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封闭式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诊疗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其对骨科创伤感染症状所产生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2019年5月作为研究的起始阶段,2020年5月作为研究的结束阶段,通过随机方式完成我院骨科创伤感染病患的临床资料收录工作,共收录病患136例,根据病患所接受的创伤感染诊疗措施对其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分别为对比组以及研究组,每组病患的人数为68例,对比组病患所接受的创伤感染诊疗措施为常规创伤感染诊疗措施,研究组病患所接受的创伤感染诊疗措施为封闭式引流创伤感染诊疗措施。收录两组病患的临床资料,对病患的临床诊疗效果以及病患的住院天数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病患的创伤感染诊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比组病患,两组病患创伤感染临床诊疗数据资料存在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在数据学范畴内具有对比分析意义。结果:封闭式引流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骨科创伤感染的诊疗效果,对于骨科创伤病患预后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议在骨科疾病临床诊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创伤感染 应用措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封闭引流治疗心脏术后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100例心脏术后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引流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多侧孔引流,实验组行封闭引流,对比切口愈合情况及经济指标。结果:实验组切口愈合率(X2=8.5241,P=0.0000)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换药次数(t=8.5412,P=0.0000)、总住院时间(t=14.2521,P=0.0000)、因切口住院费用(t=22.5241,P=0.0000)等经济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封闭引流治疗可促进患者切口的快速愈合,减少患者的治疗经济费用,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心脏手术 切口愈合不良 经济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微创切口联合引流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切口联合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几个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采用微创切口联合引流治疗方法,可以获取更快的创面愈合速度,产生的瘢痕较小,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同时可以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创切口 负压引流 颌面部间隙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主要探究封闭引流术应用在烧伤整形治疗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烧伤整形患者展开研究,利用数字表分组,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换药)与研究组(封闭引流术),观察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皮肤血运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烧伤整形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小儿慢性鼻窦炎实施鼻置换术期间开展护理服务的优势性。方法:甄选小儿慢性鼻窦炎92例,对所有小儿均开展鼻置换术治疗,并予以其不同护理干预,即常规组(46例):开展常规护理模式,探析组:开展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探析组护理有效性95.65%高于常规组的81.09%,(P<0.05)。结论:在小儿慢性鼻窦炎应用鼻置换术期间予以其综合护理服务,可进一步提升护理效果,改善小儿机体不适,促进疾病好转。

  • 标签: 小儿 慢性鼻窦炎 鼻负压置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2014年3月,收治1例双手10缺损的患者,采用双足甲瓣联合髂骨再造双手拇指、双足第2足趾再造右示及左中指、双侧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SCIPF)修复双足供区的手术方式进行修复。根据DASH上肢功能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术后6年半,双手功能改善明显,而双足的功能未见明显影响。

  • 标签: 拇指缺损 指缺损 甲瓣 再造 显微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真皮联合美国KCI公司吸引装置在头皮恶性肿瘤术后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创面中的修复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整形外科对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47~75岁,平均63岁)头皮恶性肿瘤术后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的患者采取人工真皮联合KCI吸引装置治疗。结果18例患者一期创面愈合良好,人工真皮完成肉芽化时间10~14 d,平均12.1 d。二期植皮术后皮片存活率100%,色泽形态均一、富有弹性、无明显瘢痕增生、挛缩。术后随访6~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植皮区皮肤形态良好,抗摩擦力强,患者满意。结论人工真皮联合KCI吸引装置修复肿瘤术后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的创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头皮 皮肤肿瘤 人工真皮 负压创面治疗 颅骨外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一个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最佳的压强度。方法复苏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199细胞培养基进行培养。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常培养,实验组各施以-50、-75、-100、-125、-150、-175、-200 mmHg压力(1 mmHg=0.133 kPa),由自制压力培养装置提供。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VEGF的信使RNA(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各实验组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699、75.499,P<0.05)。在-150 mmHg组和-175 mmHg组,VEGF的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53±0.28、4.24±0.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8,P>0.05),均高于-50~-125 mmHg(2.28±0.22、2.77±0.12、3.32±0.20、4.04±0.32)和-200 mmHg组(2.75±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450、52.360,P<0.05)。在-100 mmHg组与-125 mmHg组,VEGF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13±0.05、1.21±0.0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5,P>0.05),均高于-50~-75 mmHg(0.51±0.14、0.79±0.07)和-150~-200 mmHg(0.97±0.09、0.48±0.03、0.41±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389、109.527,P<0.05)。结论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高表达VEGF,在-150~-175 mmHg VEGF mRNA持续高表达,在-100~-125 mmHg VEGF蛋白持续高表达,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负压 信使RNA 植皮 血管重建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伤口疗法(NPWT)治疗不同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9年6月—2020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创伤中心收治42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23~81岁,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程3~60 d。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清创后采用NPWT治疗,根据切口裂开层次将值设置为-10.64~-6.65 kPa。待切口血运良好,进行Ⅱ期切口缝合。统计腹部手术原因、腹部切口裂开层次和愈合不良原因,观察腹部切口最终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出现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腹部手术原因按构成比排名,前4位是结肠癌(9例,占21.4%)、胆管疾病(8例,占19.0%)、肝癌(5例,占11.9%)和阑尾炎(4例,占9.5%)。腹部切口裂开层次在深筋膜层者25例(59.5%)、浅筋膜层者17例(40.5%)。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原因按构成比排名,前3位是感染(24例,占57.1%)、脂肪液化(11例,占26.2%)、缝线反应(5例,占11.9%)。40例患者经NPWT治疗,切口血运改善,行Ⅱ期缝合,第2~3周拆除缝线,切口愈合良好;另外2例患者在使用NPWT治疗期间分别出现了肠瘘、胆漏,拆除装置,经充分引流和常规换药治疗后切口愈合。结论NPWT治疗不同腹部疾病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效果较佳,但临床医师需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决定NPWT的使用时机和使用方式,避免肠瘘、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负压伤口疗法 腹部 手术后并发症 切口愈合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辅助微波治疗腋窝多汗症及腋臭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激光美容中心收治的腋窝多汗症及腋臭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肿胀麻醉下接受辅助微波治疗,选择适合尺寸模板转印,然后按照标记点进行微波治疗,能量等级在1~5级。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3、12个月采用多汗严重程度量表(HDSS)进行多汗严重程度评分分级,对比术前、后分级变化情况,评价疗效。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共103例(206侧)患者纳入研究,男16例,女87例,年龄18~62岁。术后3、12个月的HDSS评分[(1.28±0.29)分、(1.70±0.62)分]均较治疗前[(3.13±0.27)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3例中99例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疗效肯定;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包括2例(3侧)血肿,其中1例(2侧)较严重,有皮下层组织坏死及脂肪液化;1例(1侧)感染、局部皮肤坏死;1例(2侧)水泡、皮肤烫伤。并发症发生率约3.88%(4/103)。结论辅助微波治疗多汗症及腋臭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低。正确的治疗操作及对于并发症的妥善处理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术后效果。

  • 标签: 并发症 微波治疗 腋窝多汗 腋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封闭式吸引在小儿急性蜂窝组织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小儿急性蜂窝组织炎60例,按照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起开引流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封闭式吸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指标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儿WBC,CRP,PCT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吸引 小儿急性蜂窝组织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封闭引流术在深度电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0例手术治疗深度电烧伤患者,遵循随机原则均分其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换药,观察组封闭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治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深度电烧伤 创面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层流手术间行开放手术中术野暴露时进行固定式持续吸引对手术室烟雾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9年7—12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手术室开展的120例直肠黏膜环切术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两组均使用手术室层流吸引系统,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助手持吸引方法进行吸引,观察组在手术切口旁开5 cm、高度10 cm处应用固定式烟雾吸引装置实施持续吸引。比较两组手术切口垂直高度10、20、40 cm共3处采样点的电刀烟雾中粒径≤3.0 μm的颗粒(PM3.0)浓度变化。结果持续使用电刀3~5 s时,观察组10、20、40 cm处采样点电刀烟雾PM3.0浓度分别为(5 802.03±2 268.36)、(3 487.98±1 807.94)、(3 224.28± 2 022.35)μg/m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735、11.886、5.634;P<0.01)。停止使用电刀5 min后,观察组3处采样点电刀烟雾PM3.0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手术使用高频电刀时,在暴露术野实施固定式持续吸引能有效吸引电外科烟雾,降低层流手术间手术区域电刀烟雾浓度。

  • 标签: 烟雾 开放手术 负压吸引 电外科 PM3.0
  • 简介:摘要:目的:骨外科创伤治疗过程中应用封闭式引流,观察其使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5月--2020年5月的骨外科创伤12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用引流和常规换药治疗。结果:(1)一组和二组治疗有效率中,一组为96.87%,二组为79.68%,(x2=25.882,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伤口愈合时间对照中,一组为7.41±1.93(d),二组为11.49±2.51(d),(t=8.719,p=0.000),结果有差异。(3)一组和二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中,一组为4.68%,二组为15.62%,(x2=13.109,p=0.000),结果有差异。结果:骨外科创伤应用封闭式引流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创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 骨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封闭式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60例创伤骨科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封闭式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则接受改良封闭式引流术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敷料更换次数、敷料维持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敷料更换次数、敷料维持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改良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骨外科 满意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VSD)在骨科创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6例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替分组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采用常规清创,B组采用室间隔缺损。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的疼痛程度。记录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结果:治疗1周后,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 骨外科 创伤治疗 应用