/L时,应密切关注术后并发症,避免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