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秦莹 孙筱璐 王东 蒋文 王红月 孙晓昕 方纬 李剑 田庄 宋雷 康连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心肌病病区 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病理科 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核医学科 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100730
  • 简介:摘要转甲状腺蛋白心脏淀粉样变(ATTR-CA)是由转甲状腺蛋白发生异常解离并聚集在心肌间质所导致,其中野生型(ATTRwt)为无TTR基因突变者。由于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漏诊、误诊。该文报道了1例初诊为肥厚型心肌病最终确诊为ATTRwt患者的诊治过程。

  • 标签: 淀粉样变性 心脏
  • 简介:摘要血管生成蛋白(ANGPTLs)是一类与血管生成结构相似的分泌型糖蛋白,其在实体肿瘤的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局部乏氧是肿瘤微环境最突出的特征,其介导多个生物学过程,进而影响肿瘤的进展以及治疗效果。ANGPTLs家族中的部分蛋白可作为乏氧诱导因子1的下游靶基因,调节肿瘤的生理功能。因此,阐明ANGPTLs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对提高肿瘤治愈率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概述了ANGPTLs家族的生物学特征、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肿瘤乏氧微环境中可能的作用。

  • 标签: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质类 肿瘤发生 肿瘤发展 乏氧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P1)对I型干扰(type I interferon,IFN-I)应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为研究SARS-CoV-2的NSP1对I型IFN产生的影响,构建NSP1表达质粒,并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其蛋白表达能力。通过双荧光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NSP1对IFN-β启动子激活的作用。构建NSP1突变体M1(K163AH164A)和M2(△161-180),验证突变位点对IFN-β启动子激活的影响。结果NSP1显著抑制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I、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TANK结合激酶1、干扰调节因子3、干扰调节因子7诱导的下游IFN-β启动子的激活,并对I型IFN通路的各关键分子的蛋白表达具有抑制作用,NSP1 C端的KH基序是其发挥抑制作用的关键位点。结论SARS-CoV-2 NSP1能够拮抗宿主I型干扰免疫应答,实现病毒的天然免疫逃逸。

  • 标签: SARS-CoV-2 NSP1 I型干扰素
  • 简介:摘要转甲状腺素心脏淀粉样变是转甲状腺蛋白在心肌间质外沉积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由于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既往缺乏无创性确诊手段和有效治疗药物,导致临床上对该病认识不足、误诊率高、诊断延迟。随着无创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有效治疗药物的问世,使得该病的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成为可能,而形成相应的诊疗策略非常重要。本工作组基于国内外有关转甲状腺素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和经验,制定了符合中国诊疗常规的共识,期望能够使中国转甲状腺蛋白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得到早期诊断与治疗。

  • 标签: 淀粉样变性 心脏 前白蛋白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娩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诸暨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GDM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健康宣教、医学营养治疗(MNT)、运动干预及必要的药物治疗。根据分娩前1~3 d HbA1c水平将GDM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GDM-1组(HbA1c>7.0%,30例)、GDM-2组(HbA1c 5.5%~7.0%,64例)及GDM-3组(HbA1c<5.5%,106例)。另选择同期产检健康的孕妇400例为健康对照组(NC组)。比较GDM患者与健康孕妇HbA1c水平及分娩前不同HbA1c水平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GDM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及早产发生率均高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9、8.11、9.19、7.42、10.05、11.52、35.75、21.12,均P<0.05)。GDM-1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早产发生率分别为10.00%(3/30)、30.00%(9/30)、33.33%(10/30)、26.67%(8/30)、30.00%(9/30)、36.67%(11/30)、50.00%(15/30)、30.00%(9/30),GDM-2组分别为4.69%(3/64)、14.06%(9/64)、28.13%(18/64)、14.06%(9/64)、18.75%(12/64)、18.75%(12/64)、39.06%(25/64)、15.63%(10/64),GDM-3组分别为0.94%(1/106)、6.60%(7/106)、14.15%(15/106)、9.43%(10/106)、4.72%(5/106)、4.72%(5/106)、18.87%(20/106)、9.43%(10/106),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7、11.91、7.56、5.97、15.97、21.59、14.47、8.07,均P<0.05)。结论GDM患者分娩前HbA1c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及早产等妊娠结局相关,严格控制血糖对改善GDM患者母婴结局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妊娠 血红蛋白A,糖基化 血糖指数 妊娠结局 高血压,妊娠性 预后 妊娠并发症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的效果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影响。方法:对60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老年糖尿病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分组方法是抽签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一组归入3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个体化护理,分析两组方案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结果:(1)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前血糖指标具有一致性,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实验组的治疗后老年糖尿病患者经由护理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护理后进行对比,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低,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实验组的治疗后老年糖尿病患者经由护理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护理后进行对比,其糖化血红蛋白较低,P

  • 标签: 老年患者 糖尿病 个性化护理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血细胞分析仪、血气分析仪在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研究者为本医院收治的患者100例,选择2017.4-2020.4期间就诊患者进行研究,对于组间患者均实施肝素抗凝的动脉血采取,同时对于患者EDTA-2K抗凝的静脉血实施采取,利用GEM3000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采用BC6800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静脉血,对于两种仪器检测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结果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血气分析仪与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检测结果,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血气分析仪与全血细胞在仪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检测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根据患者疾病检测需求进行检查方法选择。

  • 标签: 血气分析仪 红细胞压积检测 全血细胞分析仪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初发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进行诊治的初发糖尿病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护理措施进行分组各45例,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患者为观察组,分析两组血糖改善情况以及自护行为影响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更低,且各项自护行为指标均更高(p值<0.05)。 结论:将延续性护理运用在初发糖尿病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且提高自护行为,具有较高的影响价值。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初发糖尿病 血糖 自护行为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AngⅡ作用后,对胰岛抵抗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葡萄糖摄取及胰岛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方法①构建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胰岛抵抗模型:将颗粒细胞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细胞用地塞米松、胰岛进行处理,检测两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24 h内葡萄糖浓度、乳酸浓度的差值。②进一步将模型组细胞分别加入不同药物处理24 h:AngⅡ组、Ang1-7组、Ang1-7+AngⅡ组、A779组、Ang1-7+A779组,并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培养基上清液24 h内葡萄糖浓度差值。③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空白组、模型组、各药物处理组颗粒细胞Akt、GSK-3β、AS160及其磷酸化蛋白(P-Akt、P-GSK-3β、P-AS160)以及Mas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①跟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葡萄糖浓度差值小、乳酸浓度差值小,提示颗粒细胞胰岛抵抗模型建立成功。②与模型组比较,Ang1-7组葡萄糖浓度差值大(5.55±0.21,P=0.002 1),AngⅡ组差值小,Ang1-7+AngⅡ组、A779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1-7+A779组葡萄糖浓度差值小(4.89±0.20, P=0.010 8)。③空白组、模型组、各药物处理组颗粒细胞的Akt、GSK-3β、AS160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Ang1-7组P-Akt、P-GSK-3β、P-AS160的表达增强,AngⅡ组P-Akt、P-GSK-3β、P-AS160的表达减弱。与Ang1-7组比较,Ang1-7+A779组Mas受体表达量降低。结论①Ang1-7作用后,胰岛抵抗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葡萄糖浓度差值增加, AngⅡ作用后与Ang1-7相反,二者相互拮抗,同时Ang1-7、AngⅡ作用后颗粒细胞胰岛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Akt、P-GSK-3β及P-AS160也出现相反变化,表明通过细胞葡萄糖浓度差值体现的细胞葡萄糖代谢有可能是胰岛信号通路蛋白P-Akt、P-GSK-3β及P-AS160表达变化的结果。②Ang1-7作用后受体Mas表达上调,加入Mas受体拮抗剂A779,细胞葡萄糖代谢受抑制,P-Akt、P-GSK-3β及P-AS160表达降低,提示Ang1-7改善葡萄糖代谢过程中,有受体Mas参与。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血管紧张素II
  • 简介:摘要转甲状腺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ATTR-PN)是由编码转甲状腺蛋白的TTR基因致病变异导致的一种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多系统疾病。诊断ATTR-PN的经典流程需要临床、病理和遗传学证据,三者是提高ATTR-PN诊断效率的关键。不仅需要医生具有专门的知识,也需要标准化的病理实验室以及向这些医院转诊患者的渠道,以获得TTR基因检测的高效率。尽管欧洲2016年及2020年分别发表了ATTR-PN的专家共识建议,但我国ATTR-PN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诊疗模式以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程度不同于其他国家,无法照搬国外的专家共识。为此我们撰写该病的诊治共识,优化其诊断和治疗流程。

  • 标签: 淀粉样变性 多发性神经病 诊断 治疗 共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为中年女性,因蛋白尿起病,有肾脏病家族史。肾组织病理检查电镜下见肾小球系膜区和毛细血管袢内皮下大量高电子密度的致密物沉积,免疫荧光染色示纤维连接蛋白阳性,颗粒状弥漫分布于系膜区及血管袢,纤维连接蛋白肾小球病诊断明确。有血管紧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后患者尿蛋白量逐渐减少至阴性。

  • 标签: 肾炎,遗传性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拮抗剂 治疗 纤维连接蛋白肾小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胱抑C(Cys C)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6例早期DN患者(DN组)、96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及80例参与体检的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调查,通过各组血清SAA、Cys C、ACR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各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DN的临床价值。结果:对照组SAA、Cys C、ACR值最低,DN组SAA、Cys C、ACR值最高,DN组、T2DM组、对照组三组血清SAA、Cys C及尿ACR检测结果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单项检测相比,血清SAA+Cys C+尿ACR联合检测诊断DN的敏感性、特异性最高,为81.3%和90.6%。结论:血清SAA、Cys C及尿ACR联合检测可以提升早期DN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肌酐比值 胱抑素C 淀粉样蛋白A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探讨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展开合理分析。方法:选择辖区内自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间新发现的64例确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资料用作本次研究样本,在患者自愿参与的情况下分为A组、B组,前者作为对照(提供普通胰岛注射治疗),后者提供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治疗,将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治疗费用以及体重增长情况进行统计,借此探讨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与A组相比,B组整体的血糖水平明显得到改善,在治疗费用稍高于A组的同时,患者体重增长程度也较为理想,P

  • 标签: 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 2型糖尿病 合理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估并分析在早期肾功能损伤诊断中应用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胱抑C检验的价值。方法 将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疑似早期肾功能损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按照伴随疾病类型的不同将58例患者分为两组,高血压组(n=28例)与糖尿病组(n=30例)。另外,还应将同时间段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2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C、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胱抑C联合检验,并注意观察其相关数据指标。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糖尿病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胱抑C水平均明显偏高(P<0.05);且糖尿病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胱抑C水平高于高血压组(P<0.05)。在高血压与糖尿病组中,联合检验的阳性率与单项检测相比,前者明显偏高(P<0.05)。联合检验的灵敏度、准确度等指标与单项检测相比,前者明显偏高(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胱抑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价值,既能提高诊断准确率,又能为后续治疗、康复预后提供一定帮助,值得继续使用与推广。

  • 标签: 早期肾功能损伤 临床诊断 尿微量白蛋白 血清胱抑素C 联合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指数(HGI)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相关性及HGI在DCAN发病风险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 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99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病程、收缩压及舒张压、体质指数(BMI)等资料,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并计算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留取24 h晨尿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根据FPG与HbA1c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并计算HGI。根据HGI 数值,采用三分位法将患者分为低HGI组、中HGI组及高HGI组三组,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χ²检验分析各组间基线资料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CAN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99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DCAN组293例,非DCAN组700例,DCAN的发病率为29.5%(293/993),低HGI组(331例)、中HGI组(331例)及高HGI组(331例)三组DCAN的发病率分别为15.1%(50/331)、28.7%(95/331)、44.7%(148/331),随着HGI水平的增高,DCAN的发生率随之增加,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9.50,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始模型显示,随着HGI的增加,DCAN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优势比1.445,95%可信区间(CI)1.281~1.629),P<0.01]。在校正年龄、糖尿病家族史、FPG、HbA1c、hs-CRP、UACR>30 mg/g、eGFR、BMI、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混杂因素后,HGI为DCAN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578(95%CI 1.378~1.808),P<0.01]。高HGI 组患者发生DCAN的风险是低HGI 组的4.545倍(95%CI 3.137~6.585,P<0.05),中HGI组发生DCAN的风险是低HGI 的2.262倍(95%CI 1.541~3.320,P<0.05)。结论HGI与2型糖尿病患者DCAN发病密切相关,HGI检测有望用于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个性化风险评估和预测。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指数 危险因素 糖基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Tim-3)及半乳糖凝集9(Gal-9)在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临床意义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例初诊ALL患者的骨髓标本,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2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Tim-3、Gal-9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ALL患者Tim-3、Gal-9 mRNA表达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对ALL患者总生存(OS)进行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ALL患者在初诊时Tim-3、Gal-9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86±0.47比0.45±0.05,9.79±0.58比0.96±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5,P<0.05;t=63.24,P<0.05)。不同年龄,法、美、英(FAB)协作组分型,危险度分级及中枢神经系统是否侵犯患者间Tim-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年龄、FAB协作组分型、白细胞计数及中枢神经系统是否侵犯、NOTCH1基因是否突变患者间Gal-9 mRNA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根据Tim-3、Gal-9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组,Tim-3高表达组(≥2.86)OS较低表达组(<2.86)差(P=0.048);Gal-9高表达组(≥9.79)OS较低表达组(<9.79)差(P=0.031);Tim-3、Gal-9均高表达组OS较二者均低表达组和任意一项低表达组均差(均P<0.05);Tim-3高表达、Gal-9低表达组与Tim-3低表达、Gal-9高表达组之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1.4×109/L、BCR-ABL基因突变、中枢神经系统侵犯、Tim-3高表达、Gal-9高表达为影响初治AL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Tim-3表达水平与Gal-9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88,P<0.01)。结论Tim-3及其配体Gal-9高表达为初治AL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Tim-3、Gal-9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估初治ALL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 标签: 白血病,淋巴样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半乳糖凝集素9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