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图特征及治疗后的变化。方法选取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2015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且均分别于治疗前、阿立哌唑片治疗8周后接受脑电图检查。记录患者治疗前脑电图检查结果,并对治疗前脑电图检查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的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者占33.82%(23/68),脑电图正常者占66.18%(45/68),P<0.05;脑电图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及正常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导联脑电图δ波、θ波、α1波、α2波、β1波、β2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率(23.53%,16/68)低于治疗前(33.82%,23/68),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图可作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病情、判断患者疗效及评估预后的主要辅助检查项目之一,在临床诊治精神分裂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中认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9年4月—2020年7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理护理,实验组予以心理护理中加入认知治疗,分析2组应用价值。结果 经护理后实验组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表(ITA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心理护理中加入认知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其精神症状,提高认知功能,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的调查,旨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准确和择优培训内容,以提高教育成效。方法: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家属,按标准设计实验流程以二次半结构访谈法,对健康教育内容由专业人员负责作专题访谈。结果:家属最迫切的需求是能多了解学习心理学知识;教会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技巧,怎样可以增强患者适应社会的能力,恢复社会功能。结论:随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和医学的进步,家属对健康教育内容已有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应增加心理学知识。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护理干预服务对策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所构成的影响效果。方法:对 2018年 02月 --2020年 03月本医院治疗的 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详细项目评估,所使用分组方式为随机抽签方式,各个组别归入 31例,试验组选用全面护理干预服务对策,参照组选用传统护理干预服务对策,研究各项组别依从合计数、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价分值。结果:试验组依从合计数对比参照组详细指标内容提升( P<0.05);试验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价分值对比参照组详细指标内容提升( P<0.05)。结论: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全面护理干预服务对策有助于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精神卫生全程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8年 1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66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数字随机 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精神卫生全程服务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社区精神服务方法),每组均为33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后平均发作次数以及干预前后的 PANNS(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分、 MRSS(康复状态量表)评分、 BPRS(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结果:两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前 PANNS评分、 MRSS评分以及 BPR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实验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PANNS评分、 MRSS评分以及 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后平均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精神卫生全程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时间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患者危险行为及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4月—2019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以时间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行为发生情况、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危险行为发生情况、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表(PAN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危险行为发生情况、PANSS评分、MoC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时间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降低精神分裂患者危险行为发生风险,改善其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临床推广价值高。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和高致残性疾病,预防复发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国内外治疗指南中推荐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为预防复发的重要治疗策略之一,并且目前已积累一定的研究数据。由于治疗指南更新的相对滞后,针对长效针剂的实际临床应用尚不能及时在指南中全面体现。基于此,在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的组织下,由15位精神科专家组成了本共识的专家组,在系统总结长效针剂在精神分裂症全程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基础上,针对临床实践者最关注的长效针剂实际临床应用问题,包括适用患者人群、用法用量、临床应用、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特殊人群使用以及使用全程中的医患沟通要点给予了合理阐述,以期帮助医生在实践中规范合理地应用以改善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简介: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究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我们将我院在2018年这一年间收治的共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名患者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来进行对比研究,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精神康复治疗方式,为研究组患者提供利伯曼精神康复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相同时间治疗后的SCL-90评分、NOSIE评分以及SQLS评分来观察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精神状态是否得到了较为良好的恢复,继而得出利伯曼精神康复治疗方式对于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相同时间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之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情况均优于常规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身体的恢复程度要明显乐观于常规组患者。结论:通过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在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中使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能够为治疗工作带来十分积极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病人中随机选取63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始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结束。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病人分为对照组,采用单一抗精神病药利培酮进行治疗和分析组精神病药联合(利培酮+氯氮平)联合治疗,每组包含31例病人,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对。结果:分析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长期住院治疗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选用整体护理干预服务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 2018年 04月 --2019年 10月在本医院长时间住院治疗的 76例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指标项目统计,所使用分组方式是随机抽签方法,各项组别归入人数 38例,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服务,参比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服务,总结服用药物依从计算数值、护理干预状况满意计算数值。结果:实验组服用药物依从计算数值相比于参比组有关数据资料获得较大范围增加( P<0.05);实验组护理干预状况满意计算数值相比于参比组有关数据资料获得较大范围增加( P<0.05)。结论:为长时间住院治疗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服务得到良好护理效果。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合并代谢综合征不仅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还可能加重精神疾病症状和增加复发风险,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增加额外的个人和社会医疗负担。多种疾病相关因素和治疗药物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有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综合征需要全面评估和正确防治以改善预后。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发起,基于临床研究证据和实践经验,并结合相关国内外指南,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提出临床管理流程建议。本共识的管理建议由精神科专家和内分泌科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以期为精神科医生规范化管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综合征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 82 例 精神分裂症 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组,每组均 41 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比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研究组患者行 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和医护依从性。 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好于对比组,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医护依从率 97.56% 高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医护依从率 75.61% ,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实际效果显著,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得到极大提升,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