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是神经保护因子中被研究的最多的因子之一,细胞包囊技术(encapsulatedcelltechnology,ECT)为CNTF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CNTF对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神经损伤等眼部疾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就CNTF与眼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睫状神经生长因子 细胞包囊技术 视网膜色素变性 青光眼 全色盲
  • 简介:摘要早期的动物实验发现VEGF系统在肾脏疾病中表达上升,阻断VEGF通路可以改善肾功能,推测VEGF系统促进了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但这一结果却与近年来的临床研究结果相驳。对VEGF系统在肾脏中生理功能研究地不断深入发现VEGF系统的生理功能与其种类、局部微环境和剂量相关,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足细胞 内皮细胞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因子IL-1、IL-6、IL-10在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集54例脓毒症患者,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按入院0、1、2、3、7天测血清IL-1、IL-6、IL-10、PCT并进行APACHEII、SOFA评分。对照组测入组时血清IL-1、IL-6、IL-10、PCT水平。分析炎症因子、PCT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脓毒症患者入院时,IL-1、IL-6、IL-10、PCT均高于对照组,且随治疗均呈下降趋势;脓毒症早期诊断各指标AUC比较,PCT>IL-1>IL-6>IL-10;IL-1、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各指标预测脓毒症病死率AUC比较,SOFA>PCT>APACHEⅡ>IL-1>IL-10>IL-6。结论IL-1、IL-6、IL-10是辅助脓毒症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IL-1与脓毒症预后有关,IL-6、IL-10与脓毒症预后无关。

  • 标签: 脓毒症 炎症因子 降钙素原 危重症评分
  • 简介:前言美国宇航局在6年前宣布停止执行航天飞机项目,标志着航天飞机时代的结束。但是,航天事业并没有因为这个著名项目的结束而结束,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一直都在持续。国际空间站一直还在太空飞行。只是不幸的是,曾经困扰航天飞机的航天故障,也仍然在影响着当代的宇宙飞行。2017年7月我国'长征5号'遥二火箭发射升空出现的故障,再次提醒人们,航天飞行器的质量管控还存在认识误区,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去探求。不容否认,航天飞机的高成本

  • 标签: 中的隐 保护宇宙 宇宙环境
  • 简介:2012年9月对太子河流域39个采样点的鱼类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特征进行野外调查,并运用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鱼类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共采集到7目35种鱼类,鲤形目为优势种类,各采样点鱼类个体数量平均值为164.97尾,香农维纳指数平均值为2.56,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82,物种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1.38。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影响鱼类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氮、河宽和溶解氧,太子河流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 标签: 太子河流域 鱼类 环境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天冬氨酰-β-羟化酶(AAH)、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早孕及稽留流产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正常早期妊娠孕妇80例(对照组)、稽留流产孕妇120例(研究组),并按照胚胎在宫内停育时间将120例稽留流产组分为〈2周组和≥2周组。分别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绒毛组织中AAH、HIF-1a、VEGF的表达。结果研究组AAH、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8%、87.5%和72.5%,对照组均阳性表达(P〈0.05)。在〈2周组AAH、HIF-1α和VEGF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6%、85.4%和72.9%,≥2周组分别为91.7%、97.2%和7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H、HIF-1a、VEGF在稽留流产患者绒毛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绒毛中的表达,其低表达可能是导致稽留流产的发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稽留流产 绒毛 天冬氨酰B-羟化酶 缺氧诱导因子-1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ANI)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通过不同的刺激后的变化情况以及其对术后疼痛程度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对106例将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择期手术的ASAⅠ~Ⅱ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的手术方式,使术中麻醉深度维持在D0~D2水平,采用镇痛-伤害性刺激监测仪测定麻醉诱导后无疼痛刺激(T0)、腹腔镜气腹(T1)、腹腔镜穿刺器(trocar)刺入腹腔(T2)、从胆囊床剥离胆囊(T3)、胆囊从腹腔中取出(T4)5个时间点的ANI数值。结果在保持相同麻醉程度的情况下,与未进行任何诱发是点T0比较,在运用不同诱发因素时点T1、T2、T3、T4的ANI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P<0.05),疼痛刺激越强,ANI的变化值越大。结论在通过腹腔镜将胆囊切除的手术中,ANI可以准确的反应患者的疼痛情况,可将其运用在临床上反应术后疼痛的程度。

  • 标签: 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 术后疼痛 准确性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由于心房快速无序的激动和无效收缩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心功能恶化,轻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重者威胁患者生命。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电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等因素,使心房颤动(房颤)的患病率和检出率持续增加。临床中,导管消融术治疗房颤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但其远期疗效仍不理想,故对于难治性房颤患者,

  • 标签: 心房颤动 刺激迷走神经 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 耳针 房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回肠造口合并粪水刺激性皮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普外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间24例回肠造口合并皮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全组患者通过一次性气囊气管插管联合床旁负压吸引有效地收集了粪水,并结合全身综合护理干预,运用新型湿性愈合理论进行造口换药及刺激性皮炎的治疗。结果全组患者14d~31d后患者皮肤粘膜分离创面逐步愈合。经积极治疗后皮炎症状有好转,可见红斑逐步消退,表皮脱落部分逐步愈合。皮炎完全愈合时间为14d~20d,患者自述疼痛明显缓解,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回肠造口的并发症尤其合并刺激性皮炎在处理上较为棘手,采用综合护理治疗措施,选择合适的造口护理用品及附件用品收集造口排泄物,可以使皮炎尽快治愈。

  • 标签: 回肠造口 刺激性皮炎 皮肤护理 造口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痛经患者采用盆底康复生物肌电刺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氯芬待因片口服治疗,实验组接受盆底康复生物肌电刺激治疗,均治疗2个月经周期,对比二者的VAS评分、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实验组VAS下降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46.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生物肌电刺激治疗可获得显著的疗效,显著减轻或者消除疼痛,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痛经 生物肌电刺激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经颅磁刺激这一医疗技术在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康复当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时间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这一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成A、B两组,对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上TMS治疗,对B组患者仅仅进行常规治疗。结果当所有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对比其运动能力评分即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即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A组的患者平均运动能力评分达到了80.6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达到了85.7分,B组的患者平均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60.6分以及70.8分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对其进行TMS治疗,可以可明显的加快其自身患肢的功能恢复速度,非常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经颅磁刺激 肢体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咽喉部刺激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颈椎前路手术患者80例,按照其资源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术前气管推移和体位训练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使用术前气管推移和体位训练的基础之上再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咽喉部刺激症状利用数字评价量表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咽喉部疼痛的发生率、吞咽困难发生率等方面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一个疗程(一周)的治疗过后,对照组患者咽喉部疼痛的发生率、吞咽困难发生率分别为45%(18/40)、72.5%(29/40);观察组患者咽喉部疼痛的发生率、吞咽困难发生率分别为22.5%(9/40)、27.5%(11/40);观察组患者咽喉部疼痛的发生率、吞咽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采取术前系统的护理干预进行治疗,有效改善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咽喉部刺激症状,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颈椎前路手术 咽喉部刺激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经功能性电刺激处理后的远期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收治的4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完成后评估两组肩部肌群肌力(MMT)、改良Barthel指数(MBI)、上肢功能(FMA)。结果治疗后,两组MBI、FMA以及MM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MBI、FMA以及MMT评分更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发脑卒中患者而言,早期实施功能性电刺激有利于其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从而提高患者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功能性电刺激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对抑郁症引起的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34例患有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经颅磁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不深、早醒延长、入睡困难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早醒延长、睡眠不深以及入睡困难的情况则要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觉醒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对于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还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改善患者情绪问题也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磁刺激治疗仪 抑郁症 睡眠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持续性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据权威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受到抑郁症困扰的人群超过3.5亿人,成年人抑郁症患病率接近8.0%;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重复经颅磁刺激现被认为是抑郁症治疗的最优措施,本次研究就将以该方法展开研究。

  • 标签: 抑郁症 重复经颅刺激术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